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各主要中文媒体言论集 – (2020年04月24日)

东方日报(评论)

张瑞强:大专生回乡路难行

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却不能与家人共处一起,而必须封闭在学校宿舍的房内,心中会是如何地五味杂陈?

这个答案若由10万名在行动管制令期间仍滞留大专校园的学生说出,不知场面会是如何令人感动。身为父母的,若听了孩子的思念之情,说不定会痛哭流涕。

新冠肺炎大流行感肆虐以来,让这些滞留校园的大学生的思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只是基于行动管制令的约束,学生只好切断思乡之情,而远在他乡的父母,日思夜想盼望孩子回家。

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10万名学生从3月18日起,已滞留在校园近一个月,而如今第三阶段的行管期也过了大半。

第三阶段的行管期将于4月28日结束,虽然疫情看来受控、确诊病例也进入双位数,但为了谨慎起见,看来政府很大机会会延长行管期。

国防部高级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周三宣布,政府或放绿灯,让无论是公立或私立的大学生回家的讯息,舒缓了一些学生父母的忧虑。

不过,前提是须先等待高等教育部和卫生部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包括是否在回乡之前,先为学生进行检测,以确认没有出现症状后才放行。

政府必须考量各种因素及制定周全的计划,包括是否让学生一起涌回家,还是逐步分批回乡?政府也还没明确告知什么时候可批准大学生回乡。但如果还需让学生进行健康检测,那或许还需更多时间才能放行。

重要的是,政府不愿看到学生一窝蜂地放行后,大道休息站人潮汹涌的情景。尤其是大批搭客及学生一起涌进厕所的风险,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感染病毒。

政府也可考虑采纳大马公共卫生医药专家协会作出的数项建议,以及学生返乡的操作流程图表。

另外,周五就是穆斯林的斋戒月,或许会有更多的穆斯林回乡,如果他们再与学生的回乡潮撞上,后果不得而知。

在这严峻时刻,政府必须严加管控回乡人潮,因为潜藏的风险可能无限量增加,不可不防。

新冠肺炎疫情撞上斋戒月,会擦出怎样的风险?民众目前正在等待政府宣布应对斋戒月的标准作业程序,希望这套标准作业程序能让广大市民安心。
www.orientaldaily.com

张兼荣:还有人谈“封建”吗?

大学时,老师曾说,不要乱用“封建”这个词。每每谈到清末民初,每个人化身为历史评论员,“封建帝国”“封建社会”“封建王朝”在嘴里打转,见到缝隙就跳出来,当急先锋来批评皇帝专制。好像清朝没一件好东西似的,在西方面前,就是彻头彻尾的野蛮人。

中国的“封建”早已经结束了。普遍上来说,直到秦朝大一统时期就已结束了,虽然后期曾出现汉朝七国之乱及晋朝的八王之乱,都是因为分封了土地而导致王室屯兵夺权的戏码,但严格意义上,中国历经夏商周,平王东迁,春秋战国,秦朝统一后,嬴政实行中央集权模式,并落实郡县制,中国才算换了一种统治制度。

柳宗元曾写一篇“封建论”,里面探讨了郡县制优于封建制,而封建制从夏商时代就已存在,这是趋势所致,而秦朝吸取教训,废除封建制改为郡县制,也是趋势所致。柳宗元写此文的用意,在于批评当时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指责错不在郡县制而是拥兵自重的藩镇,并指封建制会孕育诸侯有私心的情况,宛如藩镇。

以前古圣贤用的就是分封制,将领土分封给有功绩的王侯臣子。试想,在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版图仍不是现在的规模,而是慢慢从西向东拓展(周朝发展线)。许多地方仍处在蛮荒阶段,夷、狄、蛮、戎等外族甚至在王朝境内肆虐,所以那是华夏各族龙蛇混杂的历史处境。

中西方封建制各有异同

因此,分封制就显得非常重要。目的在于以武力输送来管理地方,并将文化带入该地,实行势力的扩张。封建制,封邦建国之意,自然是分封给王亲国戚,如齐国属姜太公后人、鲁国属周公后人等。除了势力扩张,还要处理商遗民,为了让殷商不灭族又要防止商朝叛乱,便从中选了商民贤者微子启来管理商遗民(宋国)。

然到了平王东迁,周朝势力已式微,大致与平王谋划刺杀父亲(幽王)之嫌有关,周朝作为诸侯的共主身份,已经摇摇欲坠了,有人开始问鼎的轻重(鼎乃周朝统治权的象征),有取代周朝之意。之后的春秋五霸至战国七雄,已体现出封建制的坏处,在于诸侯不再忠心于共主,即所谓的礼坏乐崩时代,演变成有能力者得天下的局面。

另一边厢,欧洲中世纪也落实封建制,简单可分成领主、封臣与采邑(分封的土地)三种核心因素。领主与封臣的关系是平等的,存在契约关系。领主将封地给予封臣,封臣有管制权,而封臣有义务向领主服兵役,提供军事援助。一个人可以拥有超过一个封臣的身份,他可以接受其他领主的分封土地,条件是双方履行义务。

欧洲的封建制还有一特色——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臣可以将土地封给其他人,封臣的附庸却不必对领主履行义务。封建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对个人之上,不像中国的封建制,由上而下的权力关系。虽然中西方封建制各有异同处,然都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制度。

人们在批评古老、陈旧的事物时,总爱冠以“封建”来标签以表示迂腐。这种误解词义的事情时有耳闻,风牛马不相及。发表一番批评后,还表现出一幅沾沾自喜的嘴脸,也是叫人莞尔。
www.orientaldaily.com

杨善勇:与其添乱,静静看戏

病毒逞凶,疫情肆虐,病例蜂起,民众分寸大乱。未来怎样,五湖四海,众说纷纭,都没定案。身处这个不知所措的非常时刻,大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了。

3月18日颁布的行动管制令,手法虽然严峻,但是,不论参照伍连德博士当年隔离东北鼠疫的经验,还是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教授建议武汉封城的建议,显然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何况,摆在眼前的,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虽然全球所共同面对的敌人,细微得肉眼看不见;然则,感染之急速,犹是惊悚。因此,唯有采用应战之道,才有可能舒缓战情,遏止战乱。话虽这般,依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员林吉祥似乎不以为然。

4月16日的文告,林吉祥主张:“未来18至24个月内,新冠病毒疫苗研发成功之前,我国必须深入辩论,探讨马来西亚如何避免新一波甚至第三波的新冠病毒疫情,导致行管令重施。”

林吉祥所言,想必出自一片好意;可是,都什么时候了,辩论何益?何况,此乃攸关医务专业的领域,切断病毒之感染,谁的方案最佳;救治病人,哪贴药方有效,理当交由医生和专家判断。

甭说普罗之众,那些部长之流,恐怕也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插嘴,逞论挺身站起,唇枪舌剑一番。那么,大厅之上,朝野各党你一言我一语,像卫生部长阿汉峇峇那样与“500个国家”视频开会,除了刷刷各自的存在感,最终能够辩出什么呢?

身困战场,老百姓的忐忑,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不需因此用作争辩的材料。经济的疮痍,市场的萧条,已经是不变的事实;此时此刻,想要急救,也万为不可能。难怪网民调侃,与其添乱,火箭不如继续静静地看戏。
www.orientaldaily.com

李的洺:副部长的坏榜样?

当全国人民配合政府抗疫,人人需要对自己违反政府行动管制令,而付出当有的责任时,卫生部副部长拿督诺阿兹米却被公开了一张聚众共餐照,会不会带给社会不良影响,看来,当照片在社媒传开后,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那么,副部长在公事访问后,受到邀请单位宽待,用用餐,谈谈事,有没有不妥?想必,在这里笔者也无需多言,君,看一看,朝野政治人物的反应,社媒上的评论,便一目了然。

众所周知,自新冠肺炎在我国蔓延以来,政府已经实施了“行动管制令”,而这道法令,在去过的一个月期间,也把很多涉及违反此措施的民众送上法庭,并且需要付出被惩罚的代价。

如今,卫生部副部长公然在公共场合上,被照片记录下聚众共餐的事实;在引起社会议论纷纷后,他也作出道歉,至于该不该受到与民同等的问责,肩负上不良示范的处分或代价,则留待有关当局决定,老百姓也不妨稍安勿躁,静待结果。

如百体之从心

副部长公然聚众用餐事件发生后,朝野政治人物也就此时做出了批评,巫统全国副主席拿督斯里莫哈末卡立抨击,诺阿兹米的行为,若在其他国家发生,就要辞职谢罪。他还举例说,如纽西兰,该国卫生部长因违反封锁令而辞职,其他国家的老百姓,也因同样理由,对英国房屋部长和南非通讯部长感到愤怒。

公正党总秘书拿督斯里赛夫丁纳苏申也在他的面子书贴文,直斥副部长向人民展示了非常糟糕的例子。

他说,在行动管制令第三阶段之际、前线人员及卫生部都正在冒着生命危险对抗新冠肺炎疫情、警方也在努力劝告民众尽量待在家,斋戒月市集也被取消的情况下,身为卫生部副部长的诺阿兹米此等做派非常糟糕。

华夏智慧中,有“令行禁止”这么一句成语,其出处源于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在《管子·立政》中一段话,即“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此段说话,就是说: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凡是法令所及和风俗所影响到的地方,就像四肢百骸服从内心一样,这是为政所期望的结果。

换言之,在此不恰当的时机下,无论副部长是在何种情况下,犯下让人民感到诟病的低级错误,即使有关单位,作出如何解说也徒然,而副部长的行为,于老百姓而言,是不是坏榜样?则留待社会检视。
www.orientaldaily.com

刘华才:抗疫之路不松懈!

