马来西亚中文媒体言论集 – (2021年05月07日)

东方日报(评论)

林德宜:对中国宣战会有什么后果?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最近在美国一个智库论坛上(麦凯恩研究所的塞多纳全球问题论坛)警告说,美中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将整个世界卷入其中,并可能导致这两个军事和科技巨头之间爆发一场末日决战般的冲突。

根据这名广受尊敬,推动1971年华盛顿与北京历史建交的外交官说法,当下美中两个超级大国在经济,军事和技术实力加在一起,所带来的风险,比美国在冷战时期同苏联对抗产生的风险还大。

基辛格指出,尽管核武器已足够摧毁整个世界,但核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将使世界末日的威胁倍增。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类具备了在短时间内自我毁灭的能力。他强调说,在核问题上,还增加了高科技问题,在人工智能领域,其本质是人类成为机器的伙伴,而机器可以发展出自己的判断力。

“因此,两个高科技强国之间发生军事冲突,将带来巨大的影响。”

为了避免核灾难,基辛格呼吁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必须双管齐下,保持持续的对话并寻求合作的领域。然而,特朗普和拜登的美国政府似乎更关注于如何煽动舆论,打造中国是“与生俱来的敌人”,而美国及其盟国的主要任务就是与中国进行军事对抗。

最近发表的战争论,就是来自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他警告说:“下一场重大战争的形式将与以往非常不同”。他呼吁美军利用先进的技术,加强整合全球军事行动,以“更快地理解、决策和行动”。显然的,以迅速行动摧毁中国,是美国目前不言而喻的军事立场。这种以战争为导向的战略问题在于,在任何核战中,都没有胜利者。

基辛格没有提到,除了机器会失误外,人也会犯下错误的举动。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的恐怖分子自杀袭击和其他疯狂的行为,这些人皆认为自己是在“替天行道”,而不惜也把其他人牵涉进来。

世界末日不仅可以意外的发生,且可以通过人为设计和意图来实现。后一种可能包括鼓动战争的政治人物和其在军队的支持者、大众媒体及一些狂热宗教团体。

世界末日钟警示

美国《原子科学家公报》组织(BAS)就创设了一种警示的“世界末日钟”。BAS是由爱因斯坦和参与研发第一颗原子武器的科学家于1945年创立的,世界末日钟以午夜倒计时为末日的到来,标示世界距离毁灭的距离,进而提醒人类和地球面对著的威胁。

世界末日钟预示著人类在面对核武器、气候变化和破坏性技术上带来的灾难之脆弱性指标,并在今年调至距离午夜仅剩100秒。这也是世界末日钟创设以来最接近“人类毁灭”的时刻。

尽管前景悲观,但BAS也指出:“我们相信,即使在危机时期,人类依然能应付现代科技带来的危机。但是,如果人类要避免毁灭的灾难……各国领导人必须在对抗虚假讯息,加强科学认知,以及合作减少全球风险方面做得更好。世界各地的公民可以并且应该──通过抗议,选票和其他创意方式,组织和要求其政府重新设置优先事项,并在国内外合作下,减少核战争、气候变化和其他全球性灾难,包括流行病的风险。”

这建议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澳州近日就发表了更激昂的反华言论,其新任国防部长达顿公开认同党同僚所言,台海局势爆发战争的机率正在升高。其言论也获得该国内政部秘书长佩苏略附和。佩苏略是在4月27日的澳纽军团日上公开发表有关挑衅的言论,声称澳洲“战鼓”已响起,并警告说澳洲必须准备“再次派遣战士出战”。

北京对最新的战争论反应是可预估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中国必须并且将实现统一。我们愿意竭尽全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绝不会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任何空间。 希望澳方充分认识到台湾问题是高度敏感的,遵守一中原则,谨慎行事,避免对‘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讯号。”

澳洲也有一些头脑冷静的人,反对加速世界末日时钟。澳洲最大报纸近日就刊登了一篇读者的回应,《对抗中国习近平的政治》一文里,就向澳洲政府提出了谨慎的建议:

“如果我们不插手,停止装腔作势……他们(中国和台湾)将可在冷静下,有充足的时间去和平解决(台海问题)。停止鼓动他人,怂恿他们为我们的议程和‘欲望’而战。不要因为您的无知,以政治分化手段来转移本国政治的失败,以及为了再次当选,而把年轻人送往异地战死。”

不幸的是,就如澳洲前总理陆克文所言般,在一片鼓动战争的领袖论述中,这只是少数人的观点,反之,更多的是已陷入“与中国对抗”的心态,并煽动起对中国恐慌的舆论。

《对中国宣战会有什么后果?》原文:

What Can Happen in a War Against China

Recently former US secretary of state Henry Kissinger in a recent forum at an American think tank meeting (McCain Institute’s Sedona Forum on global issues) warned that US-China relations can engulf the entire world in an Armageddon-like clash between the two military and technology giants.

According to the widely respected diplomat who crafted the historic 1971 detente between Washington and Beijing, the current economic, military and technological strengths of the two superpowers carries more risks than the cold war between the US and the Soviet Union.

Kissinger noted that while nuclear weapons were already large enough to destroy the entire world, advances in nuclear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e multiplied the doomsday threat.

Pointing out that humanity – for the first time in human history – now has the capacity to extinguish itself in a finite period of time, he stressed that “to the nuclear issue is added the hi-tech issue, which in the fie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ts essence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man becomes a partner of machines and that machines can develop their own judgment.”

“So in a military conflict between hi-tech powers, it’s of colossal significance.”

Talk Peace Not War

To avoid nuclear disaster Kissinger called for a two pronged US policy that would maintain a constant dialogue and find areas of cooperation. However both the Trump and Biden administrations seem to be more concerned with inflaming public opinion that China is “an inherent enemy” and that the main task for the US and its allies is to confront China militarily.

The latest counter productive war talk comes from the US defence secretary, Lloyd Austin, who warned that “the way we fight the next major war is going to look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we fought the last ones”. He called for the US military to harness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nd better integrate military operations globally to “understand faster, decide faster and act faster”.

Act faster to destroy China quicker appears to be the default US military position now. The problem with this war oriented strategy is that there are no winners from any nuclear war.

Kissinger omitted mention that besides a failing in machines, human conduct can also be faulty. We have seen this happen numerous times in the actions of suicide terrorists and other crazies intent on leaving the world in a ‘blaze of glory’ and taking everyone else with them. Doomsday can come about not only by accident but by human design and intent. The latter possibility includes war mongering politicians and their supporters in the military, mass media and some crackpot religious circles.

Doomsday Clock Ticking Closer to Midnight

A grim reminder on the doomsday clock ticking away comes from the Science and Security Board of the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BAS). Founded in 1945 by Einstein and scientists who helped to develop the first atomic weapons, the BAS created the Doomsday Clock using the spectre of apocalypse (midnight) and the countdown to zero to convey threats to humanity and the planet.

The clock which has become a universally recognized indicator of the world’s vulnerability to catastrophe from nuclear weapons, climate change, and disruptive technologies was set this year at 100 seconds to midnight. This timing is the nearest that the clock has been set to the moment in time when earth will be blown up and mankind obliterated.

Despite its pessimism the BAS noted:

We continue to believe that human beings can manage the dangers posed by modern technology, even in times of crisis. But if humanity is to avoid an existential catastrophe …national leaders must do a far better job of countering disinformation, heeding science, and cooperating to diminish global risks. Citizens around the world can and should organize and demand—through public protests, at ballot boxes, and in other creative ways—that their governments reorder their priorities and cooperate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o reduce the risk of nuclear war, climate change, and other global disasters, including pandemic disease.

This advice appears to be lost in our part of the world. More belligerent chest thumping anti-China talk has come from Australia with the new Minister of Defence, Peter Dutton, publicly agreeing with colleagues in his party that the prospects of a battle over Taiwan could happen quite soon. He was joined by Home Affairs MInister Mike Pezzullo. In a provocative publicity seeking message to his staff on ANZAC day on 27 April Pezzullo claimed that “the drums of war” were beating and warned that Australia should be prepared to “send off, yet again, our warriors to fight”.

Beijing’s response to the latest war talk has been measured. China’s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Wang Wenbin, said: “China must and will be reunified. We are willing to do our best to strive for the prospect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but we will never leave any space for ‘Taiwan independence’ separatist activities in any form. “It is hoped that the Australian side will fully recognise that the Taiwan question is highly sensitive, abide by the one-China principle, be prudent in its words and deeds, avoid sending any wrong signals to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separatist forces”.

There are cooler heads in Australia pushing back against the accelerated ticking of the doomsday clock. One reader in response to the article, “Standing Up to the Politics of Xi’s China” in a leading Australian newspaper has given his government this prudent advice:

If we leave them alone, cease the histrionics … they [China and Taiwan] will sort themselves out peacefully in the fullness of time when cooler heads prevail. Stop the playground antics of egging them to fight for our own motives and “pleasure”.

Don’t send young people to die in a foreign land because of your ignorance, your politics of distraction to deflect from your own domestic failures and your need to win re-election.

Unfortunately this is a minority view in a warmongering leadership described by former Prime Minister Kevin Rudd as addicted to the drug of ‘standing up to China’ every day of the week” and instigating a China panic public opinion.

林德宜
公共政策分析学者
www.orientaldaily.com

 

余澎毅:疫苗护照的隐私和分化

自从去年年底新冠疫苗问世以来,新冠疫苗护照也成为了各国政府讨论的重要话题。未来各国重开边境后,民众是否会被要求强制接种新冠疫苗和拥有疫苗护照才能入境他国?

目前已有一些人口较少的发达国家,要求该国民众接种新冠疫苗后,才能到酒店、戏院等民众聚集的地方。这些到访者的资料都会被上传到该国卫生部的数据库。还没接种新冠疫苗的民众,是不鼓励到民众聚集的地方,严重的话还要面临罚款。虽然如此,这些国家的政府能否有足够人员来检查每个进入民众聚集场合的人,是否接种新冠疫苗?

另外,民众的隐私问题也是值得大家关注的,如何保护这些民众的资料,特别是他们的病历。这是属于个人隐私,如果有人潜入系统盗取这些资料,并且公布或著售卖给不法之徒,是否会对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带来影响?这种需要出示私人证件(即疫苗护照)来证明自己有没有打疫苗的方式,与全球不少人期待能回到过往的正常生活会否有矛盾?

只要不是强制所有人接种新冠疫苗,未来就难免会区分成两种群体:一种是接种新冠疫苗的人,能够到处参加各种活动,并且没有任何限制;不接种疫苗的人,会处处担心,人多的时候必然会戴上口罩,在疫苗链上被束缚了自由。各种社会活动会出现分裂的状态,极化的社会更加明显。

目前,全球没有一个政治人物敢信誓旦旦表示,不接种新冠疫苗的民众,未来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而接种新冠疫苗的人能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况。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总有人因为病史、年龄、宗教等种种原因而无法接种新冠疫苗,如何保障这些人的权益和自由也是当政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

除了个别发达国家,许多国家的疫苗依然处于僧多粥少的情况,一些民众对于打疫苗更是兴趣缺缺。另一方面则有民众网上申请打疫苗,可是不知何时才能排到自己。供需之间的不匹配,再加上疫情开始有严重的情况,让不少民众更加焦虑。

另外,也有报导,一些地方等不到疫苗的人,冒险在黑市中购买假疫苗,谁知这些假疫苗是使用生理盐水和矿泉水制作,是赤裸裸地欺骗消费者。如果疫苗数目足够和价格便宜的话,自然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所以,疫苗护照能否在今年底前实行,还是个大问号。
www.orientaldaily.com

 

刘华才:提高疫苗资讯透明度

随著国内新冠疫情不见好转,政府唯有宣布从本月6日起在雪州6个县开始实施行管令,以克制疫情。有鉴于此,我希望朝野政党领袖可以放下政治成见,大家共同团结起来抗疫,让国家得以早日摆脱疫情的纠缠,经济重新踏上轨道,国人重返正常日常生活,安居乐业。

我国面对疫情侵袭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战疫过程中,我们需要每一位人民的鼎力支持,不管你是来自什么政治背景,大老板或只是一名受薪的普通员工,大家在抗疫过程中都是扮演著同样的角色。战疫是大家的共同责任,不只是属于政府的工作,也是朝野领袖及每一位人民的责任,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抛下成见,勿将政治与疫情挂钩。若大家不肯精诚合作,还是一直在政治化疫情课题,我们将无法打败我们真正的敌人,即新冠病毒。

国内最近的确诊病例,平均每天都在三千多宗,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启示,也在警告我们在战疫工作上绝对不可松懈下来。任何时候,不论我们在那里,都要记住,必须认真的去抗疫。政府为了控制疫情在国内蔓延扩散,其实已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政府非常需要人民的鼎力支持,人民应该踊跃的响应登记接种疫苗,除了自己,也要鼓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等共同登记。

