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学习 口号再响/言论

向东学习只是一个口号,因为犹如马来谚语所说:“不认识就不可能会爱上。” 多元文化的大马人若无法了解日本的特殊文化,却盲目学习他国的文化,弄巧反拙之下反而更失去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

马来西亚人对于日本的认识其实多数只留于表面,除少数留学海外或曾长时间在日本公干的国民,其他一众人群或许只留于表面。关注日潮族这一群,相信他们认识日本全因日剧和日本动漫开始,所见所闻还未算是全面的日本文化。根据2014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针对亚洲各国民众对日本的态度调查显示,中国与韩国这两个大国对日本竟持有负面的态度 (各为99%和70%) ,而大马国人则有一半人持负面的态度!

日本的潮流或哈日文化对我们而言只能说是日本的“次文化”,并不是日本人上一代所传承的传统文化,也并非文化的根,属于年青人的新文化。说到底,大马人认识日本文化不深。国人若无法长时间同日本人相处,是无法真正体会日本人的内涵和真实文化。

文化绝对不是说穿上了和服、穿插几句日语和品尝起日本茶道就能轻易理解的事。这也令我想起了大学时期的重要一课,在研发的过程中对于设计的要求是很关键性的,我们当时在设计家具模块,全靠外国归来的讲师指导。我们除了上网游览世界不同的设计作为参考,忙了多天始终对于设计毫无头绪。

随后,教授的一句话却惊醒了我们:若要发明一套出口欧盟的家具,定要亲游欧盟,逗留至少半年时光,融入他们的生活,与当地人交流,才算是真正了解他国文化,有了如此的文化认知方能设计出一套适合他们的大马出产的“欧式家具”。

这就是设计的先决条件,一种必需经历过使用、观察、发现、改良、再到发明创新的渐进过程。设计不是说你到某个展厅走马看花,买几本参考书,大量摄影珍贵的照片,回国后就能“闭门造车”,而且产品未必能符合现实的国际市场。

说到底,设计和学习所要求的就是我们对该文化的传与授,所掌握的有多少,经得起不同的要求考验和优化原有的事物,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一种集体的生活惯性方式。文化差异也体现在日常会话当中。我们说的语言和我们的思想有着直接的联系。比方说,一位外国人问外国人:“你饱了吗?” 他们所期待的答案将是“饱了”或“还不饱”。不过换作是外国人问中国人,得到的答案或许会是:“差不多”。奇怪了,这个“差不多”究竟是“差多少”?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是外国人所无法了解的一种中国人说辞。这就是文化的不同,也导致沟通上产生一种陌生感和难以适应。

如此说来,马哈迪呼吁大马人要学习日本人的文化和精神,对广大的大马人而言,是谓力不从心。“看到了”、“知道了”和真正“明白了”绝对是不同的观点,不同的体会。再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们要学习日本人的“忍者术”,那么一定要走进日本武道,还要拜师求教。要学习东洋忍者武功,非得亲身经历,绝非只透过电影和网上教学视频,就能轻易模仿或在家就能学成的,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所以,马哈迪苦口婆心呼吁国人学习日本人的精神… 奇怪的是,国家最高领导人却没有提供我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也没让我们放弃本身的本土“马来文化”,学习的目标明确却没内涵。加上顿马说新政府要捍卫马来民族,让马来人族群更加强大,可另一边厢却呼吁国人要学习日本的精神; 目前大家都在左思右想、左顾右盼,真叫国人无可适从。或许我们可以学习日本大侠大喝一声,身心可顿时舒畅无比;可是这种自欺欺人的口号,难免尽显国内的最原始文化:只闻口号响。

文/张延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