我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已有放缓的迹象,新增确诊病例也连续数天维持双位数,然而这些数据却时刻都在提醒我们,战疫还没结束,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第3阶段的行动管制还有4天就要结束,希望大家保持忍耐和坚持,不管到时政府决定解封或再度延长,大家都必须继续给予配合。

卫生总监诺希山也指出,目前在决定结束行动管制与否,必须考虑六个因素,最重要的是确保边界受到管制以及人民遵守行动管制,这六大因素包括:

1.边境管制,避免输入案例
2.行动管制,避免社区感染
3.医疗系统、检验与病房是否足够
4.高风险群,是否有能力保护乐龄者、OKU、慢性病患者等
5.惯新常态,是否习惯保持距离,勤洗手,避免群聚
6.社区疫情,是否有能力避免社区疫情蔓延。
那么大家认为我们都符合了以上的因素了吗?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政府可以考虑效仿中国采取“解防”的措施,在第3阶段行为管制令结束后,让人民有序的恢复日常作息。虽然自本月15日起,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获准复工,城市在上班时间开始出现车龙,但是国内疫情并没因此而有太大起伏,在过去5天的新增确诊病例都维持在双位数,显示疫情确实已经受到良好控制,而现在国家所面对的问题是入境病例。

我们认为在第3阶段行动管制结束后,抗疫之战应该进入新阶段,边界与入境管理将成为疫情防控主战场,因为数椐显示我国的入境确诊病例正在持续增加。因此我建议,如果政府决定不再延长行动管制令,但仍必须对国人的出入境进行管制,包括继续暂时禁止外国人入境及国人返国必须强制隔离14天的措施,同时也必须加强边境地区交通管制,以避免境外输入病例引起国内疫情反弹。

准备面对“新常态”

此外我也吁请人民,尤其是国内中小型企业必须做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后“新常态”的准备,因为往后人民的生活方式将和以前不一样。举例,疫情结束后消费者行为可能出现一系列转变,包括消费者可能会加速转向线上购物及进一步提升健康意识等,因此,企业必须对“新常态”有长期战略计划。

另外随着邻国新加坡的疫情恶化,最主要感染群都是来自外国客工,因此我提醒政府在抗疫期间不要忽略国内的非法外劳群体,以免这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成为国内新冠肺炎病毒的新爆发点。根椐马来西亚统计局在去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马来西亚的合法和非法外劳的人数已经达到了670万人,而其中400万人是非法外劳,一旦疫情在非法外劳群体中爆发,将会一发不可收拾,对国家经济及人民造成更大影响。

新加坡曾被视为初期防控新冠肺炎的模范,但他们近期的疫情失控,连续数日新增确诊破纪录。而这些新增病例大多数与外劳宿舍的群聚感染有关,大马政府必须以新加坡做为前车之鉴,加强对外劳,尤其是非法外劳群体的管制。

目前我国的合法外劳已获得妥善安置,他们有外劳住院与医药保险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有效的管理非法外劳,以避免这个群体成为疫情二度爆发的起点。大多数非法外劳都住在卫生条件较差且人口密集的外劳宿舍,感染风险比其他社区高40倍。再加上非法外劳没有任何保险保障,政府也没有为他们进行检测,一旦有人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迅速传染开来,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抗疫之路漫长

我也对卫生部总监拿督诺希山日前表明该部将对外劳进行大规模筛检行动表示欢迎,但筛检行动不能将非法外劳排除在外。因此我建议政府加强对非法外劳的取缔行动,并效仿新加坡的做法,兴建临时“宿舍”防疫,将被取缔的非法外劳在这些临时宿舍进行隔离。

虽然我国的疫情已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我希望人民能够继续遵守行动管制令,别因为新增病例下降而有所松懈,否则我们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抗疫之路还很漫长,大家只有万众一心,全民战疫,才能获得最后胜利。
www.orientaldaily.com

郭朝河:疫情下的去芜存菁

新冠肺炎是否可怕?见仁见智。有些人不等政府颁发行动管制令,早早就储备粮食足不出户;有人却罔顾任何禁令,拚死命都要出外走走。最有趣的当属美国。就算已成为全球确诊病例与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部分州属颁布不同的行动管制令,却有人民站出来抗议,认为这些政策妨碍经济与人身自由。

你好奇:这些人难道不怕死?

非也。站在科学角度与统计学来看,目前新冠肺炎致死率仍平均在5%,就算是美国目前确诊人数突破80万人,对比死亡人数4.5万,死亡率约5.6%。在他们的认知,就算100人确诊,只有6个人会死亡,大部分都会康复或无症状。不过,一旦封锁了经济与人身自由,没有收入,每个月却要偿还一堆债务,这种日子生不如死。甚至欧美已经发生不少人因不堪被关在家中,而选择自杀。

金钱、自由与健康,何种才最重要?这次疫情算是给所有人一个玄妙的答案——没有最重要,只有最看重。至于哪些最重要,就胥视每个人的人生方向与格局。对我而言,新冠肺炎像是一次性的“三体”过程——体检、体验、体悟。

把新冠肺炎想像成一次体检,是发现并非所有人接触患者后都会感染,也不是感染后都会有症状,甚至发病后也未必会死亡,一切仍回归到个体的抵抗力。以目前死亡情况来看,新冠肺炎像是扳机,致命的并非是病毒本身,而是它催化了各种慢性病,触动各种并发症,才导致患者死亡。换句话说,新冠肺炎像是健康的判官,若碰到平时就特别小心照顾身体的人,病毒比较难入侵;遇到爱抽烟喝酒、暴饮暴食、熬夜不运动等的散漫人,正好成为了病毒爱深交的对象。

经历体检审判后,接下来则进入封闭生活的各种体验。例如,少了塞车时间的在家上班效率是否成正比;学校不教书后,校方如何透过新方式替代学习经验,学生又如何重新感受到学习热诚,并转化成知识实际的运用;线上各种即时远距交流科技是否能取代面对面的传授经验;企业贸易能否发掘更核心的价值,并转型成人力少但效益更大的轻盈模式;出门用餐不容易,是否能靠着网购食材并按照网络资讯烹煮食物。

面对生命新转变

有些人定义这次疫情为灾难,是因为伴随着各种政策实施的硬着陆。不过,无论贫富老少或高矮肥瘦,所有人在政策没有特权,同等面对生命的新转变。因此如何能克服这些环境的不友善,并将它进化成更有生命力且高效率的新生活方式,将考验每个人的造化。

所谓造化,来自各种精神价值与内在品质的体悟;最大的纠结,应该是来自贪念与孤独。

疫情下,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自保策略,封锁程度甚至比中美贸易战更激烈。而这种史无前例的贸易冻结,谁也未曾想过会发生在如今资讯与科技发达的地球村。

在新冠肺炎冒出后,无论是企业家、经济学家或各种专业人士,大家才发现之前规划与预测都过度自信,有者甚至连中美贸易战都纳入风险,想好一切后路,孰不知部署多完整都好,忘了大自然是只后麻雀。

因此,投入大笔钱准备大兴土木的,过度借贷来扩充营运的,没有储备金来应对突发状况的,利用杆杠原理来超额买房的,全都脸变青了。

败在这种过度自信的贪念还不打紧。最怕的是很多人平时总往外看,却熬不过这段时间的独处。他们害怕求助无门,各种负债无法解决,找个人抒发,却越聊越寂寞。最后才发现,过往追求的物质满足比不上内心的空洞。

疫情之下,人生如跑马灯快速转过。重点是,这次新冠肺炎,仿佛验证了许多科学家的预言——超级细菌将是未来社会最难解决的问题。

乐观地想,一切都是去芜存菁,这是一堂重新让彼此思考“想要”与“必要”的期中考。当人们减少活动,汽油价格下滑,空气不再污染,家人懂得珍惜相处,与其说人生南柯一梦,不如说生命处处还有转机。
www.orientaldaily.com

涂仲仪:前线战士得披星戴月 马国民还得战战兢兢

今天(四月二十三日),马国民再接再厉,以90对71的比数再胜新冠状一个马鼻。虽然捷报频传,但战役仍然胶着。

今天90位的出院人数,把出院人数的比例推到63.2%的新高。71宗的新病例里,其中19宗是境外感染、52宗是社区感染。

截至今天,在多达12,820位从国外回来被强制隔离的国人里,确诊病例有118宗。看来,严守边疆和强制隔离将会持续下去。

今天有两宗死亡病例。总死亡病例来到了95宗或1.7%。 42位病人在加护病房就医,其中有21位需要依靠呼吸辅助器。这个数据一直保持在我们的医疗系统和资源担当得来的范围里。

这几天的连环捷报,让一些人松懈下来,于是,大家的关心,开始从疾病相关的数据转到行动管制令的后续。

都说了,新冠状是新病毒,前所未有的。丁爷说过新病毒是一个隐形的强敌。我觉得,新冠状除了是隐形的强敌,更是变形的公敌。总是敌暗我明、总是把你杀个措手不及。

在提到疫苗的研发和实用的时候,诺将军也透露了医药界已经发觉到新冠状病毒已经有了30个变种(浙江大学的一位流行病专家在网上发表了这个讯息)。是的,30个病毒变种的新冠状病毒,你没有听错,我也没有瞎扯。

这就像关羽战了好几个回合,斩了颜良诛了文丑,但还没喘过气来的时候,前方又千军万马了。唉!弄个疫苗出来已经够不简单的了(不信?艾滋病病毒和骨痛热症到今天还研发不出疫苗来啊!),更何况得应对至少三十种的病毒变种。

病毒一直在变种,我们也只有做出相对的改变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病毒。于是,改变我们的生活规范和方式已是刻不容缓的了。病毒早已经铺天盖地的来侵,片刻的犹豫也是奢侈的。

诺将军和前线战士仍得披星戴月,马国民还得战战兢兢,别掉以轻心。

继续守在家里吧!这或许就是接下来的新生活规范和模式。

作者为蒙纳斯大学大马分院药剂系资深讲师
获授权刊登
www.orientaldaily.com

 


光华日报(言论)

返乡返城应从长计议

行动管制令实施至今已逾一个月,也因为全力抗疫而催生的行管令导致各行各业深受影响,学生无法回到学校上课,大家的生活作息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经济压力也令人喘不过气来。

庆幸的是,行管令步入第三个阶段之后,国内的疫情已明显的缓和下来,连续几天回到两位数的新确诊病例,在在的证明了行管令下达致的效果。

在大家猜测是否还有第四阶段行管令的时刻,国防部高级部长依斯迈沙比里披露,政府考虑允许滞留在大学将近一个月的10万名大专生返回各自的家乡,政府也让有意从家乡回到工作地点的人士可在4月25日开始通过手机应用程序“GerakMalaysia”做出申请,不过须5月1日过后才能做出批准。

政府对以上的政策放松,可以理解的是大专生留在校园至今已超过28天,也等于是已经过两个隔离期限,同时并未出现校园感染群,为了避免父母担心,学生长期焦虑不安而考虑放行本是无可厚非。

允许就业人士从乡下回到城市工作地点一样是希望能逐步让这些人士返回工作岗位,毕竟坐吃山空,这也是当局当前必须慎重做出考量的问题。

然而,不论是允许大专生回乡或就业人士回城工作都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从长计议的拟定标准作业程序,以免在仓促放行之后引发更大的问题,让过去一个多月来的努力付诸东流。

自从新冠肺炎爆发以来,尽管仍有逾1万7000人因不遵守行管令面控或受罚,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过去一周来,疫情已逐渐的缓和下来,是否代表已经战胜疫情,答案仍是见仁见智。

诚如卫生总监诺希山所说,当前依然不能松懈,国人必须坚守社交距离并具备良好卫生意识,直到迎来真正的曙光。

我们不反对有计划的让大专生返乡,也认可政府有意让乡人返城就业的用心,关键的是如何确保病毒不会进一步扩散,导致举国上下过去一个月来的抗疫努力形同白费。

因为这世纪疫情让一切归零,当前必须紧要处理的事项即多且繁,防疫是当务之急,经济振兴更是不容有失,因此在放松条例及放行之前,有关方面实有必要再三的做好万全之策,以免出现纰漏而弄乱了一切。
www.kwongwah.com

【槟城2030】就算卖掉光大也要抗疫/ 曹观友

昨天,我的新闻秘书提醒我:“请记得写光华日报的专栏。”我的反应是,怎么这么快又截稿了?