然而,民政党建议政府应该提高新冠肺炎疫苗资讯的透明度,以增加人民对疫苗的信心,好让人民更愿意及积极登记接受疫苗接种。根据我们在协助人民登记接种疫苗时所得的回馈显示,很多人都因资讯不足,而对接种疫苗缺乏信心,才拒绝登记接受疫苗接种。

因此,政府有责任透明地发放各种有关疫苗的讯息,让人民对他们所将接种的疫苗有更多了解,从而加强信心。人民虽然不能够选择所接种的疫苗,但我们希望政府考虑至少让人民知道他们所接种的是哪一个牌子的疫苗。

目前政府采购的疫苗除了辉瑞(Pfizer),还有科兴(Sinovac)、康希诺生物(CanSinoBIO)、卫星五号(Sputnik V)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但由于民众的担忧,阿斯利康疫苗将不被纳入我国疫苗接种计划,而只为自愿者提供注射此疫苗。

改善负面评价

很多人民都对目前的国家疫苗接种计划给予负面的评价,这点政府有必要设法改善。此外,民政党在为民众登记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有关疫苗接种的资讯,而不只是让他们盲目地接受来自社交媒体的负面反馈。

自4月中旬开始了第二期疫苗接种,可至今接种疫苗的人数只有99万,但国内每日新增病例仍在不断地增加。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nation/2021/05/06/409746因此登记接种疫苗刻不容缓,让政府可以更有效地安排为民众接种疫苗,以阻断病毒的快速传染及扩散。虽然接种疫苗并无法一次过全面性的打败疫情,但还是可以产生很大的防疫作用。我也希望政府能够快马加鞭,加速人民接种疫苗的预约安排,只要政府的出发点是为人民著想,我相信全民一定会给予配合的。

另外,人民也必须严格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罚单课题,民政党就在上个月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对象是全国1000名接获罚单的人士。

根据调查显示,执法单位并没有针对特定种族来开出罚单,在种族的比例方面,接罚单的受访者当中,巫裔占的比率是40.6%,华裔及印裔则分别占33.7%及17.2%。换言之,1000名接获罚单的各族人士是符合国家种族人口比例。若在华人选区,接获罚单的人士当然是以华人居多,因此是没有针对华人来开罚单的说法。所以我们希望反对党不要利用新冠病毒的课题,以种族作为煽动人民的工具。

我也赞同首相丹斯里慕尤丁所说,即罚款旨在教育,让人民醒觉不要违反标准作业程序,以起到警惕的作用,同时有关当局也必须根据酌量权来执法。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有效克制疫情。
www.orientaldaily.com

 

覃心靖:斋戒月下的行管令

行动管制令3.0首天如常出门,我从已经实施行管令的雪兰莪,进到还未开始行管令的报馆。

交通依然拥挤,商场还是人潮络绎,甚至连路边的露天停车场,也因为开斋节的来临而起了价。疫情再恐怖,似乎也并没把佳节的欢乐气氛冲淡。

很多人都在担心,印度的疫情悲剧是否会在大马重演。如果要阻止疫情爆发,来临的开斋节是极为重要的关口。然而,政府这次宣布的行管令,却比之前的1.0与2.0来得更宽松。

国盟政府的抗疫作风,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举棋不定。在面对著疫情回扬的压力时,这个政府反而过于顾虑到经济的影响、学校学生该不该上课、人民在这个佳节过得好不好。

这种优柔寡断的形象,越到后期就越严重。在今年初的行管令2.0,已有不少人批评国盟半桶水式的抗疫措施,根本无法有效阻断疫情的传播,反而一再延长人民的艰苦困境。

行管令2.0在实施大约2个月后草草收场,当时虽然已经过了第三波疫情的高峰期,但每日确诊病例还是多达2000宗左右,慕尤丁在1月11日颁布行管令2.0时,每日确诊病例同时也是2000宗左右,两者不相上下。

为甚么慕尤丁在疫情还未完全控制下来就解封?惟一的合理解释,是我国当时已经收到第一批疫苗,国盟政府显然把所有的希望都投放在疫苗上,以为只要一拿到疫苗,国内的疫情就可以受控,以便全力推动经济的复苏。

然而疫苗不是万灵丹,慕尤丁显然也错判了疫苗注射的速度,但国盟政府此时犯下另一个更致命的错误,就是冒然宣布让学生重返学校。

教育部原本已经有了一套完善的居家教学指南,当时让学校开课的决定不但风险高,而且是毫无必要。所以当教育部宣布学校开课时,已有医疗专家警告校园疫情的风险,更多许多家长表达他们的担忧,但教育部却一意孤行,最后酿成疫情在校园遍地开花的祸端。

疫情的恶化,让政府最终不得不宣布行管令3.0。这对许多人而言也许已是意料中事,但是对于早前一再否认大马第四波疫情重临的卫生部长阿汉巴巴,无疑是狠狠的一记耳光。

大马的疫情是否失控,行管令3.0能否有效阻止疫情在开斋节后爆发是重要关键。只是看著这个一代比一代更弛懈无力的行管令,没有人有信心,我们能否安全渡过这一关。

商场上继续人流踊动,选购佳节用品的群众,更排起长长一条人龙。很多时候,行管令就像“狼来了”,当你多喊几次后,人们习惯了,再也不把它当一回事。
www.orientaldaily.com

 

郭朝河:疫情下请量力而食

最近除了关心身边亲友的营养状况外,我还会关注一件事——你有光盘吗?

“光盘?你是指CD或DVD?这些东西不是快要淘汰了吗?”不少人会如此幽默回应。

的确。再多个5年,恐怕20岁以下小朋友会把这些物件归类为“黑胶唱片”之类的古董。

但我说的光盘不是这些,而是指不浪费食物的“光盘行动”。

“这不就是老生常谈的课题?为何现在要重提?”你可能开始翻白眼。

当然要;不止要重提,还要让你知道为何此刻这个行动特别重要。

简单再说一下光盘行动的背景。在2013年,鉴于中国宴席常有铺张过度的排场,当时北京有个公益团体就发起这个口号,希望每个人能吃完眼前盘子的食物。

乍听之下还以为是“大胃王提倡运动”吧?眼前的食物都要吃光,岂不变相鼓励大家吃成热量超高却无法完全消耗的胖子吗?

非也。这个口号动机,恰好希望借由这个“结果论”,来提醒餐饮供应链的源头——你真的觉得大家都能吃完吗?

如果不行,就不要随意浪费。食物排场不等于尊重客人,反而份量刚好的配置,才真正体现出各方互相尊重的美德。

我曾去过中国几次出差,见识过他们“热情待客”的夸张。10人一桌的寻常晚餐,店家却可以端上超过20盘丰盛菜肴。当时每个人几乎就像米其林美食评审,只能对每样菜色浅尝,否则肚子根本撑不到最后一道菜肴。

然后,这些几乎完整的菜肴收走,丢掉。

幸好,当时中国政府也发现社会宴席的过度奢华,极力配合提倡这个行动,积极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后来听朋友说,这几年中国社会真的逐渐改善,无论是个人或集体餐饮浪费行为,都已慢慢式微。

但现在重提光盘行动,无关美德,而是现实。

别误会,我要说的并非与个人理财规划相干。当然,目前疫情未歇,很多人收入大受影响,所以透过光盘行动的精神,不浪费食物之馀,又能趁机控制开销,一举两得。

但这本来就是日常应该贯彻的精神,无需刻意强调。

我想说的是真实的粮食供应链。

很多人都知道,目前印度疫情已失控到媒体形容的“人间炼狱”。在本月6号,印度单日新增41万2373起,其中3979人不治,双双打破单日确诊及死亡纪录。

目前,印度累计确诊数破2107万人,死亡数也逾23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从上月21日起至今,连续15天单日确诊破30万起外,短短半个月就暴增500万确诊。假如这个趋势延续,在7月时恐怕就可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最可怕的是,目前印度疫情已出现变种病毒,就算有施打疫苗,面对狡猾多变的新病毒下,分分钟接种者还是会无力抵抗而中招。

你一定好奇,我说了那么多,与光盘行动有何关系。

你可能不知道,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二粮食生产国,输出粮食量仅次于中国。这个农产品丰富的国家主要生产作物有大米、小麦、大豆与糖等,而目前全国共有58%人口从事农业活动。

目前确诊人数对比总人口数比例来说,已达到1.5%。试想想,如果这股疫情继续狂烧,确诊与死亡人口不断攀升,最终肯定会影响农业活动的进行,间接导致农作物的正常生产。

撇除印度外,目前全球主要粮食输出国如美国、巴西、阿根廷等,都因为严重疫情关系,间接影响农产品的寻常输出。换句话说,若接下来几个月全球疫情未改善,粮食的供应绝对会大受影响。

别忘记,就算是看似文化昌明的现代,至今每年都仍有超过1亿多人面临严重的饥饿问题。若因疫情而进一步减少供应量,饥饿人数绝对会快速上升,到时可能进一步衍生更多社会冲突事件。

所以,知道此刻“量力而食”的重要性吗?虽然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才表示,大马至今没有接获印度进口粮食供应短缺问题,但疫情下新常态,很多事总会突然爆发得没有先兆,一旦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停止出口粮食,我想不只是大马,全球恐怕会陷入“无预兆断食”的恐慌。

若无法改变大环境,起码就做好自己的责任。尽量不浪费食物,每餐都把烹煮或订购的餐饮吃完外,也不过度储存粮食,让每个人都能均分享受拥有食物的权利。

这样做或许未必能消除危机,但若能做好份内的光盘行动,不仅能减轻个人经济负担,这种善待食物的尊重,应该能在全球粮食供应的潜在风险下,多少给予一些甘心共度的纾压与祝福。
www.orientaldaily.com

 


光华日报(言论)

日本的手伸得太长

2021年5月06日 文:郑文辉

最近日本广岛和北海道举行三场补选,结果执政党自民党全部吃了败仗,这是菅义伟上任首相后的首个选举,结果是兵败如山倒,自民党内部深受冲击,对菅义伟领导能力起了质疑。菅义伟的当美国的马前卒是日本人愿意的吗?

日本在菅义伟接任首相后,奸相毕露,史无前例站到印太地区对抗牵制中国的最前线,秘密筹划让日本军舰穿越过台湾海峡,这是战后以来最大的突破!另一方面,菅义伟在访美叩见拜登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首次触碰到了中国最为敏感的台湾问题。敢敢就明确写明了“我们强调台湾和平穏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决两岸问题”。

这是52年来日美两国在联合声明中首次写入“台海穏定与和平解决两岸问题”,这也是历史性的突破“禁区”;彰显了空前的日美联合对抗中国的立场,这势将刺激北京的强烈反弹;——现在日本军舰密谋进台湾海峡为美国马前卒挑战中国。而且外相茂木敏充竟有“卵”就中方维吾尔少数民的人权问题表达关切。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的回应是:“日本不要把手伸得太长”。的确,日本的手伸得太长了!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並侵略中国及东南亚各国时,杀人如毛,杀光、烧光、掠光的惨无人道行为历历还难忘,手还滴着鲜血,竟然要学它的主子花旗国人,当起敎师爺,谈起“人权”。其实,全世界最没有资格谈人权的就是日本和美国,不要忘了,美国人当年杀害多少印地安人,现在还在杀黑人呀!

滳着血的日本人的手,有什么资格(Qualification )对人权的事说话及手伸得太长?

然而,现在日本的手的确伸得太长,自己没有看清自已贼身份,却学美国人“贼喊捉贼”。

据台湾媒体早前报道,日本防卫大臣岸信夫说“若台湾被赤化,情势恐会发生严重变化”。他还说:“中国正在不显眼之处一步步侵略,最终目的是造成现状全部改变,(日本)不能接受这样的情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趙立坚立即回应说“这种言论完全是信口开河,极其不负责任,有这种人当道,误导舆论。”

我的看法是:日本这位防卫大臣岸信夫不是裝儍,就是学识极度肤浅、笨蛋一个。当年清末日本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李鸿章就是代表大中国清廷政府。那么显然台湾本来就是中国的。中国说要统一台湾,那是延续中国当年的内战,他家的事,干卿屁亊?你有什么“资格”干涉他人的内政?

真是“狗”要咬老鼠?

难怪趙立坚要谴责日本一些人发表涉台“错误”言行,充分暴露他们不愿看到并千方百计企图阻挠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阴暗心理,趟立坚并强调中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日本对此不要有非分之想!

日本首相菅义伟最近去美国叩拜拜登后,发表了联合声明,此声明昭示着印太战略格局的三个重大转变:日本朝向对华战略清晰,钓鱼島、台湾、南中国海、直到印度洋“弧形圈”取代传统的“第一岛链”,美日成为全方位战略合作盟友;——日本正式成为美国的马前卒,挑战中国了!

台海、南海,显然风浪不靜了!

