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7日,两岸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会面,全球瞩目的马习会「世纪之握」。为了留下历史镜头,马英九和习近平握手长达81秒,正式开启两岸分治66年来最高阶层的交流。
中国习近平主席表示,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表明,不管两岸同胞经历多少风雨,有过多长时间隔绝,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习近平最后说,希望两岸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九二共识”指,在1992年11月解决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中国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中国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马英九指出,“九二共识”是他担任党主席时主导列入党的政纲,更是国民党推动两岸关系的关键依据。(百度)
1987年底,台湾当局不得不打破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故而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1990年11月21日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在隔绝40多年后举行汪辜会谈;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国共两党领导人才能在2005年4月举行历史性会谈,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双方才能在2008年6月恢复两会制度性协商,先后达成ECFA等18项协议和多项共识;正因为有了“九二共识”,两岸才能形成今天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交流态势。
蔡英文的“南向”困境 (摘自南洋商报言论)
有台独“隐背景”的民进党获得台湾六成选民推选上台,实现改朝换代,结束了日渐向中国靠拢的中国国民党“统治”。中国共产党习近平与国民党马英九在新加坡的“世纪之握”,以及双方释放的两岸和平及合作善意,会否因而止于狮城?
被指“师承”拥有台独倾向及被批“媚日”的前总统李登辉,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备受关注。在国民党(注:前马英九总统)近年用心经营下,两岸开始放弃极端的“反攻大陆”及“统一台湾”意识形态,放下沉重的历史包袱,试图走向更实质的合作方向。不可否认的是,海峡两岸近年得予偏安,其中得力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到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同时制定更务实的国策。
若今天的中国还处在文革时代的动乱不安,台湾的安全肯定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安定的中国,也不会有一个安定的台湾。蔡英文政府在推动“去中国化”的同时,万勿去触动两岸的敏感神经线。
中国经济走向小康,为两岸和平创造有利的条件,蔡政府不应漠视这个事实,也不应刻意破坏这历史和平契机。
蔡英文上台后,首要推展的重要外交及经济政策,就是重推当年李登辉力阻台商西进中国大陆的“南向政策”。蔡英文已表明台湾经济不能只处在“单一依赖”状况,应走向多元,其“新南向政策”强调把台商的投资引向东南亚及印度等。不过,台商对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却冷对待,这是预料中事,他们指东盟10国加起来,还不如一个中国市场,为何要舍近求远?
事实上,更严重问题是,台湾要从何处“撤资”转往“南向”?难道要逼苦心在中国建厂投资及获利的台商“走人”吗?利字当头,这不是蔡政府可推得动的任务。那么,是否要从台湾本岛“撤资”南攻?那不是进一步掏空台湾本土的经济实力?事实上,在台湾本土失去竞争力的台商,已向外走得七七八八。蔡英文虽然把其心腹黄志芳外调东盟最大经济体的印尼,以显示推展“新南政策”决心,但显然是外交因素高于经济。
回归现实层面,目前台湾在经济上已很难摆脱中国。台湾对中国经济的“依赖”,已超过30%。根据估计,台商累积在中国的投资已超过2000亿美元。台媒指出,目前在中国生活的台商、台干、台劳以及他们的家属约有200-300万人,也就是台湾人口的10%。
蔡英文应很清楚,中台在政治及经济上的“楚河汉界”,正在中国经济大饼分享下出现变化,若还执意要与中国继续“对着干”,那是不明智之争;蔡政府不如走向更务实的路线,不只可让两岸相安,也可为台湾的经济困境带来活水。
【原文:http://www.nanyang.com/node/762574?tid=490】
【2016年05月23日刊登于南洋商报 南洋社论】
免责说明:版权归原作者,原文转载只供好文分享。如涉及侵权等问题,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