目前依然处于行动管制令的阶段。在这期间,许多人都得发挥想象来探讨究竟该如何充份利用这段宅家的时光。

从3月18日开始,我每天都在办公室或工作中。我发现自己在领导州政府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我是在一月下旬首次听说中国武汉遭受新型冠状病毒的袭击。 当时我没想到,仅仅在几个星期后,这个病毒就在我国蔓延,我们必须采取大量行动来应对这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事情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我除了在年龄上成长,智慧上也要跟着成长才能应对这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

早前有消息指我的一名国会议员同志受到感染,而且,我们当中曾有一些人处在同一个会议室内。这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其实是多么的脆弱。

我告诉自己,我必须采取行动并带领宣导运动。 若不这么做,州政府将被视为忽视疫情。

经过卫生局局长两次汇报,我了解到自己必须全力配合卫生当局以领导对抗新冠病毒的工作。我告诉阿斯玛雅妮说:“您负责对抗病毒,而我将负责沟通和宣传活动。”

我们在迅速集思广益后,决定推出“槟城应对新冠肺炎”运动,并委任沈志强与他的团队和我一起制定战略。

当行动管制令宣布时,“槟城应对新冠肺炎”已经成为州级的“政府全员”运动,槟州安全理事会以下的州与联邦政府机构需全力配合。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确保前线人员可以获得个人防护配备,并且分发口罩给人民。 我们还必须制定一个财政援助方案,以协助那些在行动管制令下受影响的人们。

我知道在这段艰难时期里,我必须与人民同在,并照顾他们的安全和生计。

我的想法是,我们必须抛弃谨慎花费的观念。我告诉我的团队,就算需要把光大卖掉,我们也必须拿钱出来协助前线人员获取个人防护配备,并且帮助人民和商家再次振作起来。

尽管斗争还没有结束,但令我欣慰的是,许多人都很支持我领导州政府的努力,而大家都努力不懈地确保槟城免于新冠肺炎的威胁。毕竟,这是一个生与死的局面。

文:槟州首席部长曹观友
www.kwongwah.com

【香港评论】疫后经济还看中国/李秀恒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多国的企业受隔离措施影响被迫停工停产,国际贸易亦因原材料供应链出现问题而几陷停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期表示,新冠病毒疫情正以前所未见的规模,扰乱全球社会和经济秩序,预计今年全球将有超过170个国家陷入负增长,并且将面临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差的经济危机。同一时间,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到病毒疫情及外需疲软等因素影响,2020年第一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下降6.8%。这一数字不但是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也是中国首次录得季度GDP出现负增长。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杀伤力毋容置疑,不过笔者认为凡事都是“危中有机”,面对各国央行大规模减息和“放水”救市,大量资金必然会涌入资本市场,间接对实体经济起到支撑作用。加上此次疫情亦改变了全球民众的生活习惯,“宅经济”在全球范围急速壮大,令到全球对5G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需求量大增。在这些产业已占据发展先机及优势的中国企业,很有可能在疫情过后,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以及促进传统产业向数码化改革的主要引擎。

中国企业优势明显

首先在资本市场方面,虽然早前环球股市受疫情影响出现大跌,但当美国联储局宣布“无限QE”及各国央行“大开水喉”后,全球股市已逐渐趋向稳定,部分股市更出现大幅回升的情况。大量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令企业融资和借贷成本降低,有利实体产业发展;同时预计在未来两至三年内,美元等国际货币都会处于历史性低息环境,有利于企业借贷及利用低息环境追逐高收益。

另一方面,在抗疫期间,全球多国推行“居家令”,无形中使“宅经济”在全球急速发展,网购、居家工作和线上教育等新型生活方式,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迅速普及。国内外有利于“宅经济”发展的企业,如抖音、阿里巴巴、亚马逊和Zoom等,用户量及业绩都出现逆市飙升。有分析认为,从科技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疫情促使“宅经济”变成一种全球化现象,大大地促进了传统行业向数码化转变的步伐,令数码经济时代加快来临。

面对大幅增加的网路需求,各国对5G技术、大数据等产业的需求亦会上升,恰恰中国企业已抢占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先机。以华为为例,其5G技术不但领先国际同业,在中国亦已进入落地营运阶段。预计当疫情过后,各国民众对网络速度的需求,必然令5G产业的发展迅猛。各国政府亦会视5G基建为刺激经营复苏的手段之一,故作为世界5G设备生产要角的华为,相信可在国际上大放异彩,就算美国如何设障,也挡不住大势所趋。

全球资金或涌向中国

虽然中国第一季GDP出现负增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至暗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之后几季经济很有机会出现复苏。事实上,IMF也预计,尽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会显著放缓,但预料明年会急速反弹至9.2%。反观美国,不但病毒疫情仍未受控,特朗普政府仍妄想通过将疫情政治化,诿过于人,惟其卑劣的行径已引起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反感,令白宫进一步陷入窘境。

在国际社会上,特朗普试图以世卫组织应对疫情不力为理由,将美国疫情失控的责任“甩锅”于世卫,并尝试在召开视像会议时游说七国集团领袖取消对世卫的资助,借此向世卫施压。不料德国、法国及加拿大等多国领袖都明确表示支持世卫,并指世卫对各国合作抗疫非常重要,担当了主导角色。有外国媒体形容,特朗普在会上明显被其它国家领袖孤立。

须知道,中国疫情受控,企业逐渐复工复产是不争的事实,而且爆发出强大的生产能力。中国在疫情受控后有余力向欧洲多国捐赠抗疫物资,就是产能恢复最好的证明。前重庆市长黄奇帆于近期指出,中国市场是目前全球疫情控制得最好的地方,也是投资风险最小的地方,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各国的救市资金涌向中国市场的机会很高。

同时,黄奇帆认为,中国一些地区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产业链集群,这种集群化的生产模式降低了从全球采购零部件所带来的风险,在疫情时期更突出显现了其竞争力。当其他国家出现大范围停工停产之际,中国反倒成为生产能力最稳定的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避风港,因此也必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文:香港经贸商会会长李秀恒
www.kwongwah.com

乐观接受挑战,应对经济危机/文:方志伟

在第三阶段行动管制令即将结束之际,卫生总监捎来好消息,表示我国下周或将迎来单位数确诊病例。

这是我国人民齐心协力对抗疫情的成果,但是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大家也不可以掉以轻心,防范措施依然必须做足。

正如卫生总监所说,我国当务之急是如何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部署工作持续进行至明年,因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确诊病例归零。何况,只要一天我国还没有治疗或预防新冠肺炎的疫苗,严密的防控措施仍有必要。

最重要是工作场所,政府和雇主都必须严格监督复工后的企业,确保遵守标准作业程序,防止病毒再度爆发,否则前线医护人员和全国人民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此外,出入境管理也必须继续执行,严控入境的外国人,而返国的国民,也必须强制隔离14天。

可想而知,日后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将出现不一样的情况,人民也必须做好心理准备。

我早前曾建议,我国可趁此机会迈向工业4.0的发展,随着人民在防疫期间大量使用网络办事和买卖,现在的确是提升企业电脑化、数码化和人工智慧化的好时机。工厂可规划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员;商家也可实行网上购物,减少人们正面接触;甚至电子钱包也可减低钱币交易带来的感染风险。

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石油价格继续下跌可能导致马来西亚陷入经济危机。

大马经济已因新冠肺炎疫情受重创,如今国际油价大跌,依赖石油收入的大马遭受另一轮猛击,政府必须严阵以待即将降临的经济危机。

来自国油的收入减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后遗症,可以预见我国的基建工程,甚至国民福利都将受影响。政府必须谨慎规划接下来的风险管理。

不幸的是,大马交易所又在此刻传来一场风雨,证券监督委员会发现大马交易所主席越权,导致交易所监管水平恶化,包括非执行主席行使执行权的问题,因而向财政部建议撤换主席。

为了避免冲击投资者对监管者和财政部的信心,财政部已撤换交易所主席,希望大马交易所可一洗以往的颓气,不再成为全球表现最差劲的股市。否则经济冲击加上股市风险,马来西亚恐怕将陷入可怕的低潮。

相信行动管制令即将解除,人民必须再坚守一阵,配合留在家里,以便完全砍断感染链。

行动管制令后,我们仍需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后续而来的经济危机,但我相信只要大马人民乐观接受挑战,我们将一起跨过难关!
www.kwongwah.com

尚未成功/文:杨咏安

这几天,人们看了卫生部总监拿督诺希山的疫情汇报后,都一别往常愁云惨雾,因为病毒感染人数有明显下降甚至到双位数,痊愈人数逐渐上升,连续高过于感染人数,疫情展现好转迹象。

回望第一天行管令执行时,还有一大部分的人民不当一回事,还是如常外出,不戴口罩和不保持人与人的社交安全距离。外出的人潮甚至还比行管令执行前还要多,马路上一样多汽车来往,人们没有感觉到疫情的可怕和行管令的用意,都只当是假期来休息。政府只好发布更加严厉的指令,指派军队协助,增加罚款路障等等,控制人民留在家中,避免人群集中传染病毒。虽然颇有成效,但还是有不少人民不听劝,执意上街跑步,宗教聚会。甚至还有民众,被军警阻拦,还对军警大声怒斥甚至出口侮辱,实在令人侧目。

直到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不断攀升,首相宣布延长行管令的时候,人们才真正的理解到病毒的可怕和行管令的用意。第一次延长行管令,虽然感染人数没有明显减少迹象,但人们对待行管令的态度有大大的改善,人潮明显变少,马路上汽车也剩零星几辆。到了第二次行管令宣布延长,人们可能对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不断攀升,或对于行管令不断的延长所带来的不便感到担忧和不安,人们外出的次数和人数有很明显的减少,甚至路上执勤的军警都表示通过路障和被拘捕的人数也逐渐减少。而人们的牺牲总算没白费,最近连续出现感染人数明显下降,而痊愈人数明显上升,首度破百。

疫情有明显的改善固然是好事,但人们还是不可松懈,因为疫情好转,并不表示病毒已完全消灭,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或疫苗可以对抗,现在我们做的只不过是在减少和避免病毒传染而已。大家还是要和之前一样,遵守行管令,留在家中减少外出,直到政府另行安排。尽管无奈,但大家不想把过去30多天的牺牲白白浪费吧?