面对美日决定联手紧密联手结合,中国会有什么对策呢?他会“岿然不动”吗?且看随着近20年来中国军事实力迅速增强,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海军军力已从近海海军发展成为远洋深蓝海军,中日海军实力逐渐出现逆转,中国已经后来居上,海军军舰特别是现代级军舰的数量己远超日本。

那么,太平洋还会太平吗?
www.kwongwah.com

 

居家教学

2021年5月06日 文:王孙文

去年到现在,“居家”两个字已经是常态,网上开会也是一种常用的会议中心。你从去年到现在,到底懂得几个居家活动呢?居家趴地、居家上课、居家美食、居家旅行、居家卡拉、网上聚集、网上同学会、网上运动、网上补习等。

教育部长的宣布,孙文有点好奇,过去一整年不已是老师网上教学吗?学生居家上课吗?为何,全马将会在开斋节后,居家教学?难道过去式的网上教学,是老师到学校,又上网来跟学生打交道。作为全马最庞大人数的教职员,也是公务员制度里,最难搞的一群,看来教育部长也怕!怕!搞不好,会被为人师表轰炸。

其实,无论是居家或者是网上,这些都属于各自在自己的天地处理公事、私事、读书或者谈情说爱!尤其,会借用网络平台写字的尊师重教团队。领袖一不小心,就会一失足千古恨。孙文不是怕这个庞大队伍,而是对于此多事之秋的自以为是,有点感冒、发烧。领教过这团队成员的教诲,就懂得得罪不了的后果。可教导下一代的人,可曾意志到什么为老不尊吗?

要最为下一代人的模范人物,自己就得最好一个人的模样,做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而不是拿着藤条追学生,却自己又不是好人啊!
www.kwongwah.com

 

“马来西亚人梦”是梦

2021年5月06日 文:陈珊珊

民主行动党党争,闹出“去华化”、“华沙派”和“英沙派”的斗争,创党数十年来提倡“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竟然发生党内种族思维的冲突事件,可见“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只是形式,党内文化和中心思想,还是离不开种族主义。

为什么说“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只是形式呢?我们可从刚过去的柔州行动党党选看出来。

在初选15名州委中,14名是华裔,1名是巫裔,当中的种族比例根本没有多元种族的体现,且华裔偏重得离谱。在复选时,为展示多元,才委任印裔出任州委,形式上的多元,就是这么一回事。

从行动党的本质,已可看到行动党要实现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最多只可做到形式上的样子,不会有深度的里子,这也是为什么当行动党执政时,所说的和所做的会有那么大的出入。

行动党执政时,当华裔追问承认统考时,行动党说要顾虑马来人的感受、华裔希望更公平争取福利时,行动党说以马来人优先、华裔要求多关注权益时,行动党说顾好马来中下层政权就稳。

形式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做反对党时说得漂亮,执政后却做另一样。虽然您很快会被行动党的新口号“马来西亚人梦”吸引,但,那毕竟是梦啊!

在我国,人民的命运受到3种事物的影响,包括宗教、种族和体制,当马华早已积极专注进行体制改革,真正照顾全民时,行动党却还在争论去华化,华沙和英沙争论不休,距离照顾“全民”,还有很远的距离。

奉劝行动党还是多做事,少说话,以行动来协助人民解决问题,不要只一味做形式上的功夫,骗人骗己。
www.kwongwah.com

 

槟州火箭政府,你也太冷漠了吧?

2021年5月06日 文:方志伟

最近发生的课题,让人看出槟州火箭政府根本不关心人民的冷漠面目,火箭不仅在执政中央时充当“静静党”,这2018年第14届大选过后开始连在本身执政的槟州也要当“静静党”,无论对民生问题或疫情危机都装傻扮懵,能闪就闪,不打算主动采取行动。

首先是被移植到大路后的大树倒下压毙一名司机,堪称一宗“冤案”,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毫无表示,仅说死者家属可向槟岛市政厅索偿,还反对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一向来主张清洁,开明的火箭去了哪里?

人命啊!这不是赔钱了事的问题,问题是专家指出大树根部似乎被修剪过,还被允许移植,针对这个疑点,曹观友就应该极力追究市政厅的责任,展开仔细的调查,揪出问题的根源,同时确保全槟树木的安全性,同时确保槟州人民宝贵生命的安全而非像草般。

火箭终于肯“乖乖”配合国盟政府可能实施行动管制令3.0实属难能可贵!该党的其余领袖也该像槟州首长曹观友一样,一同抗疫而非像那些“其余”的领袖一味凡事都政治化!就如坚持解散沙巴州议会导致一发不可收拾至今的疫情。

看到火箭政府表示槟州会遵从国家安全理事会做出的任何决定,并呼吁槟州人民接受政府所做出的任何决定,包括是否落实行动管制令或其他形式的管制令时感觉到了不一样的火箭!

可是身为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应该根据州内的疫情向中央政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而非当一只“应声虫”。火箭执政了13年应该知道槟州与其它州不一样,旅游业占州内生产总值49%,再次的冲击旅游业该如何弥补及有何方案?旅游业垮了,一切有关旅游业经济链的槟州子民肯定无法再承受这个重击。

其实,无论发生什么问题,都可以积极去想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法。例如,当校园疫情蔓延扩散时,家长们忧心忡忡,槟州第二副首长兼教育委员会主席拉玛沙米和槟州华校事务委员会主席章瑛却保持沉默,对槟州校园疫情毫不关心。反观,中央政府却制订了一旦校园出现确诊病例,就必须关闭学校两天,以进行消毒工作的政策,让学生避开病毒之后,又可以继续回到学校上课。

此外,槟州的小贩及商家也受到疫情严重影响,槟州火箭政府又做了什么?他们只会发不接地气的伟论,却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去帮助他们。

希望曹观友的“数码转型大蓝图”、“创意数码区域”,到最后不会沦为空谈而已,反而更该实际协助传统贩商们走上数码化的大道,帮助他们开网店,协助他们转在网上做生意,从而开拓收入来源。

替槟州人民争取更多的机会及福利,与槟州人民共同面对痛苦和疏解生活压力,火箭绝不能再静静,不要再逃避责任了,应该主动伸出援手,而非等到民怨四起才亡羊补牢那肯定为时已晚!

曹观友应该付出多一点关怀,无论是死者家属、旅游业者、小贩商家或普通平民,都应该多关心一点,无望初心以民为本!不要让他们失望无助,生活充斥无力感。
www.kwongwah.com

 

抗战仍需努力

雪兰莪6县今日(6日)开始实施新一轮的行动管制令,吉隆坡和部分柔佛、霹雳及登嘉楼州的地区,周五也同样将加入行列。

疫情的反覆不定,除了在我国之外,全球亦如此,这证明了新冠肺炎病毒的狡猾,倘若人民稍有松懈,它即有趁之机。

根据数据,全球新冠肺炎感染数据已达逾1亿5582,死亡人数325万人,疫情肆虐迄今,病毒从未松懈,让我们看看全球各地的疫情情况,以便我国可借鉴。

印度疫情的惨况,最近成为全球的注目焦点,医疗物资从各方源源不断送达,每日确诊病例虽然已从最高峰的40万人以上,跌至38万,惟疫情仍然吃紧,火葬场柴堆的燃烧,让人触目惊心;印度还有23万名死亡人数,但各造都质疑此一数字,相信实际死亡数字会更高。

印度的疫情也正在向邻国蔓延,尼泊尔及斯里兰卡等;让人值得提高警惕的是,印度在新一轮疫情爆发之前,更曾提前宣布已战胜疫情。

在美国,虽然确诊数字仍然冠全球,但该国已有超过1亿4500万18岁及以上的人口已经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占美国总成年人口的56.3%,其中约有1亿470万人已完全接种;美国总统拜登的目标是在7月4日前要使70%的美国成年人至少接种一剂新冠肺炎疫苗。

一度疫情也相当严重的英国,也因为疫苗的关系,其首相约翰逊甚至指从6月21日起,英格兰地区的1公尺社交距离“很有可能”废除,且从5月17日起,部分海外旅游可能恢复。

回到亚洲,因疫情的关系,导致奥运会筹备工作多灾多难的日本,由于确诊病例每日仍然维持在4000至5000人以上,东京奥运会是否能成行,仍是未知数。

我国其他近邻最近的疫情也有升温之势,泰国确诊病例节节攀升,达逾2000宗;防疫向来备受称赞的越南,还有柬埔寨及寮国,都有感染群的爆发。

新加坡的疫情也出现反复,有数十宗病例的出现,导致其与香港计划已久的旅游泡泡,可能又要再次泡汤。

少数能进行的旅游泡泡,是纽西兰与澳洲,惟在直正实行数天让全球彷佛看到一丝希望之后,旅游泡泡就因澳洲再爆社区感染而暂停。

总括而言,无论有无行管令,防疫目前仍然是全球首要任务,在疫苗未达成目标之前,人类一刻都不能松懈。

www.kwongwah.com

 


中国报(评论)

潘有文:扩大检测胜于行动管制

政府在各州和一些城市实施MCO 3.0,但有MCO 2.0成效不佳在前,国人对于MCO 3.0犹如在看一场闹剧。

经济活动全开,开斋节市集继续、学校有病例才关,这些与原本以限制活动为主要目的MCO相悖,完全变了调。

我国与其不断实行MCO,不如学习一些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英国和香港地区的好,以扩大检测方式,早检测、早发现,展开更多后续工作。中国北京在病例再现时, 在不到一个月内,通过扩大检测强力控制疫情反弹,可成各国借鉴。

提高识别能力
因此把检测置于首位,尽可能最快最精准地发现并找到病人,防疫措施就能马上跟进,好有效切断病毒传播。

英国最近也扩大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计划,从4月开始让英格兰所有民众,都可于一个星期内,进行两次快速测试。民众可在检测中心、药房或邮递得到快速测试套装,在家中进行检测,约30分钟有结果。

目前,我国进行四不像MCO,主要是避免经济损伤,但保得了经济,却无法真正控制疫情,因此政府有必要考虑扩大检测,以达到早测检早发现的目标,除了免伤及国家经济,也能有效控制疫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研究部经济模型处去年12月的报告指出,基于模型的分析显示,广泛和快速的病毒检测,由于能够提供重要信息,将使各国有效地控制病毒传播,令所有人,特别是贫困人口受益。

换言之,扩大检测不仅能改善疫情传播和防控信息,也能够提高识别和隔离新感染病例的能力,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IMF的研究也显示,若能识别一半的无症状感染者,一年内的死亡人数会减少近四分之三。而且,大规模检测将使贫困人口的新冠死亡率下降约四分之三,而较富裕群体的死亡率则下降约一半。

大规模病毒检测能避免国家的GDP大幅损失,且因快速检测试剂成本不断下降,广泛检测与戴口罩结合的措施,将带来巨大好处。

总而言之,动用人力扩大检测,除了能减少伤害经济,也能及时发现病例以切断传染链,比实行四不像的MCO好。
www.chinapress.com

 

银桔:废除考试是最好的决定吗?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卢梭曾说过:“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对于儿童与青少年的教育是世界各地不断关注的课题。根据历史记载,马来西亚曾被英国殖民期间,教育程度并不理想,学生教育水平曾一度被英国所控制,因此早前的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很艰辛。经历了多次改革与提倡,最终在1988年开始实行小六评估考试(UPSR)及在2014年开办的中三评估考试(PT3)。这两项评估考试的发展到目前为止都很顺利,成功的发掘了不少有潜力的学生。

直到2020年新冠病毒席卷而来,打破了国家原有安宁,国家经济、国家行政、人民生活、就业前景,甚至教育制度大受影响。2020年的UPSR和PT3在教育部长的宣布下,政府决定取消考试。然而今年人民感染指数与日俱曾再次创下了最高纪录,无奈之下政府宣布废除UPSR和取消PT3一年。据教育部副部长说过,这项决定其实在2016年已经有在讨论和处理着,希望能够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快乐的学习,不希望以强硬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们带来巨大压力。

教育部认为以考试制度去从中选出优秀的学生,让学生们一直处在压力和竞争下学习,并不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而去学习。教育部认为只有取消政府考试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热爱,以培育更多国家人才。

使学生变得懒散

取消UPSR和PT3是最好的决定吗?相信大部分的学生非常赞同取消吧!UPSR和PT3是鉴定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来所学的知识,是检测学生对与课程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是检验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获了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取消了政府考试制度不但不能检测学生掌握的知识度,可能还会使有些学生变得懒散,毫无学习之心而荒废学业;学生荒废学业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没有在竞争的压力下学习,会认为没有了考试制度不必在课余的时间去预习,浪费在他所谓的“宝贵时间 ”;此外,也会失去了管理时间的能力,可能会把时间放在无用的事情上。

其次考试不仅仅为了检测自己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便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打好基础以便往后在SPM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可以提高创新思维等。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国家没有了政府考试,学生没有了对学习的压迫感,从此忽略了学习真正的实用性和目的,导致我国人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同时造就了我国教育水平的下降。大部分的学生因为时间的分配有问题,或是太注重考试分数,害怕考不好而造成了考前焦虑等现象,这都是学生认为考试的压力来源。这些压力其实是学生的心理活动所造成的,并非“考试”本身给学生带来的问题。

UPSR和PT3考试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课程达标情况、再反思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实验的进章,培育出更多的国家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总的来说,UPSR和PT3即使一种检测手段,亦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激励措施。以上是取消UPSR和PT3的种种因素是对部分学生在未来的猜测;那你认为应该取消这两项考试吗?
www.chinapress.com

 

欧国辉:潘俭伟漂白无用

前财政部长政治秘书潘俭伟说,当初希盟政府削减拉曼大学学院拨款的决定,并非出自林冠英本人,而是公务员的建议。

希盟都下台一年多了,前朝还不断为之前所作所为解释一大堆,证明连他们自己也觉得那是非常不妥,所以尽可能在来届大选被炮轰前,为自己漂白。

希盟曾承诺“一上台立刻承认统考”,到最后离开布城后改说成“时间不够”,不然承认统考是指日可待之事;还有,对莱纳斯稀土厂事件差点导致杨美盈丢官的解释,都是行动党为在朝时的无能自圆其说。

只会越描越黑
林冠英没给拉曼大学学院拨款,当时还把话说得太尽,现在潘俭伟才马后炮讲是公务员的建议,这点非常牵强,会相信的也只有火箭中坚粉丝。

记得林冠英确确实实讲过,不给拉曼拨款是因为要“政教分离”,他也三番四次说只要马华与拉曼切割,拨款立刻到手,为什么现在潘俭伟却说成是公务员的建议?

