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学分学校 (精选言论)

很久以前,我就认为考试制度不好。靠成绩来判断“优劣”,衍生出的后果,是家长们重视分数的高低,补习班生意兴隆,“考试机器”诞生。他们或许什么都不会,但他们晓得考卷里,该填什么。

我对“无学分学校”满是憧憬。国外许多学校,国内的国际学校,不就是如此。所以说,废除学分制简直是“高端”做法,合理又人性。

然而,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此举,到底是能给孩子们更“纯净”的生长环境,还是反倒会成为他们脆弱的诱因?

有个著名的理论叫做鲶鱼效应,说的是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于“无忧无虑”的情况下,丢了命。但往里头放入鲶鱼,反倒会激发沙丁鱼的求生欲,而得以活命。类似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温水煮青蛙,说的是青蛙待在温水里,没意识到危害的存在,然后被煮熟了。

很多时候,孩子都比大人来得“懂事”。就拿疫情期间来说,相比许多“大人”,他们反倒更听话。但这不表示他们足够自律。玩乐,谁不喜欢?不用分数作为衡量标准,不去鞭策,不逼迫学子力争上游,孩子们将长成什么样子?是放任高飞,还是放飞自我?将来,孩子们是会为不曾努力的幼年感到高兴,还是有少壮不努力的感慨与伤悲?

教师,本就是育人子弟的重要岗位。如今,他们更是忽然被戴了“高帽”,手握国家栋梁的命运“指挥棒”,且直接且间接,定夺着学子的将来。如此,对于不讨喜的孩子,是否公平?人,是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孩子,父母也会偏心,爱也有多寡之分。

就算有指标把控,老师们循规蹈矩,也难以避免家长为给孩子谋前程而“行贿”。想着“为孩子好”,去“巴结”老师,不出奇。即使这不是老师本意,也保不准盛情难却。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而有了“情谊”后,学生的所作所为是否会有“感情分”?

成绩不能代表一切,但它公平公正,它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竞争,不讨喜,但是人类的世界,正是因为有比斗,才愈发进步。建议,是好建议。奈何,实行是否能好好的实行?时间,是否成熟?方案,是否全面?难说。

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但愿此举,不是把学子当试验品。期望孩子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茁壮成长如大树,所经风雨皆成养分,成就为国家稳固的基建。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1-05-07  作者 : 子优    图:示意图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