不然接下来的日子真的是无法想象。

只能说一句:抗疫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忍耐!
www.kwongwah.com

疫情殃及报业/ 郑文辉

当进入2020年时的那一刻,人们欢呼新的一年的到来!绝对不会想到这一年却会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厉不可挡的新冠病毒,而且现在正迅速的蔓延开来,死亡的人数令人震惊!疫情冲走人命、财产、道德和人心。疫后的世界可能变成了另一个格局。

就因禁足而宅在家里的当儿,打开报纸细细详读时,吓然发现一则令我一跳的新闻:马国知名的《The Edge 财经日报》,在出版了长达13年后,因不敌新冠病毒及媒体数码化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宣布停刊。还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疫情迫英美报业提前入冬》;——原来病毒疫情重挫了世界经济,令在挣扎求存转型的媒体雪上加霜,广告业务的下滑迫使美英报业提前入冬,据专家预测:数百家报章和网站就要停业。

——天啊!这个无情的疫情殃及了池鱼;——报业。

据美国和加拿大报业的新闻媒体联盟总裁查弗恩就坦言说,广告量继续下跌是个残酷的事实。

的确,任何报纸和媒体,没有广告的刊登支持,肯定无法经营下去!

——我是媒体人;我一生都在报馆的行业里;虽然已退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报人,因此,我对报业或媒体的动态当然十分关心和敏感。

这次的疫情造成的全世界的经济影响巨大,几乎全世界的生产线在现阶段里都“停摆”了。据《纽约时报》报道说,截至目前为止,全美国已有28000名媒体从业人员被裁、强制休假或减薪。媒体广告业多因为客户“金主”的盈利下滑缩水,而取消刊登广告,造成了有些媒体经济困难而停刊,有些周刊改成了双周刊。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新马的华文报业:从以前到现在,都是在一条颠簸的路上奔驰;在二战前,殖民地时代的新马,曾有一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派的华文报纸林立,但当年办报是为理想,不是商业经营目标,到了二战日军占领时期,所有华文报纸都停刊了。

二战后,华文报纸在新马两地,突然有如雨后春笋般,大小报章争相出版,但经不起种种原因及经营的损失,很多报纸又倒闭或被禁止而停刊了!

几经风雨,剩下继续出版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华文报纸一路走来就是风雨交加!

然而,这些仅存的华文报纸也是走得曲折蜿蜒;60年代或以前的旧传统式铅字排版印刷,70年代的打字横排、柯式印刷,80年代的电脑输入和排版,90年代的上网和多媒体报播,2000年代后更是步入了一个更新而复杂的报业生态。

过去是文人办报,他们有自己的理想,但迄今已无以立足了!而现在是企业家办报;企业家办报的崛起,报纸变成了商品,商品的报纸必须要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广告,因此,报业走入了市场化!报纸就变成了“商品”,商品就有质量和竞争,读者就有选择,内容就受到了牵制,报业的收入就要靠报份和广告了;当广告没有了,生存线就会断掉!

因此,在这21世纪的网络时代,报业就面对更大更严竣的考验和挑战!适者生存!

然而,现在疫情再来打击,使报业前景更是荆棘满途了!
www.kwongwah.com

 


星洲日报(言路)

郑丁贤.Cheng Hu 搞砸了,怎么办?

长堤对岸,连续几天冠病确诊人数都过千人,累计破了万人,在东南亚排名第一。

新加坡怎么回事了?它是全球管理最有效率,公共卫生领先世界,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国家。

但是,这一次的冠病,却重重摔了一跤。不能说这是新加坡神话的破灭,但是,至少是神话出现缺口;如果不好好修补,神话就很难持续下去。

容我说明这3个缺口。

1. 自信过高,却不接地气的精英政府──

到了3月,全球已经风雨飘摇,新加坡却是好整以暇。政府一面让人民继续上班、上学、搭地铁、出国旅行,一面告诉人民无须担心,也不必戴口罩。

从2月中旬开始,该国已经每天都是双位数的新确诊,3月则是每天3位数确诊,新加坡政府依然佛系防疫,表明不需要戴口罩,也没有必要进行大规模的冠病检测,以免“浪费资源”。

自信是一个优点,但是,过度自信是失败的起点。

大马实施行动管制之后3个星期,新加坡才意识到情况恶化,展开它的circuit breaker行动。

我在电视上看到几个部长正襟危坐的宣布circuit breaker,用的是精英阶层的语言,刻板而生硬,好像在发表政策演讲。

尽管新加坡人民的知识水平不俗,英语很棒,但是,我相信很多市井人民不知道circuit breaker是什么?即使知道它是电气学上指的“断路器”,一时也很难意会它和冠病有什么关系。

当地的中文媒体,也挣扎了一阵,才勉强找到“阻断措施”作为译名。

重大的政府政策,首要目的就是用最简单易懂易记的方式,传达给人民,这是传播学的第一堂课。

中国政府告诉人民“封城”,十几亿人口即刻了解严重性,不敢不听;大马用“行动管制”,也是一目了然;其它国家用“封锁”或是“居家令”,人民清楚不过。

而一个circuit breaker,说明精英政府和社会大众脱节的程度。新加坡政府领导人都是从社会上层精挑细选,出类拔萃的人物,都很杰出;但是,也不接地气,因为他们是从天上掉下来,不是土地长出来的人物。

过度自信和不接地气,也让新加坡政府忽略了那100万生活在同一个岛上的客工。

而这些客工并不是突然集体感染冠病。早在2月初,一名孟加拉客工已经患病,他两次到诊所和医院看病,却被草草打发,没有将他隔离治疗。

客工居住的环境,拥挤非常,一间房住了10几人,最容易感染;非政府组织曾经要政府关注,但没有下文。

不接地气,怎知道真正的社会问题!

2.太过依赖Cheng Hu的人民──

问一问新加坡人,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

很多人会回答,cheng hu讲的就可以相信,cheng hu没有讲的,就不要相信。

新加坡人民信任的程度,应该是世界之最。政府说的都是对的,政府没说的,不当一回事。

cheng hu讲不要担心,大家就照常过日子;cheng hu说不用戴口罩,新加坡网民不戴之外,还在网上讥笑台湾人和香港人傻傻的戴口罩。

万一cheng hu错了,怎么办?

新加坡人回答:“cheng hu ma na e cho ge”(政府哪里会错的)。

只懂得服从,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能力,像是坐上自动导航驾驶的飞机,一般状况下很安全,万一有变故,危矣!

3.习惯安逸,缺乏危机意识的社会──

作为全球GDP最高的国家,新加坡社会享受了富裕和安全,以为理所当然,逐渐失去了危机意识。

当全球笼罩在冠病阴影之下,新加坡社会以为这是其它国家的事。

于是,岛上车照跑,舞照跳;大家一样挤地铁,上馆子;禁止外国人入境,但新加坡人还是出国度假。

Circuit Breaker落实前一晚,岛上的夜店,纷纷延长营业,众人狂欢,彷佛庆祝节庆;第二阶段加强版circuit breaker推行前,人们排队买奶茶,满足口腹之欲更重要。

于是乎,东南亚许多国家疫情缓和之际,新加坡却还深不见底。

我不是唱衰对岸,只是,一个cheng hu多么有能,也会有盲点;一个国家多么成功,也有失败之处;往往,过度自信和成功就是前路的陷阱。

我相信新加坡一定可以战胜冠病,但是,它也应该从这一次经验,认识自己的问题。

作者 : 郑丁贤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4
www.sinchew.com

莫辛阿都拉.另一轮优雅的沉默

政治部落客沙布丁(Shabudin Husin)针对最近首相慕尤丁会晤反对党领袖安华一事发表了一则有趣的文章。

这是经过2月下旬臭名昭著的“喜来登行动”并在慕尤丁当上首相之后,两人的第一次会面。

沙布丁指出,慕尤丁任相后写了一封信给敦马哈迪要求“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其会面,但这名前首相拒绝了此事,并声称他不会与背叛他及与巫统盗窃者合作的人会面。

因此,关于慕尤丁与安华的会面,沙布丁想知道的是,是慕尤丁想见安华,还是反之?

沙布丁问道,如果是慕尤丁主动促成这次会面,他是否想向国民联盟盟党巫统和伊斯兰党甚至是马哈迪发出“某些信息”?

巫统和伊党,尤其是前者,在马哈迪仍在“发动战争”对付他们的时候,就多次向这名首相提出要求。

而如果是安华主动促成这次会面,沙布丁问道,这名公正党主席是否也在向巫统、伊党和马哈迪发出他个人的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慕尤丁与安华的会面,是发生在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受委成中东特使,并写了一封贬低希望联盟,尤其是安华的信给穆斯林世界领袖之后。

至于马哈迪,好吧,自2月的政变中被推翻以来,他与希盟曾经的亲密关系也逐渐减弱。

沙布丁没有说明这个“信息”是什么,就假设慕尤丁或安华确实想通过会面来向外界传达。反之,他针对安华说,尽管他多次想要成为首相但最终不果,安华仍然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为任何处于权力巅峰的人提供平衡的力量。”

这位知名的部落客提醒所有人,安华曾受到那些出任各种高职的人的追捧。

就像在2004年敦阿都拉默认支持释放安华、在国阵败走第14届大选之前,纳吉(在他入院时)向他寻求政治支持、以及马哈迪本人不得不放下傲慢姿态来与这名政敌合作并在2018年大选时推翻纳吉政权。

沙布丁的结论是:“慕尤丁此次是否也需要安华来维持(或巩固)其权力?”