就算那是高官或公务员的意见,身为马来西亚人的财政部长的林冠英一定要听吗?他本身没有决策权去决定给九成以上学生是华裔的拉曼拨款?潘俭伟的说辞到底是在帮前财长漂白,或是要告诉我们前朝的财长没有权力?

希盟政府削减拉曼拨款是不争的事实,潘俭伟无需为主喊冤,否则再继续说下去只会越描越黑。

堂堂财政部长不可能沦为公务员的傀儡,尤其是以林冠英惯常的作风,他之前高调的要马华放手创办了半世纪的拉曼,多次挑战马华与拉曼如“父子”般的关系,还不准拉曼在没有拨款的情况下涨学费,这种种政治对付,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把责任推卸掉。

行动党无需再为自己漂白,在朝时的22个月已让人民看清它讲的和做的是两回事,它本该去剿灭的是贪污滥权的政府,而不是奄奄一息,输剩两议席的马华。
www.chinapress.com

 

宋明家:阿斯利康疫苗──为什么民众反弹?

前几天和两位50多岁澳洲教授连线开会,聊起他们最近都打了阿斯利康疫苗,也都很支持阿斯利康疫苗。原因很简单,纯粹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款疫苗非常值得纳入国家接种计划以对抗疫情;请注意这疫苗在澳洲是给50岁以上的人接种,在我国原本开放给60岁以上长者,但刚宣布就被民众压力逼得取消计划。

为什么这种关乎科学知识的议题,会在我国引起这么大反弹,而澳洲英国这些区域民众的反弹相对较小(也有人不信任,但比例小很多)?

个人浅见包括以下五点:

1.缺乏科学素养:整体而言,马来西亚人对人相对热情,但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却比较缺乏理解,也因此对科技改善社会的功能产生很多误解。也就是说,“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这公民素质,对我国民众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简单例子有“mRNA疫苗改造人类基因”,这在部分国外初中阶段就已学习了细胞核、细胞质、DNA到mRNA等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学知识,青少年和大部分民众也很容易区分这些不科学讯息。

乱传讯息混淆民众
2。缺乏批判性思考:我国大多数民众一直都处在容易被煽动情绪的状况,能冷静思考、理性分析资讯的人相对少。这和“缺乏科学素养”息息相关,也可从人们乱传伪科学讯息的‘好心做坏事’二传手习性看出端倪。因为大家都很热情、都很紧张亲友安危、或想表现自己消息很厉害,但忽略了‘冷静’、‘查证’、‘分析’简单三部曲,养成‘一触即通’坏习惯,乱传讯息混淆了科学素养原本就薄弱的民众。

比如“打了疫苗也无法幸免于感染”这种讯息,只要稍加分析,就知道是特意糊弄人的玩意。还有“阿斯利康疫苗会死人”,科学数据和证据都能告诉我们,这款疫苗是防疫好方法,但多数人不会让数据说话,任由情绪歇斯底里乱喊。

3。缺乏公民意识:身为公民,必须意识到每个人都是这社会的主人,所以必须热爱、建设和守护这‘大家庭’,履行‘自护护他’的公民责任。但若公民意识薄弱,或拥有我民你主的‘臣民’观念,‘履行接种疫苗是公民责任’这种想法就很难入脑。比如以色列这已达到68%国人拥

有抗体的国家,多数人就把疫苗接种当作‘自护护他’的‘群体免疫’公民责任,来守护因某些生理状况或不足龄而无法接种的人。

应进行群众教育
4。政客不负责任行为:部分政客藉疫苗议题,为赢取政治利益,胡乱责骂政府不顾人民死活去购买这款疫苗,而没去了解疫苗的科学和利弊比较,是很要不得的低级行为。当然,这又回到民众容易被煽动的习性;只要民众容易被唬弄,政客就照样搬出这些伎俩而乐此不疲。

5。政府的宣传责任:政府对各种政策宣导时常做得很烂,或根本没意思要做好宣导,造成本来很好的政策,不是被误解,就是被无良政客误导煽动。新加坡在这方面是好榜样。虽然有些人认为新国这种大小事都煞费心思、多语多方的宣导教育,是变相的吹捧洗脑,但只要符合科学事实、理智行事、清晰易明的宣导,都应被视为改善社会而作的努力。相比我国政府许多讯息混乱和差劲的烂宣导,是天差地别的。比如阿斯利康惨遭民众反弹这事,卫生部其实可用广告、看板、动画、演说等善巧方式,依民众文化和知识水平,进行群众教育(参见上周拙作《马来西亚需要阿斯利康疫苗》),就不会沦落到把它撤出接种计划、进一步拖慢接种速度的困境。

可惜的是,以上一二三四五,民众脑袋好辛苦;一二三四五,政客却是好幸福。
www.chinapress.com

 

刘彦运:最安全的地方竟“最危险”?

最近囚犯在扣留所毙命的事件再度引起关注。雪兰莪某警区一名印裔扣留犯甘纳巴迪被发现死在扣留所,身上出现被殴打伤痕。事件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其实,扣留犯死在扣留所的事件近年来时有发生。根据数据显示,仅仅去年,就发生8起囚犯死在扣留所的事件。
不论从人道主义还是人权的角度来看,扣留犯在扣留所内毙命的事件,如果不是因为生病或健康问题,都不应该发生。尤其是人为致死的事件,在警局范围的扣留所内发生,更是令人无法接受,甚至匪夷所思。

部长应揪害群之马
因为在人民的印象中,警察局或扣留所应该是最安全的。而囚犯在扣留所内,在正常的情况下,也应该是最安全的。因为警察就是“人民的保母”,身处人民保母的“堡垒”之内,还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安全?囚犯虽然是罪犯,也许不乏作奸犯科之徒,自然有法律制裁,但只要法庭一天还没有定罪,囚犯也有人权,必须获得人道对待。

不论囚犯犯了什么罪大恶极的罪,警务人员也不能超越法律的范畴,动用私刑,殴打或虐待囚犯。警务人员是执法者,一切必须根据法律执法,凡是执法时超出法律的范畴,都是属于违法。因此警务人员不能知法犯法。幸好这类害群之马的警务人员在整个警队只占极微小比例。不过,警队高层及内政部必须严正看待“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类事件,以免警方形象受到玷污,降低了人民对警方的信心。

内政部及警方应该针对扣留所囚犯毙命的事件,成立一个独立的皇家调查委员会,彻查这起事件的真相,将涉及者绳之以法,以法律制裁。

最近前任警察总长丹斯里阿都哈密在卸任前爆料,指内政部长拿督韩查再努丁干预警队的内部事务,引起各界关注。其实内政部长不应该干预警队的行政事务或人事任命,身为内政部长,应该关注的是这类扣留所囚犯毙命的不寻常事件,责成相关检调单位,对命案展开调查。

内政部长身为警察委员会的主席,应该动用手中权力,揪出警队中害群之马,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以儆效尤。此外,在之前希望联盟执政时期已经倡议成立的警察投诉行为不检委员会(IPCMC),但是如今却不了了之,再也没有下文。

设委员会查弊端
内政部应该重新启动成立警察投诉行为不检委员会,并由中立人士组成,成为一个独立单位,针对警队内部的不端行为展开调查,并向国会负责。例如最近揭发的一小撮警务人员与某不法集团勾结,被控上法庭,这类事件一再发生,在在显示由独立单位成立的一个委员会有其必要性的。

任何一个公共机构或单位都必须有一个监督的机制,警察部队也不例外,而警察投诉行为不检委员会就是一个针对警方的监督及制衡的机构,不过,关键是这个委员会的架构及机制必须拥有独立性,才能够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www.chinapress.com

 

林中虎:每一次都是初夜

政府周二宣布雪州6县全封、3县半封,眼利网民,马上制图,揶揄位处雪州中央的吉隆坡被“十面埋伏”。

住在雪隆,往来两地,根本就是无疆界;隆市疫情亦“当红不让”,如此关系密切,封雪不封隆,难怪民众臭骂,官脑装草。

隔了一日,政府“俯顺民意”,终封吉隆坡。后知后觉,少不免又引来冷嘲热讽。

一起去“荷兰”
有“后知后觉”,亦有“不知不觉”。周二官宣收紧管制,影响甚大,当知民众最急切知道,学校开否?堂食可否?运动可否?一车限载若干人?

结果语焉不详,让民众干焦急。一宿无话,SOP细节隔天敲定,PDF图表设计到美美了,千呼万唤始出来。

林良实的“话到唇边留半句”,真被诠释得淋漓尽至。

又不是第一天做官,又不是第一次MCO,反应竟仿如初夜,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一般人,工作做不好,无非因为工作态度出问题,慢通常都是因为懒,如果不是懒,那就是能力问题,笨。

疫情危急,观政府一众高官言行,算是有努力,渴望控制疫情,并受万民肯定,因此,问题应该不是出在懒。

勤能补拙。有心干却干得不好,那就再加把劲,再三思考更好更周全的方案。笨又不肯动,那就没药救,大家一起去“荷兰”了。
www.chinapress.com

 

叶志超:打造量售版亚马逊 黄介迩靠卫生纸起家

当我们认为亚马逊(Amazon)已经称霸电商界,很难再出现另一巨臂时,美国线上批发商Boxed却成功“见缝插针”,成为“量售版的亚马逊”!

曾经是一名英文教师、当过律师及电玩设计师,Boxed的联合创始人黄介迩(Chieh Huang),现今自称是卫生纸销售员,但却是年售上千万卷卫生纸的销售员。

卫生纸在全球一年可卖35亿美元(约144亿令吉),在美国的量售市场规模是高达2000亿美元(约8245亿令吉),唯当中只有2%是通过网上交易。黄介迩看准了这个商机,从父母家的车库里创业,他在3年内通过网络卖出1亿美元(约4亿1200万令吉)的家庭用品!

而他的成功秘诀很简单,就是捉准智能手机普遍化而衍生出来的大商机,再抄袭亚马逊的线上方式,卖大卖场商品的量。

2013年的时候,尽管亚马逊已经是电商界里的龙头大哥,但是黄介迩却凭着独到的市场嗅觉,闻出不一样的商机。

一、以量取胜

Boxed的目标顾客群是对准想买大量卫生纸、谷片或花生酱、却不想或不能开车到大卖场的千禧代消费者。事实上,在美国有接近3000万户家庭所居住的地方,在半小时车程内并没有大卖场。

Boxed约有80%顾客年龄介在25至44岁,这群人是拿起手机多过拿起车钥匙,Boxed就是要让他们拿起手机,就能以便宜价格买到大量日用品。

至于传统大卖场,60%顾客群是婴儿潮世代群体,所以与其说Boxed抢了传统大卖场的市场,其实Boxed是抢了更多超市、杂货店或药妆店的生意。

二、好用便宜

亚马逊平台里是讲求应有尽有,一种产品可能有上百个品牌;但是Boxed采取的策略是只供应适合又便宜的品牌及产品。此逆道而行,反而让消费者更信任Boxed,因为这代表着经过Boxed筛选的品牌及产品,等于成了信心保证。

三、多免运费

以量售为主打,也提供Boxed另一个优势,那就是大部份顾客单次下单消费数额都超过免运费的49美元(约202令吉)门槛,因为Boxed销售的都是大包装。

根据Boxed统计,大部份顾客的平均单次下单数额为100美元(约412令吉),这意味着基本上都免运费,比较其他线上零售商,平均单次消费额不会那么高。

从2013年创办至今,黄介迩数度获得资金注入,即2016年获得GGV资本及 DST环球投入1亿3200万美元(约5亿4440万令吉),以及于2018年获得日本最大零售商AEON集团在D轮融资投入1亿1100万美元(约4亿5800万令吉)。

这家成立了不到8年的新创企业,获得美国各媒体的关注与报导,但关链在于竞相报导不是因为这间公司的业绩多火红,而是员工福利实在太好了!

