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 真正的珠峰登顶 (转发)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这便是中国的攀登精神。

9月30日,电影《攀登者》正式上映。这部取材于中国登山队1960年、1975年两次登顶珠峰经历的影片,在上映前就曾引发广泛关注。

电影会有改编,那段史实究竟是怎样的,又给人怎样的启示?

为什么要登顶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以其人迹罕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从18世纪开始,世界多个国家的登山队纷纷想要征服这座最高峰,却都未能成功,甚至还有人不幸殒命。

直到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的希拉里(新西兰人)和丹增(尼泊尔人)才从坡度较缓的南坡登顶珠峰。至于北坡,一直被西方登山队称为“死亡之路”,因为北坡比南坡更陡、更险、气候变化更无常、雪崩更为多发。

到了1956年,中国的登山运动仍是一片空白。为何那时登顶珠峰会被提上日程?

当时处于冷战,登顶珠峰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又一次较量,苏联“老大哥”具备雄厚的登山实力,但因为珠峰在中国境内,因此苏联希望联合中国登顶珠峰,向世界宣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苏联与中国联合组建了登山队,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苏关系转冷,苏联单方面取消了登顶珠峰的计划。这让中国陷入两难,如果单独登顶,我们欠缺登山设备,这原本是苏联承诺提供的;如果放弃登顶,这间接是承认离开了苏联,中国没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而1950年末,中尼刚好也在进行边界谈判,其中涉及珠峰归属。尼泊尔向导丹增已成功登顶珠峰,如若中国没有办法登顶属于自己的珠峰,谈判时或将处于下风。

因此,1960年,国家做出了单独从珠峰北坡登顶的决定,并特地拨付资金赴瑞士采购登山设备,在各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1960年2月,中国珠穆朗玛登山队正式组成,全队共有队员214人,其中女队员11人。

经历了艰难险阻甚至牺牲,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北京地质学院毕业生王富洲、四川林业工人屈银华,以及翻身农奴贡布,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顶珠峰,也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顶的纪录。诚如《人民日报》在“纪念中国登山队首次登顶珠峰50周年座谈会”的报道中写的,“当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首次登顶珠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勇气和信心,向全世界证明了在中国人民面前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表达了中华民族不怕任何困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信念”。

显然,攀登珠峰并不仅仅是攀登一座山那么简单,它关涉到领土归属、国民信心、国际形象,是政治任务,也是民族使命。

中国的“攀登精神”

那为什么当时设备、条件都比中国发达得多的西方登山队,屡屡无力登顶珠峰北坡,中国登山队却做到了?回望那段历史,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登山队的“攀登精神”。

1960年的登顶计划中,登山队把夺取珠穆朗玛峰顶峰的战斗分成四次行军,前三次行军中,登山队分别在不同海拔(6400米、7000米、8000米)建立营地,为最后登上顶峰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提前适应和练兵。前三次行军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打下了基础,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代价。比如有队员因严重的高山反应牺牲,50多个队员不同程度冻伤,不得不暂时退出任务。

1960年5月24日,由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屈银华组成的突击小组从8500米营地出发,冲击顶峰的重任落在四人头上。正午12点,4名队员攀登到了海拔8680米到8700米之间的“第二台阶”,这是登顶珠峰的最后一道关卡,平均坡度在80多度,几乎找不到任何便于攀援的支撑点。外国登山家认为,这是“飞鸟也无法逾越”的,英国著名登山家安德鲁·欧文就是在这里一去不返。

两个小时后,他们上到了裂缝尽头的一块大岩石上。但几次攀登都摔了下来。筋疲力尽的刘连满毅然决定让队友踩着自己的肩膀爬上去,一个多小时后,屈银华才攀到“第二台阶”顶部,并陆续将几个队员拉上去。到达8700米时,刘连满因过度劳累,暂停前进,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继续冲刺,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使命。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刘连满,他将自己作为人梯,帮助队友登上去,自己筋疲力尽,失去了登顶珠峰的机会。在大石头旁休息时,他忍受着严重缺氧和疲劳的袭击,也要将最后一点氧气留给战友们回来使用,并写下了遗书:我看氧气筒里还有点氧气,给你们三个人回来时用吧,估计也许管用。

哪怕知道困难重重,也敢于迎难而上,这是“不畏艰险”;面对困境从不气馁,勇往直前,这是“顽强拼搏”;为了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得失,团结互助,这是“团结协作”;山就在那儿,所以心有斗志,攀登不止、奋斗不止,这是“勇攀高峰”。

“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攀高峰”,这便是中国的攀登精神。

《攀登者》致敬“攀登精神”

《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 年后,方五洲(吴京 饰)和曲松林(张译 饰)在气象学家徐缨(章子怡 饰)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井柏然 饰)、杨光(胡歌 饰)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作为一部主旋律商业大片,主旋律是否能够“声入人心”,取决于这部商业大片是否“好看”。《攀登者》是登山题材,从类型上说,它是挑战片+奇观片。这也意味着《攀登者》必须做好两方面。其一,在文戏上,让人物的攀登动力具有感染力,让人物立得住,让故事的起承转合具有说服力。

《攀登者》略写了1960年的这次登顶,将它作为一个背景,详写的是1975年的这次登顶。1975年登顶之所以重要,除了国际形象、国民信心、珠峰科考等因素外,编剧还设置了一个戏剧冲突,即1960年的那次登顶,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所以国际登山界纷纷质疑,并不认可。1975年的登顶,便是中国登山队重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契机。这便丰富了登顶的动机,更为“人性化”。

其二,在视觉效果上,为观众创造奇观,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珠峰的极寒、极陡、极险,如此才能凸显出登山运动员不畏生死、不断攀登的精神。电影前后共有五次大场面,都呈现得惊险刺激、震撼人心。始终走在特效前沿的徐克应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几场大场面戏都拍得非常精彩。

《攀登者》并不避讳牺牲的呈现。中国的登山精神、登山事业,是几代人用生命与鲜血铸就的,来之不易,尤显珍贵。电影传递出的中国“攀登精神”,是一次回望,是一次致敬,更是对后辈的一次提醒:攀登精神,莫失莫忘。

原文:/ 李愚(媒体人)新京报网 2019-10-0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