考虑到他现在的困境,慕尤丁无疑需要取得所有他能够取得的帮助。而寻求安华的帮忙,我认为这是不能排除的。一名政治观察员也同意说:“慕尤丁没有其他人可以找了。”

但请允许我补充说明,在任何形式的“合作取得成功”之前,慕尤丁必须先“照顾”阿兹敏。可以说这两人都不喜欢彼此。更别说阿兹敏在2月政变中的作用。阿兹敏已被视为是慕尤丁政府的实权副首相。

当然还有马哈迪的因素。对慕尤丁来说是个大问题。他可能是土团党总裁,但马哈迪仍然是党主席。还有另一件事──与慕尤丁争夺土团党总裁一职的是这位前首相的儿子慕克力。

智库灵感中心(Ilham Centre)首席执行员莫哈末阿兹兰再纳并没有排除慕尤丁寻求安华协助的可能性,但“情况仍然模糊”。

政治分析员西华慕鲁甘(Sivamurugan Pandian)则有不同的看法。“在行动管制令刚落实时,安华总是针对慕尤丁的讲话或行动提出不同意见,但经常遭到许多人的批评,他们希望他给首相一个机会,要求他与首相合作。这可能是安华会见首相的原因之一。”

在这场45分钟的会面后,安华说首相提出了关于冠病的问题,并“提议在5月18日召开国会会议。”

说到国会会议,反对党一直在要求召开会议以辩论政府推出的振兴经济配套,尽管这些财务援助已经开始发放了。

现在我们知道,政府已经宣布国会将在5月18日召开会议,但只有“一天”。安华说他在与首相慕尤丁会面时谈到了此事。

在这“一天”内,不会有任何回答或动议环节。会议将只限于讨论与对抗冠病疫情有关的法律和政府事务。

但是根据安华所言,国会会议召开“一天”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还有“国家元首发表御词,然后提出一些重要事项,然后宣布休会。而辩论会在6月的某个时候进行。”

他接着说:“如果你说召开一天,人们会认为在国家元首发表御词过后,至少有半天的时间辩论,但事实并非如此。”

正如安华认为的那样,国会会议必须有辩论环节,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分成两天”,因为眼下存在许多问题,很多人因疫情大流行而陷入困境。

他声称在慕尤丁告知他关于5月18日的会议时,他提出了反对,并列出了他的理由。他说首相有聆听了。但是,无论如何,政府还是宣布召开“一天国会会议”。

因此,如果慕尤丁因为他的政治“困境”而确实在寻求安华的帮忙,那么这个“一天”国会会议的问题,将破坏了两个前盟友巫统和希盟之间“进行所谓的政治合作”的努力。

现在,安华说过,人们普遍认为国盟政府不想召开国会会议,因为他们担心不信任动议。

“这意味着他们没有信心获得国会议员的全力支持,”安华说。

他可能想说的是“首相”而不是“他们”,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慕尤丁处境危险。更何况他无法阻止巫统和伊党。

反对党急于等待原定在5月9日召开的国会会议并向首相提出动议。但是,安华说,由于冠病大流行,推动不信任投票不再是当务之急。

当然,慕尤丁需要非常确定。他不能认为这些声明是理所当然的。可以理解。西华慕鲁甘同意回到数字游戏,而由于土团党是国盟中最弱的一环,就像在希盟中一样,“首相必须肯定,并确保任何人都不会轻视他,包括他的联盟伙伴。”

无论如何,慕尤丁都非常安静。秘而不宣。他没有针对安华的会面或一天国会会议发表任何意见。他一直对巫统和伊党要求,委任政府相关公司高职、以及许多其他关于公共利益的争议保持沉默。

这让我想起了“优雅的沉默”一词,该词最初由前副首相慕沙希淡用来形容阿都拉在2008年大选时,马哈迪向后者发动语言攻击时的表现。

“我真的认为慕尤丁在面对批评时采用了伯拉的优雅的沉默模式。他沉默,但无论有多优雅,都会破坏本身的信誉,弊大于利。”该观察员说。

需要提醒我们的是──这种表现并没有为伯拉带来任何好处。在2008年大选后不久,他被迫下台。讽刺的是,慕尤丁本人在这场罢黜行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作者 : 莫辛阿都拉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4
www.sinchew.com

社论.避免就业市场走入寒冬

在冠状病毒病疫情肆虐下,全球经济受到冲击,企业面临倒闭的危机,而员工则可能遭遇失业的噩运。

国家银行早前预测,在冠病疫情影响下,2020年失业率会增至4%,不过,有者认为国家银行过于乐观。著名智库大马经济研究院(MIER)曾在3月估计,若行动管制继续延长,因疫情而失去工作的人数将增至240万,非熟练工人将占67%。

此外,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MEF)执行董事三苏丁预测,冠病将对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在行动管制令后的失业率将写下13%新高,或200万人失业,比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及2009年全球金融风暴时期来得更高。200万人失业,是一个相当吓人的数字,政府要竭尽所能防止就业市场出现最糟糕的局面。

虽然国行与雇联的预测有一段差距,但双方都认同失业率会上升。政府必须在这个认知的基础上,展开积极行动,以免失业浪潮席卷我国。

其实,在冠病疫情冲击下,多国的失业率都节节上升,成为各国政府头疼的问题。韩国政府3月对失业者或求职者发放的失业津贴,高达8982亿韩元(约32亿令吉),较去年同期激增40.4%。而美国就业市场在冠病疫情下也大受影响,4周内共有2200万人申请失业救济金。

失业率飙高,不只是就业市场的冰冷数据,它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福祉。高失业率会进一步冲击经济发展,因为失业率高意味着民众的整体消费力下降。此外,失业者也面对生活压力,衍生出各种社会与家庭问题。

在情况还未走到悬崖之前,政府须采取积极行动,改善经济大环境,适当地扶助企业,以免企业相继倒闭,掀起骨牌效应,一发不可收拾。政府早前已宣布配套援助中小型企业,但力度不够。当然,企业本身也不能呆等援助,必须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善用科技改变以往的营运操作。

就业市场不容乐观,民众应该作好准备,努力增值,提高竞争力,以在市场中挣得一席之地;与此同时,也要妥善理财,量入为出,减少不必要的消费,确保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挺过接下来的难关。

作者 : 社论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4
www.sinchew.com

傅文耀.量化宽松后的新世界

美国联储局上个月宣布,无上限地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也就间接地大量发钞票,为市场注入足够资金,就在那时量化宽松讯号已经再次亮起。

量化宽松道理很简单,就是在利率调低接近零的时候,各国中央银行透过特殊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量化宽松就是其中之一。当中央银行创造出更多货币,用于购买国债,或者其他银行手上的债券资产,金融机构手上也就会有更多资金。

这样操作会让债券利息减少,间接让拥有大量基金金融机构会向市场提供贷款。问题来了,量化宽松能真正拯救经济吗?再好的货币政策也要有健康实体经济支持,才能让一个国家真正走出经济风暴。

还有,量化宽松并非没有成本的,当你为市场注入太多资金,你会面对货币贬值,进而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只是,下这一帖猛药的各国财政官员,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后果。只是,这股疫情让全球经济陷入停顿,如果不下这猛药,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小企业一家一家地倒闭。

全世界政府都直接以双量化宽松手段(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式,将资金注入金融和实体市场。我国政府就直接宣布派发援助金和让中小企业申请600至1200不等的薪金补贴等。

回到国内,是银河-联昌证券预测国行在今年会继续下调隔夜政策利率(OPR)75个基点,换句话说国内OPR在会出现历史新低——1.75%。

如果,大马国行也随着全球量化宽松步伐,减低利率和大量购买国债,那么我们可以预见自己的手上的现金资产将会变得更为不值钱。你存在银行的钱,会更快跟不上通膨速度。

那可能你会问,自己必须怎么做?

首先,货币贬值已经是无可避免的事情,如果手上较为宽裕的人,或许可以考虑将部分现金转成比较不会贬值的资产,如:黄金或其他贵重金属等。黄金虽然不会为你带来利息,但至少可以让你在金融危机面前守住一点实力。

其次,虽说银行利率已经追不上通膨,但是你手上如果握有一定资金,你也无需太多烦恼,主要是在这一两年内,你有大量购买优质资产机会,房地产、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甚至一些实体中小企业,都是你入手好机会。

但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尽管近期马股有出现反弹,但疫情危机尚未解除,美国确诊人数还处于高峰,所谓:“君子不利危墙之下”,如果这时抢先捞底,很可能是空手接向下掉的刀刃,最终得不偿失。

只能说在未来几年,市场会有很多各式各样便宜资产,但是如何辨别哪些资产是有价值,哪些是裹着糖衣毒药,这就是看阁下眼光了。我只能说,这次量化宽松后新世界,确实会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作者 : 傅文耀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4
www.sinchew.com

廖济伟.14天

14天,一次又一次的宣布,让人忘记了已经第几天,但在这14天又14天内,你是否发现了另一个自己?发现了世界另外一种美?发现了原来生活可以很简单。

14天,人人都必须戴口罩出门,在口罩背后,不论你是美或丑、老或幼,一切都已经不是那种重要,鼻子挺不挺、脸颊圆不圆、牙齿整不整齐,已经没有多少人在意,反而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炯炯有神的双眼、坚定不移的眼神,才是让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14天,不论你是尊贵的皇族,又或者是路上的街友,在疫情当前人人平等,大家都有机会成为病毒的栖息所,而病毒更不会因为你的身分贵贱来做出选择,只要你忽视了卫生的必要性,不进行社交距离,棺材随时等着你。

14天,原来要清理一条百年受污染的河流,无需耗费上百亿的拨款,又或者进行各种科学研究,只需减少人类活动,就能恢复昔日光景,对大自然来说,人类就像病毒一样,不断的破坏大自然的各种器官,那一天,一定会有一方倒下,不是人类,就是地球。

14天,原本互不认识的邻里,也因为长时间待在家中而互相彼此认识,甚至一些同住一栋公寓者互相帮忙,协助邻里外出采购减少外出感染风险,在夜晚时亮起手机灯为对岸高歌者献上支持,为前线人员线上祝福,打破了邻里之间的隔阂。

14天,不少家长在这14天又14天里,教导孩子、苦恼生计、夫妻关系问题等等,火山随时爆发,但对于双薪家庭的年幼孩子眼中,这14天又14天对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父母亲之前忙于工作,缺乏陪伴,如今却睁眼闭眼都能看到爸爸妈妈,对喜欢讨抱的小朋友来说,无非是上天给予最好的礼物。

14天,习惯了忙碌有作息的生活,突然之间的停顿令人措手不及,但庆幸的事天生忙碌命的性格,令部分的人士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开锁了煮饭技能、开锁了学会乐器的技能、开锁了做微商生意的技能,而你又在这14天学会了什么新知识呢?