在Boxed的4000名员工,人人有股,无论是工程师或包装员工,只要是全职员工,就有资格分股。此外,公司还会协助支付员工婚礼、助员工的孩子缴大学学费、员工还可享有无限育婴假。

粗略估计,Boxed每一位员工可享的福利价值高达10万美元(约41万令吉)。

现今,Boxed在美国食品与个人用品市场中排名18,截至2020年营业额达4亿美元(约16.5亿令吉),公司估值达6亿美元(约24.5亿令吉)。
www.chinapress.com

 

许国伟:MCO成了纸老虎

去年3月,政府第一次公布行管令MCO,是雷厉风行严格阻断传染链。

今年1月,政府要公布MCO 2.0前,不少人心里是忐忑又矛盾的。

基于第一次MCO的印象和经验,再加上看到当时单日确诊病例不断攀升,总觉得MCO 2.0应如第一次MCO严格,才能阻断传染链。

但是,MCO对经济的冲击和伤害让人心悸,又让人们希望MCO 2.0能留经济一条生路。

结果,MCO 2.0就像俗谚说的“捏怕死、放怕飞”的情况下,一面收紧一面放宽。

究竟MCO 2.0效果如何?这看大家看法如何。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MCO这三个字的震慑力,已不复之前。

人们麻木了
尤其是MCO 2.0让人们觉得,跟CMCO差不多,到处依然是车水马龙,游人如织,不少人少了自觉自律,甚至掉以轻心了。

如今,政府再次宣布多个地区实行MCO。

虽然这次MCO不是全国或多州同时全面执行,不能称得上是MCO 3.0,但这次MCO 不但震慑力更减,防长依斯迈沙比里第一天宣布雪州6县进入MCO的记者会,却让更多人听傻了。

因为部长正式宣布之前,媒体探听消息把MCO的各种限制说得有纹有路,不少已做好心理准备,再面对一次较为严格的阻断传染链管制措施。

谁知道,政府宣布了一个四不像的MCO。

然后?更多详情?经济领域照样营运还是MCO吗?MCO了人潮很多的斋戒市集照开放?禁社交活动但允许互访?餐厅食肆照样营业那堂食呢?MCO地区学校关闭吗?雪州6县MCO了但吉隆坡呢?

人们种种疑问,在媒体各种询问探听的独家报道不但没有解惑,反而产生更多疑问。

经过一天扰攘后,雪州政府和国家安全理事会先后再公布MCO地区的SOP,然后防长也才陆续公布隆市等地区也MCO。

当然,在经济和民情压力下,政府未必有自信和能力,再实施一轮极严格的MCO,所以这宽松的四不像MCO,更多是反映了政府的无奈和窘迫。

更糟的,是政府一再自砸MCO的招牌,把它的震慑力弱化,而人们的不自律更可能进一步让四不像MCO变成纸老虎。

这不到两个星期的新一轮MCO,若不能压低疫情曲线,看来也只能走MCO2.0老路,就是一再延长。

人们就在这周而复始的“轮回”中,最终对MCO都麻木了。
www.chinapress.com

 

甄子曰专栏:先治好政府吧

政府宣布隆周边的雪州6县MCO后被骂翻。

人民看衰这政府是对的,部长隔天终于惊醒过来,下令隆市和新山等地也MCO。

部长是A咖,下属被当B咖,但部长最后还是要听B咖的话,因为部长的专业是搞政治。

政策的事,许多部长不是后知后觉,就是不知不觉,被幕僚和下属讥讽为烂咖。除了怪自己没用,还能怪谁呢?

看政府闹了两天的笑话,大家已经笑不出来了。抗疫如抗战,这样的部队,除了冲入马桶,还能冲到哪里去?

抗疫讲求超前部署,根据大数据跑,病毒来到前,先把它拦下。

政府先是慢半拍,后期根本追不上,傻乎乎跟着病毒跑,怎么可能准确制订抗疫政策,更别提什么吸取抗疫教训,根本没好好反省,自然找不到病源。

不但没有反省痛改,反而进一步脱离民意,还强辩硬拗,这已经不是后知后觉了,简直愚蠢不堪。

有这样乱冲乱撞的政府,防疫措施沦于亡羊补牢,初一吓自己,十五吓人民,防疫线上处处见破口,造成社会不满和恐慌心态,生路再遭耽搁。

病毒让人防不胜防,政府的疏慵愚钝更让人避无可避。纵观国盟政府的表现,看在小老百姓眼中,只能感叹“让伤人的人更伤心”。

愚钝很容易被复制,因为蠢的人从不觉得自己蠢。

我们如何能够判定一位官爷蠢不蠢?其实不难,只要看他是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一再跌倒,仍勇于自曝其短──裤子早已被人脱下,还乐得说凉快!
www.chinapress.com

 

邱佩勋:疫情下的苟延残喘

这是一场竞跑,讲求速度,也讲求变通技巧。

在确诊病例节节高升的情况下,我国迎来MCO 3.0,但也只是在确诊人数高居全国的绝大部分雪隆区,很不幸的也是经济重心。

大家在质疑MCO 3.0的效用能有多大,但在经历MCO 1.0和2.0、推出多个经济配套之后,政府囊中羞涩已是事实,更无法在全国范围都重启行动管制令。有专家认为,我国已错过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但这个遗憾已不可追,眼前的抗疫决策才是关键。

先管好自己
但抗疫不只是政府的事,是所有人的事。

商家从去年撑到现在,能撑下来的,若不是有资金做后备,就是转得快。这一年来还无法从线下转线上的,或者展开业务转型的商家,若没有足够资金周转,恐怕都在苟延残喘了。在疫情下苟延残喘的,还有很多人。

对仍有工作、收入不受影响的人民来说,能做的其实是最简单,也是最幸福的。个人可以做的,不是在管制措施放宽后冲着出外消费、聚餐,而是为自己和家人做好准备,从个人健康,到家庭财务方面的准备。先问问自己,3至6个月的储备金,有吗?

有时间可以规划,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你可能不知道,某位一家之主可能突然患疫,什么交代都没有就走了。你可能也不懂,若自己倒下了,留给家人孩子的会是多么重的身心理与财务负担。

大家对活在当下的定义很广也很主观,很多人觉得,活在当下就是要善待自己,好好的出去吃一餐美食,和朋友畅饮聊天,这都没有错。但这个活在当下,应该不留遗憾。

政府财务陷困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先管好自己,确保自己财务不会陷困,才是更贴身更重要的事。不管是政府还是个人,苟延残喘才是最痛苦的过程。
www.chinapress.com

 


星洲日报(言路)

郑丁贤.MCO 3.0的一天,错乱如常

什么是错乱(Insanity)?

“就是一次又一次做同样的事,却期望出现不同样的结果。”

这句名言,一般说出自爱因斯坦;不过,爱因斯坦学的专家说,老爱没说过这句话。

不管怎样,套在爱因斯坦嘴上,足以显示这句话有它的天才成分,应该有高度的参考价值,或是讽世意义。

话说,雪隆MCO 3.0的第一天,我在充分遵守SOP的状态下,展开了我作为守法市民的行管令三点零生活。

开车上了白蒲大道(LDP),或许是因为学校关闭,车流量少了一些,不过,交通还是繁忙。转了几条路,也没有碰到路检;来到商场准备买一天的第一杯咖啡,里头灯火通明,商店照常营业。

搭乘公共交通的朋友说,轻快铁的人潮少了一些;不过,这是第一天,下星期乘客就会回来了,就像上次那样。

我继续一天忙碌的生活,直到收工。

如果不是下雨,下班后可以去公园跑步;别担心,运动场所没有关闭,可以去打球,或是健身房。

这一天,虽然是MCO第一天,不过,和每一天没有什么不同。

对了,不能堂食。不过,对通常打包和自煮的人们,没有分别。

还有,雪州6县斋戒月市集星期六起停止。但是,如果需要,或是想要,短短路程就进入吉隆坡,那里市集依然开放。

你说不能跨县?经济和商业活动如常,人们要上班,开店做生意,跑业务,可以不跨县吗?

设立路障不会阻止人们外出,只会加剧交通阻塞。

大家原本以为这一次的MCO会有一些大动作,然而,姗姗来迟,东改西改,一阵混淆之后,人们发现,原来没有什么改变,大致上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找舅)。

大马的防疫工作,从MCO到CMCO,RMCO……,除了MCO 1.0之外,其它都是在做重复的东西。

回到(不管是不是)爱因斯坦的话,一次又一次做同样的事,却期望出现不同样的结果,这叫错乱,不叫抗疫。

我们的抗疫,是要改变日趋恶劣的情况,更要避免陷入类似印度的结果。

每一天公布的新确诊人数,让大家摇头。周遭频频出现的病例,让人们有些抑郁。累积了超过400个的感染群,当局已经失去追踪通报的能力。各地医院资源已经紧迫,深度治疗病房不敷使用。

还有,传染力奇大的印度变种病毒,已经在我国发现。

彷佛坏消息还不足够,众人引颈期盼的疫苗第三期接种计划,极可能无法如期展开,因为疫苗还没有到来。

冠病是一场世纪风暴,而我们看到狂风骤雨已近,却只是做了门面的防备工夫,还继续过歌舞昇平的日子,后果会是不堪设想。

偏偏我们拥有的是一个举棋不定的政府,该宣布MCO却拖拖拉拉,宣布了MCO,又不上不下,怕得罪人民,又得讨好企业。

我们的防疫政策缺乏头绪,什么该禁,什么不该禁,一条马路之隔的雪州和吉隆坡直辖区,就有两种做法;许多政策的内容,部长自己都搞不清楚,不时得自己纠正自己。

我们的执法人员,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不开罸单被人骂,开了罚单被骂得更凶,以至执法力度越来越低。

我们的人民,整天骂别人不遵守SOP,但是,之中很多自己根本不遵守SOP,偷步跨州,群聚夜店,流连市集,有症状不筛检,已确诊不隔离。

战疫时期,没有投入作战状态,只想过歌舞昇平的日子;重复做同样的事,却期望有不相同的结果;有可能吗?

作者 : 郑丁贤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6
www.sinchew.com

 

行管令盲点,抗疫更艰辛

雪州6县、吉隆坡、柔州3县、霹雳和登嘉楼各1县,近期由于病例遽增,政府不得不祭出行管令,先后于这两天落实MCO 3.0,以期压平感染曲线。一般上民众的反应十分正面,都认同有此必要。

之前,坊间不断盛传政府会在多州实行第三次的行管令,结果是拖延多日后方在几个“疫情重灾区”落实,由此也不难发现当局处于两难局面,因为必须兼顾经济及民生,加上开斋节在即,当局抗疫的措施也就难免顺了哥情失嫂意,各项标准作业程序出炉后,引来许多批评声浪!

尤其是落实MCO的地区经济活动照常,除了不能堂食和跨州县,基本上很多活动允许照常进行,可以四处走动,比如说开斋节,即使有人数限制,但还是能够上门贺节,间中必然存在风险。在严峻疫情氛围,行管却相对宽松,人们自然质疑MCO到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之前落实的MCO 2.0亦是落得同样的窘境。事实胜于雄辩,随着冠病基本传染数再次上升,日增病例又破3000宗,显示了MCO 2.0是无效的。在疫情仍未受到控制,当局就急于允许一些社交活动,重开校园,结果餐馆、购物中心、学校和斋戒月市集等不断有人感染。然而,当局在应对这些状况时,决策慢半拍,惹人诟病。

既然当局认为MCO能够控制疫情,那就必须严谨地制定有效的SOP,严厉并公平地执法,而不是像现在乱了套。当局必须严格看待抗疫的级别,为不同级别的管制制定不同的SOP,确保人们能够按照指南齐心配合遵守,以达到预期效果。

公共卫生专家哈纳菲亚医生就建议,政府应该为MCO制定更明确的名称,例如“封锁行管令”即所有活动都停止运作;“经济行管令”即允许经济运作,社交活动停止;“经济和社交行管令”则允许社交活动。

政府之前一再为SOP修修补补,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作业指南,除了令人们感到混淆,更无法作出相应的配合,结果疫情一再反扑。当局不能期望有名无实的各种行管令能够带来效果,一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原地踏步,证明抗疫手法必须改进了。

政府有责任,人们同样必须自律,很多时候感染群的出现是人们过于松懈之故,经过年余的反复抗疫已经开始感觉疲劳,结果就制造了缺口让病毒有机可趁。

我们必须以印度为鉴,政府为了选举不顾疫情,人们也忽略安全,结果疫情大爆发,目前印度的惨况令人担忧,疫情无法受控,经济、民生毁于一旦,今后重建必须耗费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资源。

疫情是否受控制,疫苗接种计划能否如期达致群体免疫的目标,将决定国家经济复苏的速度。抗疫有成的中国,免疫计划顺利进行的以色列、英国等,是我们效仿的对象,他们已经能够自信地按部就班开放更多领域和放宽防疫措施,为各自国内的经济注入活水,人们的日常活动亦开始恢复正常。

目前我国的疫苗接种计划的进度不如预期,之前是因为人们抱持观望心态,并且对疫苗有所抗拒,现在反而是全世界的疫苗供应链出现问题,以致供应不足,拖慢了我们的计划进度。其实以人们对于政府开放自愿登记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热烈程度来看,国人对疫苗有信心,并希望快速接种疫苗,以便能尽快达到群体免疫,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总的来说,经过一年多的抗疫,从政府到民间,由上而下,可以汲取许多宝贵经验及教训,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察觉各自防疫的盲点,正视问题并加以纠正,让抗疫回归正道,达到预期成果。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蔡镇燊.國盟意想不到的後果

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和妻子梅琳达(刚离婚)向来敢于设下大胆目标。他们共同设立的基金会,开宗明义说其宗旨是要对抗贫穷、疾病和全球各地不平等现象,这些可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3大难题。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资金雄厚、研究缜密和全球团队良好有序,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慈善组织之一。在他们想要解决的种种重大难题中,消灭疟疾是其中一个重点。

疟疾每年在全球各地夺走逾百万条人命,死者多数是儿童,且几乎皆来自贫穷地区。

这也是为何比尔盖茨和梅琳达叫我们想像,“当人类不再患上疟疾、蚊子不再传播该疾病的一天”,而消灭此病最廉宜和有效的方式,是派发蚊帐给每个家庭。

但奇怪的是,海量的蚊帐并没挂在卧室内,相反它们跑到海里去了,贫穷的非洲人把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拿来当鱼网,因为蚊帐的缝隙小,能捕获比平常多一半以上的渔获。如此一来,海里的鱼开始迅速减少,水被有毒物污染,各国政府须介入并禁止使用蚊帐捕鱼。

英国斯旺西大学海洋生物学讲师理查安斯沃思博士总结说:“用蚊帐来捕鱼,可能会导致粮食供应减少、加剧贫困及造成生态系统丧失功能。”

最后,疟疾的发病率依然高企不下。非洲莫桑比克卢里奥大学海洋生物学家伊莎贝尔说:“人们没将蚊帐用于阻挡蚊子上,他们用来捕鱼。”

这是一个意想不到后果的例子。

回到大马,这里也有一个意想不到后果的例子。 但我保证,结果仍有希望。

它始于喜来登政变。一群人通过不光彩和不民主的方式,组成一个非我们选出的政府。标签国盟政府是一个未经选举的“后门政府”太老套了,它根本不是一个我们通过选举产生的政府。

主要由马来穆斯林组成的政府,在民众怒火下无法长久,而巫统、土团党和伊斯兰党之间的纠纷,是最好的例子,证明马来穆斯林联盟注定失败。这是因为种族政党依靠代表他们种族的政治为生,它们很难分享权力。

举例来说,巫统不能接受土团党代表一些马来穆斯林选民,伊斯兰党代表另一群马来穆斯林选民,巫统代表剩余的。三党都宣称,自己是真正的捍卫者,其他人是冒牌者。

更甚的是,在一个朝向更多混合选区发展的多元种族国家中,建立一个仅由马来人和穆斯林代表组成的政府,几乎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国盟政府是人为组成的,并强迫实现了马来穆斯林一体的假设性梦想。巫统和土团党政府早就暗示,只有他们才能管好国家,而伊党曾经说过,只有马来穆斯林才能成功管理这个国家,而在国盟旗帜下,他们终于有机会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是,最近的数据显示,选民已开始看穿他们。当被问及是否认为国盟政府,通过其政策推进伊斯兰时,不到一半(45%)的选民回答“是”。相关数据自2020年以来持续下降,代表有越来越多的选民,开始质疑国盟的的种族─宗教论述。

至于伊党的部分,则更有趣。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该党改善亲伊斯兰政策时,只有38%的选民同意。选民还认为,伊党没在政府内,扮演显著角色。

如果大多数选民能感受到伊党(提倡伊斯兰化和建立伊斯兰国的伊斯兰政党),并无助于伊斯兰事业,那意味着大多数选民,已看透了政治人物的种族─宗教论述。

同样的模式也适用在选民整体如何看待国盟,即这个马来穆斯林为主的政府。

结果如何?

自我国独立以来,到处都有选民看穿政治人物们的种族─宗教论述,选民看到政治人物没有坐言起行,种族主义也非保证能有善政。

事实上,诸如生活费、住房、工作、教育等生计问题,对于任何政府来说,都应是更为重要,该解决的课题,和种族无关。说不如做。

长期困扰我们的种族问题,无法轻易解决。

成立一个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政府,和其意想不到的结果,使选民看清楚种族和宗教论述的真面目。从现在起,种族和宗教论述,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力,它们可能仍会发挥一些作用,但现在须与群众的智慧抗衡。

作者 : 蔡镇燊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冯振豪.第十五届大选的“前测”

国盟继希盟在喜来登政变垮台后,于联邦和各州成立马来穆斯林占优势的政府,然而,事情却未就此告一段落,首相慕尤丁的土团党在巫伊两党间插一脚,搅乱全民共识缔造的马来穆斯林大团结,同时,土团党的一朝得势反让该党跟巫统卷入恶性竞争。

此外,砂盟坚持在州选竞选所有82个州席(“复邦”未正式带入国会通关,所以砂拉越还是州),与土团党约法三章,而巫土关系在沙巴看似和谐,沙巴人民联盟(GRS)内的本土党却互不协调。回头看在野党一边,安华企图联合巫统的构想挑动希盟内部的关系,沙菲益西渡半岛更是扰乱局势,可见,当下政情的起伏不定。

有基于此,提前举办第十五届大选的呼声日益升高,首先是慕尤丁挣脱“后门”、重拾正当性的急迫,巫统也想用闪电大选重操霸业,其他政党也草木皆兵,筹备大选的工作陆续开跑,不得不说,第十五届大选已箭在弦上,只端看国盟要在紧急状态前后解散国会。

无论如何,提前举行大选已是定局,因为这是化解时下危局的唯一途径,可是人民是否愿意响应“还政于民”则是不一样的讨论。因此,朝野政党会利用什么方式动员选民,选民又可能会以什么态度回应呢?

第十五届大选的政党竞争必然围绕在“叛徒”和“青蛙”的争辩上,特别是希盟三党、巫统、民兴党将利用铲除政治机会主义者的论述,动员选民出门投票。这些政党之所以型塑此种氛围,主要在于他们是政治机会主义的受害者:希盟因为土团党和阿兹敏派的反叛而失去执政地位,因为叛将离队导致79国席剩下38席的巫统,以及国盟策反而丧失州政权的民兴党。因此,这些政党必将主打体制改革和遏止跳槽相关的议题“捞票”。

也因为这些政党都是政治青蛙的受害者,向支持者铺陈的氛围也自然有异曲同工之处,各党意识到选后必须共同推动相关议程,方可杜绝政治青蛙以回应支持者,遂在希盟、巫统和民兴党之间的攻防不会太强烈。

由土团党、伊党、民政党、沙巴立新党、沙巴进步党组成的国盟,除了打出“阿爸”牌,慕尤丁也会跟伊党携手,自我粉饰为正统的马来穆斯林代表,一方面稳住现有支持者,从而亦可吸取徘徊在国阵和希盟之间的马来选票。另外,前公正党的阿兹敏派系除了可能转战土伊胜算较高、位于槟霹雪隆的选区,他们也试图扮演开明角色,营造国盟的多元和包容一面,主打议题不外乎经济和民生。当然,国盟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马来穆斯林大团结和多元包容之间维持均衡,毕竟这两者是相互对冲的概念。为避免在族群、宗教的课题处处碰壁,国盟肯定大推慕尤丁形象掩饰矛盾,因而产生:马来穆斯林议题是主菜,多元包容是配菜,“阿爸”是盛菜的托盘。

当然,选民是否有意响应政党动员,这就不是由政党所决定了。根据Invoke在2月份的民调,有62%国人对经济现状不满,也有51%受访者未来大选不知票投何方。先不谈Invoke民调的技术性问题,若按该民调的脉络来看,第十五届大选的投票率或创新低,其原因是不满经济前景不理想和冠病疫情爆发,还有朝野政党恶斗招致民众厌烦,于是促使参与投票的意愿下滑,以致在这种民情疲惫的情形之下,各党的竞逐姿态将是“以守为攻”,即守住现有票席和“光复失土”是第一,攻取其他胜算较低的票席则是其次,如此一来,铁票稳定、动员能力强和组织实力佳的政党/联盟将是大赢家。

无论如何,经济状况的优劣都直接影响民情起落,假如国盟推动的经济复苏在年内有望起色,同时成功防止疫情再次扩散,选民便有更多余裕关注政治事务,投票取向也就更为明确。惟,倘若经济和疫情不见好转,全国弥漫怨声载道之态,不管朝野政党均对闪电大选投鼠忌器,解散国会也将一再延后,国盟因而须在紧急状态结束前设法讨好巫统,维系微弱的国会多数,以便在最佳情况下举行第十五届大选。

作者 : 冯振豪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傅文耀.疫苗接种速度决定经济复苏

当全世界都为印度可怕疫情大爆发哀悼之际,中国上周迎来了五一连假,各处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仿佛生活在平行世界似的,丝毫不受疫情影响。

根据中国官方数据,该国2021年第一季经济按年成长18%,尽管这是由于去年疫情关系,对比基础较低有关,惟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组织都看好中国在2021年能达到8%的经济成长。

在世界各国疫情反复之际,中国政府高效率抗疫,终于迎来了丰硕成果,国内消费活动几乎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国民也更勇于消费,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甚至比2019年同季还高出8.5%。

全球化已经成为事实,很多国家无法单靠自身的内需带动经济成长,中国则是例外,其高达4亿多的中等收入群体消费市场,为该国提供源源不绝的经济动力。换句话说,中国目前经济成长速度冠绝全球,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之前发动的贸易战显然没有起太大作用。

中美之间国力的差距已经大幅缩小,美国尽管也透过直接发钱给民众,希望刺激该国经济,但该国人民拿了国家补助后,纷纷投入加密货币或股市投资,并没有在实体市场消费,因此该国股市不断创新高,但人们却丝毫没有感受到经济有任何改善。

美国总统拜登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在一个月前提出了2万亿美元基建和经济复苏计划。在该计划下,美国将修复和重建当地老旧基建以及加大绿能和各种科技方面投资。但该计划依旧需要国会通过,以至于什么时候会开始落实依旧遥遥无期。

病毒来袭让全球化的速度放慢了进程,人口流动不再像以往那么容易。许多仰赖外国人的消费产品/服务业面对沉重打击,尽管数字化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一些行业如旅游业、教育和农业等,当中的一些问题不是数字化可以完全解决的。

因此,中美两个超级大国都不约而同的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尽可能增加内需,鼓励人民消费。中国执行速度比美国快上许多,原因是该国政府无需要通过太繁琐的民主审核程序,而透过严格问责制度,能有效确保政策执行素质。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的经济盛况也有其隐忧,那就是其疫苗接种比例目前远远比美国来得低,目前主要还是采取严格隔离措施来管控疫情。根据外媒报道,截至4月10日中国疫苗接种人口大约只占总人口12%左右,距离要达到群体免疫目标10亿人口,疫苗缺口高达8亿人。

美国目前则有高达29.3%人口已经完成两针疫苗注射,这远比中国来得快,某程度上显示了在疫苗取得上美国远胜于中国。

短期来说,中国和美国的综合国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但疫苗接种人数将决定世界各国的中长期发展。毕竟依靠边境封锁或隔离外国公民的方式疫情控制成本太高,只有加速疫苗达到群体免疫,国家经济才能步上正轨。

作者 : 傅文耀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莫辛阿都拉.解读巫统议决

当巫统最高理事会在最近的会议上做出议决时,这意味着什么?