14天,原来可以读书是那么幸福的。原来可以上班是那么幸福的。原来可以自由行动是那么幸福的。长久以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变得不那么理所当然了,才知道一切必须要珍惜,未来新常态降临时,大家会缅怀可以聚餐唱K的日子,大型聚会变成了一种禁忌,个体家庭及独居生活成为了新趋势,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过去式,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顺势而生,这正是人类万年不衰的原因。

作者 : 廖济伟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4
www.sinchew.com

李昱龙.谁还关心新手机面市?

世界两大手机巨擘──苹果和华为,在疫情期间,先后发布了新手机。有趣的是,华为早前发布的是P40系列旗舰机,而苹果随后发布的则是第二代入门级iPhone SE。

前者欲开拓更大市场以外,也想抢占苹果称霸的高档次高利润市场;后者却以至今为止最高性价比的入门级手机,抢攻包括华为在内的新兴Android手机市场,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市场。问题是,因为美国政府去年把华为纳入限制交易实体名单,造成华为新款手机不能装载和使用几乎全球通用的谷歌流动系统及软件服务(GMS),因此,华为手机在中国以外的国际市场销量大不如前是可预见的趋势,以致华为首席执行员任正非最近不得不把今年的销售预期大刀下砍了250亿美元。

尽管少数网媒报道指,这场疫情促成了“宅经济”大势崛起。事实上,这也只不过是互联网普及化、电商与互联网产业昌盛国家所展现的个别短期现象罢了。反观其他发展中国家,甚少出现“宅经济”。源自日本的御宅族,可以一宅就宅个三五年,严重者甚至宅十多二十年也不出奇。大部份御宅族也顺势啃老而活,不仅依赖父母或家人供应一切生活所需,甚至还包括了打电玩、上网娱乐、买动漫玩具模型等的软硬件及网络内容消费。这些生产率近乎于零,消费又有限的重度御宅族,又能为“宅经济”贡献多少呢?

据外国科技媒体报道,抗疫期间,居家隔离、在家工作和网络教学等,的确促进了手提电脑需求量有所增长,但这还不致于使低靡不振的电脑硬件零售业起死回生,况且疫情期间,电脑生产和供应链受阻,短期之内也许无法满足额外需求。此外,因疫情带动的外卖送餐业务,受惠的也大多数是餐饮业者、外卖平台和快递骑士,电脑硬件与手机零售业者,从中获利不大。

美国各行各业皆重创,截至4月中旬,超过2200万人因失业而排队申领失业救济金,消费者购买或替换新手机的几率还会升高吗?另一方面,虽然中国正开始努力复工开业,但是,重创已经造成,必然无法全面恢复到疫情前的常态,消费者买不买得起华为或苹果新手机还是个未知数。说到国际市场,现在全世界很多人一日三餐都成问题,谁还有余力去换新手机?综观前述各种因素,也许是世上20%不受疫情影响的高收入群体,或者正好有钱又需要换新手机的人?

尽管这些富可敌国的IT大企业,能提供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甚至还可为政府贡献庞大的税金。然而,如今面临生死存亡的非常时期,各国政府要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快陷入困境,谁还会去关注新手机、新科技?由此可见,资讯工艺和科创领域的未来中期发展放缓是极可能的趋势,甚至陷入瓶颈而式微也不足为奇。

这毕竟是一个自由竞争、适者生存的全球化经济社会。不涉及公众利益的IT企业,政府不必也不宜多加干涉;如果因市场不给力而业绩惨败,甚至频临破产,当然也不该由政府动用国家资源出手援助拯救,况且,就算给你逆大势而成功保住极少数的IT大企业,又能为国家与全民带来多大的实际利益?

作者 : 李昱龙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4
www.sinchew.com

吴慧苑.我们都是那个推着石头上山的人

行动管制期间,人们日复一日忙碌的生活,在实行社交隔离和禁足期间,像是什么东西突然停了下来,每一个人如薛西弗斯(Sisyphus)般荒谬的命运都暂时定格。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叫薛西弗斯的人,他被惩罚将一块巨石推上山,而石头到山顶后会翻滚回原处,西西弗斯于是便要走回山下,再把巨石推上。他将永远重复着推石头的行为,日复日,年复年,永无止境。

人活着,各个层面的日复一日不断推展着。社会性的各类活动、重复着相似的工作、私生活的衣食住行、睡了醒醒了睡。在停下大部分活动的期间,和惯性的日常生活拉开距离以后,可能会开始思索,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不能外出、无法上班上课,不断的重复着吃喝醒睡,在十几平方、几百平方的活动空间内,对于其中可能产生的无聊感甚或荒谬感,相较于平日,应该是更强烈的。

加缪在他那部著名的《西西弗斯神话》里说,西西弗斯是一个荒诞的英雄,他热爱并穷尽生活充实,讨厌死亡,反抗诸神,并被判处无意义的任务,但他坚持着,永远没有结束的一天,所以他也是充满激情的。这样的惩罚是个残酷的诅咒,不过,他以此作为对诸神和命运的反抗,西西弗斯在反抗中是绝望而充实幸福的,“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爬上山顶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我们无法不吃,也无法不睡。身为人,我们还有除了生存欲以外的各种需求 ,这些都停不下来,也停不了。像西西弗斯那样,我们都背负着残酷的诅咒,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世界并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存在,无效无望的劳动似乎就是生命的本质。

人生充满着不间断的重新开始,而重新开始的还是同一件事。事业、感情无不如此,甚至日常生活也是,以为已经完成任务,找到靠岸,可以喘一口气了,却没想到,还得再次滚石上山。

日常生活是一次次滚石上山,如果觉得这一切都徒劳那是因为我们要求一劳永逸。事实是,我们无法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控制在一条直线上,不波动、不起伏,那么,究竟有什么条件让我们觉得这世上就该有一劳永逸的事?毕竟世事多变,自己也并不那么可靠。

滚石上山,其实和佛家说的修行很相像。要是觉得事业,或感情生活,甚至是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一劳永逸的情况,不是太天真就是对自己有盲目的信心。

人都不能停止进步或自我提升,要是有一方在任何一方面停下脚步,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经已定型,身边的人肯定会有不少苦头吃。无论是亲情爱情友情,任何关系都一样,甚至在职场里也是。

就像加缪说的:“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而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拥抱当下的光明,不寄希望于空渺的乌托邦,振奋昂扬,因为,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滚石不生苔,在这需要不断滚石上山的路上,在这荒诞无稽的永劫回归中,愿你我都能找到让自己充实的方法。

作者 : 吴慧苑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3
www.sinchew.com

吴健南.线上聆审:司法迈向电子化改革新里程碑

刚目睹了上诉庭历史性针对某案件的线上直播聆审试点项目,很欣慰看到司法界又朝电子化发展掀开另一新里程碑。

整体而言,一宗民事诉讼案件的基本程序由入禀、过堂、审讯、陈词和判决所组成。

而追溯回我国司法界电子化发展历史,首个奠下重要基础的是大约于2012年由敦查基领导期间。在他的大力推动下,当局成功在各级法庭逐渐落实电子入禀系统,以取代过去以人手入禀法庭文件的各项繁文缛节和官僚问题。

这项历史性司法改革,虽看似属于行政层面,但至少成功大幅度减少我国司机单位过去多年所累积的无数悬而未决积案,改善当局的审讯效率和透明度。

正所谓“迟来的正义,则是被否决的正义”。自有关司法电子入禀系统落实后,我国大致上已告别过去那种一宗案件可以拖延审讯长达数年乃至超过10年的陈年历史,并确保大部分案件在顶多1至2年时限内完成。

无论如何,有关改革美中不足之处,主要在于从当初巴生河流域一带法庭进一步扩展到各州法庭的进度效率。虽自2012年已在首都法庭推行,却要等到最近2至3年才在各州首府法庭全面落实。而且在一些地点较为偏远的地庭,至今还在采用人手入禀模式。

第二个关键性的司法电子化改革,则是大约2年前由里察马拉尊掌托年代。从联邦法院和上诉庭开始,他逐步带领当局落实电子审查(E-Review)系统以取代传统的出庭过堂(Case Management)程序。

而这项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宗诉讼案件的大部分程序主要由过堂组成,即确认案件双方是否有准时根据法庭规则和法官指示入禀各项法庭文件,而没有涉及任何类似盘问证人等关键审讯程序和律师陈词技巧。

因此通过电子审查系统,将大大减低双方律师们舟车劳顿到各地法庭出席过堂,或排队等候本身案件被传召等繁文缛节。反之,大家只要通过办公室或家中的电脑,即能完成过去非常耗时的有关程序。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由于有关改革至今还在初步阶段,所以即便在上月落实行管令后,至今也只能在特定巴生河流域一带法庭,还有各州首府法庭,而且只是针对特定紧急性案件,局部性加以落实。

因此,虽然现任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东姑麦润上周发出了一则声明,列出了一些数据声称司法单位各级法官依然在行管期间截至4月15日通过电子审查系统处理多项案件,包括联邦法院大约有400宗、上诉庭大约有1800宗、高庭大约有4000宗和地庭大约2500宗。

但我相信有关数据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根据我本身和许多同行的亲身体验,事实上大部分由高庭或地庭审讯案件,大致上都因为行管令而将原本的过堂日期一律延期至5月间,而并没有通过电子审查系统取而代之并如期进行。

当然,除了因为有关电子审查系统至今有欠完善和全面化以外,也希望当局从这次的行管期意识到一项重要问题,即所谓的线上司法运作,必需是环环相扣的。

举例说有些参与了有关电子审查程序的律师就向我回馈,由于许多法庭文件需要涉及宣誓官见证签名,而当局却又完全不允许有关宣誓官领域在行管期间运作。这导致有关电子审查程序陷入半瘫痪甚至形同虚设窘境,根本无法确保双方律师们如期入禀相关文件。

而这也不禁让我想起早前国际贸工部针对法律专业所公布的可复工领域相关指南,同样反映出当局没有设想周全就贸然决策情况。试想想,倘若只允许进行买卖合约的律师楼复工,但同时又不允许其它重要相关领域包括税收局的印花税单位、各州土地局等单位恢复运作。请问有关律师要如何按部就班并如期完成一宗买卖合约个案?在这种障碍重重的大环境底下,类似不完善的局部复工是否只会弄巧反拙,为有关律师制造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延误乃至产生严重法律疏忽责任?

来到今天布城司法宫所展开的上述首开先河线上直播聆审。

宏观而言,此改革是积极的,尤其再进一步把电子化程序,从入禀法庭、文件审查,扩展至如今的案件聆审。包括允许法官和各方律师们史无前例地在不同地点,通过线上会议系统进行听审乃至作出判决。

但必须强调的,此试点改革项目目前只适用于一些没有涉及任何盘问证人的非全审(Full Trial)程序,局限于上诉阶段涉及法官和律师之间的聆审(Hearing)。

而至于类似线上审讯,是否也该适用于涉及层面更广并以高庭和地庭为主的初审全审审讯,则将会引起巨大争议。因为在相关的盘问证人程序中,涉及非常关键的律师与证人之间类似表情、语气、眼神、肢体动作等丰富互动过程。若通过线上审讯系统进行,将产生诸多局限乃至引发偏差问题。

此外,当局必需克服的也包括有关线上审讯程序的合法性问题。

要知道,过去当司法单位落实电子入禀法庭系统时,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必须修正2012法庭条规(Rules of Court 2012),因过去传统条规只承认人手入禀方式。

同样的,如今倘若司法单位欲通过线上开会系统审讯一宗案件,最理想的方式还是修改相关的法庭条规乃至司法法庭法令(Court of Judicature Act)。因现有法规只承认法官通过公开法庭(Open Court)或其内部办公室(In Chamber)所进行的审讯并作出相关判决。

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行管期对大马各领域带来重挫,而且短期内也因为线上系统的一些不足,导致司法单位的许多案件进展被耽误,乃至引起公义被否决等特定争议。但长远而言,若这项疫情能够协助打造大马司法运作的新常态,尤其加速当局迈向更全面线上运作的改革步伐,我相信许多法律界人士乃至国民都会乐见其成和给予积极配合。

唯一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即然司法界已成功克服疫情障碍,勇敢踏出线上聆审的第一步。为何另一重要三权分立单位国会,却背道而驰,不愿善用线上会议系统进行同样神圣和慎重的国会会议,尤其迫切通过各项有关应对疫情和行管期的重大决策和法案?

作者 : 吴健南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3
www.sinchew.com

蔡镇燊.公务员拯救了大马

大马曾是东南亚冠状病毒病例最多的国家。现在,我们的情况开始稳定了下来。反而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甚至是邻国新加坡这些先进国更严重受创。这些国家的感染人数持续增长,令人惊讶令人忧,而大马的确诊人数却降至新低,平时习惯性被贬低的情况有了转变。过去,见诸国际主流媒体的马来西亚新闻只会让人丢脸不堪,而我们现在终于成为世上的希望灯塔之一。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吗?我国的月亮,最近好像圆了许多。

但我国政治乱七八糟,经济状况不断令人失望,没有公家机构值得我们骄傲。在行管令前,有政党还通过后门的肮脏政治手段成为政府。

可是,我们被一位卫生部主管和他的团队拯救了。

事实上,国民对公务人员的印象,好话一句都嫌多。大部分都是因为受到政治人物的影响,或者是政府部门办事拖泥带水的态度而导致。

我们的对公务员的刻板印象现在和现实开始不同了。卫生部公务员如今被看到的办事态度和效率不是一夜的奇迹。它是靠数年建立的基础而得,秉公办事,并有服务国家的意愿才能做到的。

顺利挨过这场危机不是仅靠卫生总监诺希山一人就能办到,他重申了这个成果是在各政府部门共同努力下而得的。在政府各机构努力的公务员是我国的最关键力量,因为即使政治领导人和政党发生变化,他们不曾改变。一个国家若要度过每个大小危机,公务员就必须保持其独立性,不能因为政治变动,而影响了本身的能力,反之更要强化。

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教授在他们的著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对此进行了记录。他们的主要点出:国家的成功,需要一个性质上具有独立性和能干的政府机构。这意味着公务员不能允许政治人物为了个人利益,以积累个人财富和势力办事。独立的机构才是有实力的,不可以让政治腐败影响运作。

当然,我国公务员的制度还是有很多瑕疵的,体制架床叠屋,常常被不负责任的政治人物趁虚而入,以致赏罚不公。尤其在纳吉担任首相期间,他能够渗透每个政府机构,政府相关公司都听从他的指令。他不但拿了好处,还确保他们的决定始终满足他的欲望。

但是,疫情的危机告诉我们,强大和独立的公共机构对国家抵御这种情况非常重要。在此关键时刻,对抗疫情为重,国盟领袖及党员不能令公务员分心。这是史上政治人物开始为自己性命感到担忧的少数危机。这就是为什么这时是公务员大放异彩的好时机,并向我们展露他们确实是好人,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做好岗位的工作。

我们必须承认并尊重这个事实。诺希山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物,是一位特别的领导者,非常勤奋、聪明、真诚。但他并不是唯一能干的公务员。我们国家肯定还有更多像他那样的好榜样,在为国家低调办事。我们不应低估他们,反而应该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机会,并给予他们支持。

若能克服和完全对抗疫情,不是因为我们的新手政府做得好,而是全面依靠了我们公务员的智慧和牺牲。他们在这段时间日夜地为国而战,我们一定要守护他们,免受政治的干扰,国家才能越来越好。

作者 : 蔡镇燊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3
www.sinchew.com

郑钦亮.山哥请晚一点放行

许多人希望也预测,待山哥诺希山周五早上见了首相汇报疫情后,首相将在下午宣布行管令进入4.0,再再延长14天,至5月12日。

是人们被行动管制到上瘾了,变懒了,或是对政府防控疫情的成果存疑?

其实,人们都看到我国的确诊人数虽然是稳中带降,但也是每一天验到数十病例,表示病毒依然活耀。

人们也看到邻国新加坡的外劳确诊人数爆升,将狮城的确诊病例推上破万,但大马还没有真正解除国内的外劳计时炸弹。

所以,政府有意从5月1日开始接受滞留乡下民众提出回到住所或工作地点的申请,人们希望能等到至少行管令4.0疫情明显好转后才放行。

对那些数以万计滞留在大学和私立大专院校的学生,也应同等处理。

学生回乡过节很重要,游子回公司上班也一样重要。

但是选择在最安全的时候才出行,更加重要,不然随时会走上“不归路”。

说真的,一想到5月初人头攒动,学生与游子争相挤入长途巴士的画面,实在可怕。

一公尺的安全距离,变成了人贴人“不安全挤力”的恐怖笑语。

如此让病毒坠入肉体横陈的感染天堂,就像老鼠掉入米缸。

不要让过去全国老百姓42天的努力和牺牲,变成百忙一场。

作者 : 郑钦亮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23
www.sinchew.com

 


南洋商报(言论)

抗疫走正道,抄底有代价/南洋社论

国际货币基金将现在发生的事情称为“大封锁”(Great Lockdown),也有经济学家称之为“大关闭”(Great Shutdown)。

但不管何称号,结局都会是一样:全球经济同样会崩溃,封锁结束后可能还会继续崩溃。

简单说,尽管封城锁国,全球经济难逃衰退、萧条、大萧条。

这是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经济危机,也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经济灾难。

回顾之前发生的一切,显然,此前大家都对经济太乐观,对疫情太轻视,自私的各自为政,偏执的认为能独善其身。

更糟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不直接面对问题,不从疫情着手,只关心经济、到处甩锅、煽风点火的本末倒置处理方式。

还有冒险者把疫情当时机,盘算着在股汇、房产、黄金,甚至是期货等方面抄底,大捞一笔。

但谁又能预料,周二(21日),WTI 5月原油期货历史上首次收于负值?

那是因为,疫情引发了消费惨淡、基础设施和交通物流不畅等问题,原油很难外输或储存,而将油运送到炼油厂或存储的成本,已经超过了石油本身的价值,而纯粹为了经济性关井停产又存有风险,迫使了生产商与投资者接受负油价,无奈赔钱出货。

原油价格大跌,固然是因为全球经济停摆所致,而负值的更大关键在于“贪”。

油盟谈不妥减产稳油价后,有人想趁机抄底大赚一笔,乃致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负油价之时,特朗普还喊话抄底,还表示新增感染者的高峰已经过去,将分三阶段重启经济,无不反映一个国家和其领导人的自私与疯狂行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指出 ,1918年的流感,当时仓促上阵重启经济的地方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俗话说“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没人做”,石油生意做到这地步,人性的贪婪与全球经济前景已然一叶知秋。

除非发明解药和完全控制疫情,十年一遇的房产、股汇,期货、黄金等抄底,都是本末倒置和冒险的做法,终要付出代价。

先救灾,后救经济,才能到经济刺激、重启经济是为正道,但谁又听得进去?