许多人预计巫统将设下巫统部长退出国盟政府的最后期限,从而标志着该党决定断开与国盟的任何关系。在会议结束后发出的文告并没有提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可以假设他们没有讨论此事。或者曾经提起,但巫统暂时不想公开。只有上苍知道,或像穆斯林所说的,Waullahualam。

因此,我的重点是最高理事会宣布的另一个决定。那就是巫统将致函给社团注册局和国家安全理事会,以寻求该党于今年进行党选的建议和指南。

请记住,巫统部分派系认为在第15届大选前举行党选可能会造成分裂,而持不同意见的派系则认为必须尽快举行党选。

如今最高理事会已表示,该党将咨询社团注册局和国安会,由此可以看出,巫统希望在今年举行党选。

随之而来的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阿末扎希是否会捍卫他的主席职?巫统内部的亲土团党势力希望他下台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因此,如果阿末扎希决定再次竞选主席职,那些讨厌他的人是否会挑战他?我想会的。但这人是谁呢?我想到了一些名字,但我们现在先别作出揣测。

回到阿末扎希身上。不需要成为政治学家就能知道土团党将密切“关注”巫统党选,并希望挑战阿末扎希的人可以获胜。显然,一个亲土团党的巫统主席将符合国盟的最佳利益,特别是慕尤丁领导的土团党。

一个对土团党友好的巫统主席将推翻该党与国盟断交的决定,引导巫统正式加入执政联盟。阿末扎希是这一切的绊脚石。因此,就土团党而言,必须将其铲除。

然而土团党甚至是他们在巫统的盟友都很清楚,打败主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如果阿末扎希没有卸下主席职,其政敌就会期待他在第15届大选中领军巫统/国阵。有了阿末扎希作为国阵招牌,他在法庭上面临的所有指控都将被充分利用。国盟希望能像2018年希盟对国阵所做的那样,利用纳吉的污点来攻击他们。

但如果阿末扎希不寻求连任呢?而是让其副手莫哈末哈山接任呢?在展开党选之前?他被人们亲切地称为Tok Mat,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都认为他是没有污点的。

他被外界认为是有能力、可信,且似乎不仅是巫统党员,连普通民众都喜欢他。当然,他被巫统内部的反对者指责为光说不练。不过,我想问的是,莫哈末哈山作为代主席,在巫统展开党选时是否会受到挑战?还是他会获得自由通行证,从而让他当上名副其实的主席?

在许多政治观察员看来,如果阿末扎希决定退出,他是领导巫统的最佳人选。如果他得到比如柔佛巫统署理主席诺嘉兹兰,或前财长佐哈里或甚至是火爆的纳兹里的协助,巫统可以再度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

政治观察员一致认为,这样的阵容是土团党和国盟都不愿意看到的。那是因为这让希望实现终极马来政党梦想的土团党变得非常困难。不必我多言,大家都知道这对想要捞取最大族群选票的慕尤丁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等一下。最大的问题仍然是这个。阿末扎希会怎么做?一切都取决于此。正如他们所说,球就在他的脚下。

作者 : 莫辛阿都拉(Mohsin Abdullah)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林维贤.公平的教育需要考试

教育改革是趋势,不少国家都在探讨如何给予孩子们更有效的教育。痛苦且看似低效的考试制度自然是首当其冲,但是考试之必要的原因是为了公平。

先解释为什么考试是公平的。合理的情况是,一张试卷对于所有应考者只有一套标准。几乎所有关于考试的替代方案却不是这样。以校本评估为例,实际落实到不同学校和班级中,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是会有差别的,因为缺乏了像考试一样清晰明确的标准。更不用说具体到个别老师的评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另一方面,升学的标准也在逐渐淡化考试的作用,改以其它号称更全面的指标,例如性格、创造力、课外表现等等。但这其实给了学生“无形的门槛”。早前就有报告指出哈佛大学通过给申请者性格打低分,以减少录取亚裔的比例。重点是,考试以外的因素是很容易被操纵的,以前学生可以很清晰地以优异的成绩作为目标,而现在有志者却饱受标准模棱两可的困扰。

教育有很多高尚的追求,但公平应该是教育里最重要的目标,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不是每一个想成为医生的人都能成为医生,一个家庭背景普通的人,只能依靠自身努力去争取被学费廉宜的公立医学院录取。在马来西亚,我们有不只一套标准。熟悉招生情况的人就会知道,无法进入有固打制的大学预科班的学生,即使在STPM怎么努力,也已经注定在这个学位的竞争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可见少了“一套标准”所带来的危害,不公平的教育会永久地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然而,很多人会指出标准化考试也不是公平的。富裕的家庭可以给孩子补习以及更好的资源,帮助他们考取高分。从结果来看,富裕家庭的确会更有优势。可是在现实世界中,有钱有资源的家庭在做任何的事情都是有优势的。公平的教育恰恰提供了一个孩子扭转这一切的机会。一些没有补习却刻苦的学生,比富裕的学生做得更优秀,而当我们抛弃了考试这种简单明确的标准,取而代之的是申请文书、推荐信、活动背景等复杂要求时,家庭背景一般的学生已经不能仅仅通过学术上的努力去实现阶级跨越。

考试制度支撑的是绩效制(meritocracy),可是近来绩效制却也受到了质疑。有学者认为,因为绩效制失败者会被怪罪于不够努力,而往往成功者是因为天生条件和运气。这是事实,但是我们要因此就扼杀一个人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吗?有人觉得,更公平的方法是通过抽签入学,无论学生来自什么背景,这样子就不会带来名校情结等问题。可是,资源就是有限的,一定有些地方的条件比另一些地方好。有什么理由牺牲学生想努力往更好的地方的机会,任由他们的前途被掌握不了的因素所左右?

总会有人以芬兰的PISA成绩为例,去论证应该废除考试。但是这部分与资源问题有关,我们的师生比例、师资质量、教育系统等等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到了高中以后,芬兰其实也有统一公平的标准化毕业考试。而且PISA成绩更好的是中国和新加坡等实施考试制度的亚洲国家。

其实很多关于考试的质疑,不是取消考试就能解决的。很多时候是我们考试的方法错了,或者是学制编排有问题,或者是学习内容不够多元化,使得学生被逼学习他们没有兴趣的知识。有太多地方需要思考,问题往往不是出在考试,而是整个教育制度,比如校本评估被推出以来至今依然很混乱。关于UPSR被废除的课题,很难判断究竟是利是弊。或许在小学阶段相对来说不是很重要,但对于升学的孩子,我们为他们准备好了吗?或者以后我们在讨论更重要的SPM/STPM考试时,我们有比捍卫教育公平其它更好的办法吗?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我想,至少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有些人能赢在起跑点,但是机会永远是留给愿意努力坚持奔跑的人。无论条件多好,不努力就会失败。而努力能让你不只会停留在起跑点。”即使这一切依然掺杂了很多运气因素,但至少考试是支撑绩效制最公平的办法,因为每个人都有努力的权利。

作者 : 林维贤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陈秀莉.考试问题还是教学问题

最近废考事件沸沸扬扬,想说说这6年来在补教界的心得。

教育部在2011年推行KSSR课程时,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与欣赏文字的能力”。我所教的是华文科,目前课程已摆脱死记硬背的出题方式,所设计的题目相当灵活,比方说问故事中主角的意图,同学们必须从文中的行为或语言去推敲,诸如此类的题目俯拾皆是。

我以一个中文本科毕业的嗅觉,常觉得学生在校内考试中答得不错,能够抓准篇章中某个字眼来分析人物个性,这份敏锐在同辈中少见。但学校老师说这是错的,学生翻到最后一页,指着青色的字迹,“标准答案在这里。”

当局曾表示“KSSR旨在加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其实大家都低估了小孩的能力,小孩的想象力、创意极强,他们有无限的潜能。”我觉得KSSR的题目设计是极好的,有效地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模式,而我们的孩子们确实也有无限的潜能,但是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教育资源去辅助他们?

废考后,更多的执行权力将释放到各个校区、各个班级里,班主任能够主观地评断学生的学习进程,这又多么需要仰赖个别老师的专业。教总在今年3月的统计中表示“根据目前的情况,保守估计,在未来几年华小每年约有1000个师资空缺。”最近由于上网课的关系,让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偏远地区的孩子,我惊觉当地的四年级学生在考着二年级程度的试卷,各地批改试卷的标准更是天差地远。

我们在执行上已满是错漏,在不成熟的体制下,自由度越大,停滞的力度会不会越大?有人说废考后教育界百花齐放,但百花齐放是需要底蕴的。在良莠不齐的师资中,来自中央的标准如此重要,否则城乡校区之间的教学质量会否逐渐倾斜分化?UPSR是统一各地教学的绳索,我深知“标准”一词简单粗暴,芬兰人肯定不喜欢标准,但我们可是老师教学生强奸得选18岁以上者的国度。

孩子的学习压力确实太大了,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总不缺作风奇怪的老师。我的学生曾告诉我,她若写错一个字,老师规定她必须将订正塞满满满一页的小方格(做数学练习的那类)。废考后的时代,老师的角色分量加重了,当遇上作风怪异的老师,且这老师有更多行使权力的时候,这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

造成孩子学习负担的究竟是UPSR这项考试本身,还是一直以来监督不严谨、失效的课堂教学,而徒增孩子的学习负担呢?

作者 : 陈秀莉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子优.无学分学校

很久以前,我就认为考试制度不好。靠成绩来判断“优劣”,衍生出的后果,是家长们重视分数的高低,补习班生意兴隆,“考试机器”诞生。他们或许什么都不会,但他们晓得考卷里,该填什么。

我对“无学分学校”满是憧憬。国外许多学校,国内的国际学校,不就是如此。所以说,废除学分制简直是“高端”做法,合理又人性。

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此举,到底是能给孩子们更“纯净”的生长环境,还是反倒会成为他们脆弱的诱因?

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鲶鱼效应,说的是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于“无忧无虑”的情况下,丢了命。但往里头放入鲶鱼,反倒会激发沙丁鱼的求生欲,而得以活命。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温水煮青蛙,说的是青蛙待在温水里,没意识到危害的存在,然后被煮熟了。

很多时候,孩子都比大人来得“懂事”。就拿疫情期间来说,相比许多“大人”,他们反倒更听话。但这不表示他们足够自律。玩乐,谁不喜欢?不用分数作为衡量标准,不去鞭策,不逼迫学子力争上游,孩子们将长成什么样子?是放任高飞,还是放飞自我?将来,孩子们是会为不曾努力的幼年感到高兴,还是有少壮不努力的感慨与伤悲?

教师,本就是育人子弟的重要岗位。如今,他们更是忽然被戴了“高帽”,手握国家栋梁的命运“指挥棒”,且直接且间接,定夺着学子的将来。如此,对于不讨喜的孩子,是否公平?人,是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孩子,父母也会偏心,爱也有多寡之分。

就算有指标把控,老师们循规蹈矩,也难以避免家长为给孩子谋前程而“行贿”。想着“为孩子好”,去“巴结”老师,不出奇。即使这不是老师本意,也保不准盛情难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而有了“情谊”后,学生的所作所为是否会有“感情分”?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它公平公正,它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竞争,不讨喜,但是人类的世界,正是因为有比斗,才愈发进步。建议,是好建议。奈何,实行是否能好好的实行?时间,是否成熟?方案,是否全面?难说。

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但愿此举,不是把学子当试验品。期望孩子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茁壮成长如大树,所经风雨皆成养分,成就为国家稳固的基建。

作者 : 子优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www.sinchew.com

 

吴健南.警队改革不能指望政治

有别于一般刻板印象中的历任全国总警长,阿都哈密的卸任方式可谓史上最“火花四溅”和敢怒敢言的一个。

除了早前非常罕有地向国内庞大金钱游戏集团首脑廖顺喜高调公开宣战和大肆通缉逮捕,如今又将其炮火更上一层楼直接对准其顶头上司兼部长级人马即内长韩沙再努丁!

阿都哈密对韩沙的政治干预指控,其实可以分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从制度层面而言,现有联邦宪法第140条款,的确明文赋予相关掌管警队权限的部长担任警队委员会主席一职。而其他成员则包括全国总警长、内政部秘书长、由国家元首委任的一名来自公共服务委员会成员,以及其他2-6名由元首委任的成员。

但这是否代表作为内长的韩沙单独一人即能决定警队一哥和其他关键职位的人选,或如其本人所言般指该委员会主席即是最高的决策单位?这显然是不全面和不准确。

因宪法第140条款阐明国家元首在进行相关警队要职委任尤其是全国总警长和副总警长等高职时必需接受整个警队委员会的建议,而并非其主席一人说了算。而且更微妙的是,140条款也在这方面的人事任命给予国家元首其它伸缩性空间。

这包括:

1.在接受该警队委员会的有关建议之前,还必需考虑来自首相的劝告。

2.以及有一次指示该委员会重新考虑有关建议的权力。

因此为了以正视听,韩沙必须尽速向人民交代早前的窃听录音风波和来自阿都哈密的系列指控,尤其是否省略了有关警队委员会的召开即决定某些警队要职的人选委任,以及在警队旗下政治部要职的人选委任乃至指示采取特定行动方面,有否出现涉及本身或政党议程方面的严重利益冲突。

至于阿都哈密在这方面所作出的政改建议,即认为警队委员会不该由时任内长而更适合由前法官等人选担任。我则认为是个见仁见智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因这又涉及到另一更宏观层面的三权分立和制度制衡监督问题。

而这方面非常明显和无法否认的是,警队并非三权分立的其中一个相互制衡监督单位,而只是依附在内阁底下并听命于它。为何作如此安排?我相信理由再简单不过。正所谓“枪杆子出政权”,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政党在取得政权后,不希望看到军警跟本身密切配合,或至少不会希望看到军警跟本身对着干。这对国家整体秩序的维持和大局稳定也不会有任何好处。

因此,针对阿都哈密指韩沙政治干预的说法,我认为更贴切而言是过度的人事干预或微观管理。因为不管在上述宪法条款下,还是内阁部门权限分配下,无可否认的内长乃至首相还是在警队要职任命方面有一定的分内话语权,而不可能完全摆脱政治势力独立自主。那是过于理想化的要求。

但从另一角度而言,由于警队运作犹如总检察署般涉及敏感的国家治安问题,包括拥有本身特殊的专业刑事案调查能力和合法武装能力。身为内长也理应展现基本的宏观管理格局,专注于宏观政策问题,并尊重全国总警长的人事布局和调动等特权细节以维持警队团结和主权,而不该过度介入。

当然我在探讨制度制衡监督方面也时常强调一点,委任权跟革职权是完全两码子事。就像我过去在一马公司丑闻闹得沸沸扬扬时坚持的一点,时任首相纳吉虽然被宪法赋权委任总检察长,但不代表也拥有将其任意革职的特权,而必须效仿革除法官的机制般设立一个特别仲裁庭透明化进行,或建议直接向另一三权分立单位即国会公开问责。

所以同样的,虽然在总警长委任方面我们没有办法做到犹如乌托邦民主境界,如效仿一些西方民主先进国般交由人民直选,或交给那些自以为非常独立客观的所谓前法官或国会去委任。

但至少在革除或罢免一名总警长的时候,我们可以扩大相关的问责和制衡机制,避免遭到任何独裁者出自个人私利议程考量滥用和操控。如考虑把目前对该职的短暂合约制改为犹如一般公务员的固定职位性质。

从阿都哈密临别的肺腑之言当中,也让人民看到一些对当前政治领袖当头棒喝的一针见血言论,即提醒他们别只是对现有警队的廉正问题指指点点,而对本身助长政治青蛙贪腐行径视若无睹。

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在如今的政治乱局里,我们所谓能够让这个国家继续前进的希望,不该寄托于任何政党或领袖,而是更实质的政策或制度改革。因为前者可来可去,只有后者是稳定和影响深远的。

所以,为了有效解决现有大马警队的严重廉正问题,我们还是必需继续追求独立警察投诉与行为不检委员会(IPCMC)。为了解决失控的政治青蛙问题,我们也应该继续争取通过反跳槽法令。当然也少不了反贪会的制度改革,确保其主席职人选的革除必需获得国会多数票通过,还有针对相关调查工作需定期向国会而非首相一人问责。

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并值得我们关注的,阿都哈密跟韩沙之间的人事分歧,是否也将影响到整体警队的廉正改革进展。尤其在至今还未逮捕廖顺喜的情况下,新任总警长会否延续阿都哈密的改革努力,尤其避免不法集团势力大肆渗透警队,并向人民展现高度的廉正立场和肃贪决心?

作者 : 吴健南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6
www.sinchew.com

 


南洋商报(言论)

 

本地网红爱搞笑/黄子伦

关于网红给读者带来的普遍印象是如何,我就不赘述了。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身边朋友感慨某些网红在发表不经大脑的看法竟然会得到认可,而马来西亚却没有一些素质较好的网红,给人觉得是不是大马华人的素质都是比较差。身为门外汉,我试着给有此疑惑者解题。

我并不知道朋友所谓的有素质网红是特指什么类型,姑且当作是知识类型的网红吧。而我认为本地中文网红里,知识类型的稀缺主要有两个原因。

错过时机

首先是错过了时机。社交媒体和YouTube主要是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崛起,而且很大程度受到网络覆盖率和网速的影响,早期的网红主要是有能力写文章的部落客。到2010年后,各国开始慢慢有了4G网络的覆盖,以影片为主要呈现方式的网红才开始增加。

马来西亚则是到2013年才开始有4G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马来西亚网红是比较迟出现,而来自国外的网红已经在市场打滚一段时间了。

因此,当马来西亚的网红市场慢慢形成时,本地网红在面对国外竞争,只能用本地化的方式来尝试打出自己的特色。不过,这种方式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网红都奏效。

我相信肯定有知识类型的网红尝试这条道路,但是他们除了面对来自国外(例如台湾)的强大竞争者,还要和本地的其他类型网红竞争,可以说是两面夹攻,相当吃力。

市场太小

第二原因就是市场太小。即使本地知识类型网红能够顶得住外部竞争的压力,收入压力肯定会让他清醒过来。

根据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MCMC)2020年统计,马来西亚共有将近2900万网络使用者,华裔占了两成,也就是600万使用者左右。假设这些使用者全部至少会看一次网红的视频,而知识类型的观众比率一般不会超过5%,换言之,本地知识类型的网红只有30万观众。这看似很多,不过你还没看他们的实际获益是多少。

我们用YouTube的观看收益来分析,1000次的观看数量也就获得1美元,而且该网红要满足一定的门槛才可以获得,否则他上传再多的视频都是白忙一场。

如果这位知识网红一个星期更新一期(其实算是很勤劳),他一个星期能够从30万观众中获得300美元,一个月有1200美元,换算回来马币,也不到5000令吉。

对于一个网红来说,一个月不到5000令吉的收入,虽不是谷底,但肯定很难让人觉得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工作吧?而且,我刚才所演算的假设里都是很乐观的预测。所有的拍摄和准备功夫里,肯定是有成本的,所以知识类型网红的净收入可能会更少。我还没算税收呢。

如果我要再细分的话,马来西亚华裔网民里,说中文和说英文的比例也不得而知。假设三分之二的华裔网民是说中文为主,那么一位本地的中文知识网红一个月的预期收入就骤降到3200令吉左右。

来源

 

台湾已成绝危之地?/一愚

近来台湾在国际的能见度大增,说穿了主要是防疫成绩亮眼,国际芯片短缺危机,以及近来甚嚣尘上的反中热潮。

知名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日前以台湾雷达图为封面,直指台湾若爆发战争将成为灾难,呼吁中美两国应克制,以免台湾成为最危险的地方。

国际边界冲突的区域不少。俄罗斯刚从乌克兰东部边境撤军,乌克兰和欧盟尽管略为松一口气,却仍严密监控俄罗斯动向。

中、印2020年在边界发生小规模军事冲突,中亚的亚美尼亚、亚塞拜然亦曾于2020年发生短暂战争。而中东的动荡仍未止息,非洲部分国家内乱,以及缅甸近来的纷扰等等。

国际可能出现冲突的区域并不少见,反而台海在1996年飞弹危机解除后,多年不见军事的紧张对峙。那么,《经济学人》为何在此时关心台湾的处境?

不管是叙利亚或乌克兰,即使战火再起,其实不会影响英国或欧洲的经济发展,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

由于台湾、韩国生产的芯片,约为全球的七成,而台积电又是最先进芯片的唯一生产者,在全球贸易占了非常重要的关键位置。

所以,万一台海打仗,波及芯片生产,从家电、汽车到高科技,很多产业势必受到影响,届时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是《经济学人》提醒英国、欧洲的重点,台海一旦发生战争,绝非远方的危机,而是会祸延英国、欧洲的重大事件。

但从目前看来,台湾倒也没多危险,否则外资早就大举从台湾撤出。印度疫情严峻,就传出外资大举撤出的消息。

困难非迫在眉睫

换句话说,《经济学人》所谓“最危险的地方”,只是预警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并非迫在眉睫,必须即刻处理的困难。

欧洲向来以维护人权为己任。之前日本、台湾传出处决死刑犯的新闻,欧盟必定关切、谴责。然而,由于觊觎中国庞大的商业利益,欧盟之前鲜少对中国的人权问题发言,也向来不关心台湾的处境。但近来中国大举扩张军事势力,引发外围国家、区域不安,倘若战火波及台湾,由于台湾为芯片重镇,势必影响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这才是让《经济学人》忧虑之处。

《经济学人》此时刊出这篇封面报道,只是部分学者对民间的提醒吗?抑或英国、欧洲对中政策转向的先声,有待观察。不过,若连英国、欧洲都想介入台海事务,那两岸局势就更为复杂了。 来源

 

如临大敌VS若无其事/陈俊安

2019冠状病毒病狡猾、凶险,一点都轻忽不得!

防疫模范生新加坡,一周来却因为“陈笃生医院”爆发新感染群,导致社区确诊人数激增。而且目前已经有6个新感染群,随即抗疫小组如临大敌,防疫措施立刻收紧。即席宣布:社交集会不可超过两个、所有感染病患到过的公共场所关闭两天进行清洗、到过上述地点的公众需作冠病检测、户外烤肉台与露营区停止开放、旅游景点容客量降至50%、大型商场人数限制等等。

强烈对比的是大马。

一边是如临大敌,一边却是云淡风轻。

尽管我们连续几天的确诊人数超过3000起,尽管部长不断提醒民众必须认真看待确诊病例上升,但真的“认真看待”的人几稀,包括高官自己。

现在,看来也拿不出有效的对策,评论者认为,他们也只在MCO、EMCO、CMCO、RMCO等管控令之间打转。

就像俗话说的,犹如手抓鸟儿,“捏怕死、放怕飞”——管太紧,经济会垮;放太松,疫情失控。

民众轻视防疫

防疫决策者固然找不到有效的对策,但民间何尝不对抗疫轻忽?

雪州吉胆岛只因5名岛民乘坐巴士(并没跨州)到大港出席婚宴,回到吉胆岛确诊,制造了新感染群。

柔佛州英雄花园爆发新感染群,源头竟然是旅行团载着一巴士的旅客往东甲一日游(也没有跨州)。

深究起来,民众的抗疫意识并不强,期待别人躲在家,自己无论是出席婚宴、探访、旅游,都认为是天大的事。

无论如何,民众(或部长、高官本身)需要被提醒、被告诫、被限制、被惩罚,疫病的传播才会被控制下来,以至于完全被阻断。

借鉴新加坡,才增加35起社区感染,就如临大敌。

而我们呢?

每天3000多起,仍然若无其事。

 

双重标准引民愤/陈圆凤

“很离奇”的MCO 3.0颁布实施,看到各种各样的SOP,我也是醉了!慕尤丁政府左支右绌,左右都做得不如人意。

到马来媒体去看留言,把我笑坏了,网民极尽讽刺之能事,国盟政府在抗疫问题上,尽失民心。

马来网民留言集中在讽刺“双重标准”,他们认为,一切的SOP,都只是针对老百姓而已,VVIP、部长议员、大粒人物、还有明星艺人,那都是例外。

有网民说:“虽然国防部高级部长没有宣布VVIP例外,但是,我们也是明白的。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还有的说:“我们不能OPEN HOUSE,但是,VVIP是可以的,到时,我们才去吃一顿吧!”

更有人说:“还有钱OPEN HOUSE吗?自己可以吃得饱就不错了。所以,等VVIP请吃,我要从早上吃到晚上。”

也有人说:“不可以跨州吗?我只是要买地毯!”

“双重标准”是政府整个抗疫工程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但是,政府却把责任推给老百姓,一味责怪老百姓不遵守SOP。

政府整个抗疫政策失效,是政府自找的。我们也不想多说,因为说破了天,国盟政府还是以政权优先,而不是抗疫优先。

一些部长们到底有没有作为,白领薪水还摆官架子,无能懒政都看在人民眼里。

这一场瘟疫,也许可以改变我们的政治体制,暴露煽动者的真面目,让人民终于看清国盟政府治国无能,这与是否种族大团结毫无关系。

开放AZ唯一正确

在抗疫表现中看来,政府做得唯一正确的,就是开放AZ疫苗的注射,反应很热烈,这就是政策正确的最佳说明。

政府只要符合民心所需,人民一定会给予相对的回报。

在马来网民的留言中,我看到“民心焦虑”不分种族。也许在某些课题上,友族同胞是有选择倾向的,这个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种族身上,但是,不论任何人对生活都有基本需求,危及这个底线,就会引起公愤。

现在,国盟政府面对的“抗疫公愤”,就是双重标准,任何人都无法容忍政府以严刑峻法高额罚款处罚小商贩,却对VVIP的各种荒谬行为视若无睹,或是宽纵放过,这些自大傲慢愚蠢的VVIP,也是全民的眼中钉。

此外,为什么政府制定的抗疫政策,总是引起诟病?

人民认为明摆着的道理,政府为什么就是看不透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官员部长是“闭门造车”,他们在重重保护之下过得太安逸富贵,根本不了解民生疾苦,只有让他们搬到廉价组屋,或是贫民区去住一段时间,他们才明白民愤的来源。

还有就是,国盟政府或许担心政权,采取民粹主义的手段,讨好部分人群,以保住选票,殊不知这种无能的政策进一步加剧民愤。

说来说去,在疫情肆虐下,政府不可为不可靠,我们还是自己顾自己,也希望老天爷关照,平安度过这次瘟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