国内旅游带来复苏希望(上篇)/陈明禄

当越来越多人出国游玩时,重视入境旅游(inbound tourism)的国家也日益增加。因此,当世界发生令人束手无策的大事件时,旅游业也显得不堪一击。

在全球蔓延的冠病疫情是近数十年来威力最强的经济“破坏王”,除了危及国际旅游业7500万个工作岗位,更大大削减旅游业大约2.1兆美元的收入。纵观全球经济,预计今年第二季会有1亿9500万人失去生计来源。

疫情扩散也殃及马来西亚,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预料造成95万1000人失业,家庭收入也骤减410亿令吉,包括我国旅游业于2020年1月和2月预计的33亿7000万令吉损失。我们虽对未来满怀希望,但不得不承认,冠病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消散。走出经济低靡期需要时间,疫情结束后,一些人预计旅游业需要10个月才能恢复原状。

政府援助在这个关头大大纾缓人民的困境。当旅游业慢慢复苏时,我们可以好好把握这个淡季,在黑暗中寻找曙光。过去许多危机的规模较小,受影响的地区也不大,不管发生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瘟疫,国际旅游路线都会从“灾区”转换至“安全区”。然而,遇到全球瘟疫大流行时,我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复苏。此时此刻,我们能把早前用过的有效方法派上用场。

向世界学习

旅游的精髓不外乎观光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2015年,韩国受到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影响。为了拯救旅游业,韩国邀请外国媒体和旅游业决策者参观各大景点,致力于建立大家的信心。同样的,马来西亚可以利用这个可行的方法来协助旅游业从冠病疫情中复苏。许多广受欢迎的景点现已关闭,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旅客不多的时期来改善景点设施,待市况好转时,便能广迎游客,恢复昔日光辉。

卫生总监一再劝告国人,行动管控令解除后的6个月至一年内,大家应避免群聚。因此,我们可以学一学外国分散游客人群的做法。众所周知,国人多数会在学校假期和佳节期间举家出游,而景区可在平淡季吸引精打细算的自由行旅客。这不但能减少旺季时游客暴增的问题,还能在平淡季时维持稳定收入。初到某地的游客通常会一窝蜂参观十大著名景点,但旧地重游的游客则会选择人少的景区。周末长假到来时,小镇居民会到大城市购物或观赏文化表演,城市人则到乡区接近大自然,只为休闲和“充电”。只要在规划旅游促销前掌握好游客的旅游习惯,便能有效提高游客人数。

很多国家的景点门票分为国民价和外国游客价,或在淡季时调低票价。不同票价有利于全年吸引游客和缓解拥堵压力,同时让不同收入水平的国人有机会旅游。为了提振旅游业,前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为国人提供旅游奖掖。

在此奖掖下,国内旅游开销享有高达1000令吉的税务减免,国人还可获得用于国内航班、火车和酒店住宿的100令吉数字优惠券。

(作者为OYO Hotels & Homes新马区经理)

瘟疫的世界局势/叶行

去年12月底,2019冠状病毒病在中国武汉猖獗崛起,在短短几个月内,蔓延到了全球185个国家,确诊病例逾247万,全球因冠状肺炎死亡人数累计17万,其中美国成为冠状肺炎肆虐下最大受害者。

截至2020年4月23日,美国确诊病例85万5255,而死亡人数也飚升至4万797人。

面对这个肉眼看不到敌人,许多国家都束手无策,除了仿效中国抗疫方式以外,目前,似乎还找不到其他更加有效的抗疫方法,因此,中国抗疫方式,也备受世界卫生组织所赞扬及推荐,而中国也在疫情稳定后,不忘向世界各国分享他们的抗疫经验,并输出医疗队伍,赠送医疗用品及抗疫药物。

虽然在某些反中人士眼里,中国协助世界各国抗疫背后,怀有自己政治目的,这些人士甚至认为,中国应该为冠病事件,向世界各国道歉和赔偿,固执认为,冠状肺炎应当被称为武汉病毒,但事实上,病毒源头至今仍然众说纷纭,世界各国科学家及病毒专家,至今仍然无法说出一个所以然,给出确实说法。

武汉也是受害城市

倘若因为中国首先通报全世界,首宗冠状肺炎病例发生在武汉,因此中国就必须为冠病负责任,那么在1981年,美国向世界通报本土首宗爱滋病毒感染病例,美国又是不是应该为爱滋病负责呢?又例如在18世纪以前,侵袭欧州各地,造成累计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的黑死病,并没有因为是法国医生兼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辛,1894年在香港,从鼠疫大流行里发现,世人也没有要法国或香港负责一样,说到底,武汉始终也是受害城市之一!

当然,如果中国在援助各国抗疫的当下,顺便拉拢几个盟友,扩大对某些国家的影响力,在这个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国际政治舞台上,原本就是无可厚非,毕竟玩潜规则游戏的国家多了,也不在乎一个中国,要不然,台湾也不会因为用中华航空运送抗疫物资送人,被误以为是中国的捐献,而气得嚷嚷要中华航空改名,施恩莫望报的传统美德,在国与国交往当中,在世界权力游戏里,根本就没有存在空间。

不争的事实,当这场瘟疫过后,世界格局和权力结构,相信都会有所改变,甚至是洗牌,其中受创最重的美国,是否还能站在世界巅峰,眼下还很难说,至少凭着美国现在的疫情状况,还有美国各州此起彼落的示威活动,会否引来另一波疫情高峰也说不定,换句话说,美国的疫情还会持续多久,根本就猜不着,而疫情过后,美国是否还有能力再充当大哥,更是不好说!

目前,可以看见的是,为了阻止中国明面协助抗疫,暗中趁机扩张对各国的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反中势力,可谓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努力制造舆论风向打压,而台湾更是奋勇争先,自愿充当美国马前卒,台湾网军及媒体,几乎把所有对中国释放善意的国家及人士,都得罪完了。

其实,台湾原本可以借着协助各国抗疫,重新回到国际舞台,并乘势与中国讨价还价,寻求新的定位,可惜台湾选择弃易求难,偏又错抱特朗普大腿,目前,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已经确定为拜登,从他几次政见发表来看,明显与特朗普偏激极端性格相反,对中国态度也与特朗普背道而驰,更重要的,从拜登确定为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开始,民调声望就一直领先特朗普。

倘若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难保特朗普在总统选战中不会落选,到那时,台湾就成孤家寡人了,然而,台湾敢不敢凭着一己螳臂之力,去挡中国这辆巨车,在这头醒来睡狮的前进路上设置障碍呢?

大马人,给自己一个掌声/李慧珊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难以煎熬的行动管控令期间,卫生部为大家捎来了利好消息。4月22日,我国冠病疫情有显著改善,新增确诊病例仅有50宗,已连续6天呈双位数,也是本月份第7次出现双位数确诊病例。

此外,我国的康复率也在节节上升。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医生在22日的记者会上指出,当日的康复出院人数为103人,累计康复出院率为62.4%。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说一下我国这位大马人的支柱以及骄傲——诺希山。自冠病爆发以来,大马人最关切的事莫过于每天下午时准时追看直播,等待卫生总监为疫情做出最新报告。看似简单的记者会,背后却是意义重大。

要知道,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当诺希山站在台上的时候,他所说的任何一句话和任何一个举动都是会受到大众放大来检视的,因为其所承载的是全国人民的期许。但诺希山在巨大的压力下却能依旧保持冷静,表现专业,发表明确兼不具政治色彩的健康建议以及简报。这不仅为他赢得了国人的掌声及喝彩,也受到了国际的肯定。中国环球电视网也将其誉为“世界三大杰出抗疫医生”,但他功成不居,认为这是对我国抗疫的肯定。

当然,这一切的成果不仅仅是一个人可以做到的,最大的功劳来自于那些戴着面罩,日夜奔波的无名英雄。

他们是许多人觉得烦人的路障警察以及军人,是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又或是在无名的角落默默为抗疫付出的小人物。他们的名字我们不知晓,他们的故事我们听不见,他们的努力我们看不见,但他们为国家的付出以及牺牲,是值得全国人民敬意的。没有他们,我国就不可能取得丰硕的抗疫成果。

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此外,通过长久以来的抗疫战争,我们也可以看到诺希山与政客的本质区别,那就是责任感。

责任感这一特性,在政客身上是无处可见,在诺希山和其他前线的工作人员身上十分显著。他们从事抗疫工作,并不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也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以解救国家于疫情的困局作为最终目标。这种责任感是发自内心的,是敬业的表现,这与那种会在卫生部面簿官网自我吹捧的部长和在免费饭盒贴上自己的头像的国会议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名真正以民为本的领袖同样不会把人民的关切视为“令人厌恶的问题”,这也是诺希山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大相径庭的地方。这里我们看到了,态度决定一个人的高度。

大马人也应该给予自己一个掌声。抗疫过程中,我国具备了

1)有效抗疫机制
2)全民抗疫共识
3)专业的医疗团队,因此达成了全民抗疫的使命。

反观其他先进,民主,人权至上的国家,由于全民共识的缺失,从而为推行防疫工作造成诸多阻碍。这份荣耀,是属于前线人员,后勤部队以及每一位奉公守法坚守行动管控令的你我。

(作者为拉曼大学副教授)

大团结政府破功/陈圆凤

伊斯兰党在希盟掌政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不断诬蔑民主行动党“去回教化”,伊党领袖们心心念念要成立“马来人大团结政府”,以捍卫回教和马来人。现在,伊党参与执政中央,第一炮就是要为伊党的后座议员争官联高职,这是“马来人大团结”的节奏吗?

我们看到,“马来人大团结政府”已经“破功”了,成立不到两个月,就陷入争官和内斗中,巫统和土著团结党已经展开割喉之战,伊党也不落人后,都是为了争权争官,这是大团结的表现吗?

国阵统治下的马来西亚,种族政治毒素深厚,巫统和伊斯兰党都奉行以种族及宗教独大的斗争方向。他们以此为理由,表面上都是民族及宗教的英雄,而实际上,一掌权,就毫不保留露出真正嘴脸,将官联高职视为党的聚宝盆。

疫情严峻时,他们发动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全民在抗疫时,他们就开始内部夺权争官,也不嫌吃相难看。由此可见,现在这个执政联盟的结合是多么勉强!

如果说希盟各党各有所思,国盟各党则根本就是“滥竽充数”,随便先凑合,过得下就过,过不下就拆。

伊党和巫统并不怕跟国盟拆伙,特别是巫统,人多势众,只要成功分化团结的希盟,他们就能左右逢源,阿兹敏等造反派为巫统开路时,没想到也把自己的路堵死了!巫统眼里只有权欲,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通通可以打破,根本不会顾念结盟之谊。

如果再斗一次,难道阿兹敏还能那么风光?他还能再反一次不成?这一次,又该反谁?阿兹敏已经沦为吕布这样被唾骂的人物。

其实,谁上台都好,前门后门也罢,人民最重要的是看政府怎么表现。希盟风光从大前门上台,结果也是被人民骂得灰头土脸;国盟如果上台后可以好好表现,人民也会给予公平的机会。但是,现在,显然后门比前门大不堪,吸收了巫统和伊党的议员,国盟政府政府部长的水平实在不堪民意检测。

新政府的抗疫大战,是由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医生掌帅印,卫生部正副部长都在做些不知所谓的事情,网上说卫生部长一公开发言,政府就要被整整嘲笑三天。

福利局最让人诟病

“英明神武”发动政变的阿兹敏,身居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高级部长,好不容易争取到处理“公司解封上班”,部门网站却瘫痪。

最让人诟病是福利局,派福利品还要打折扣,封区三天也不派食品,这样的工作效率和漠视民生疾苦,是“大团结”应有的作为吗?相关的部长呢?

一个国家的政府,唯有选贤与能,才能把国家管理好,一味只强调“帮族不帮理”,最后一定伤及全民。

夹着“马来人大团结”口号上台的国盟政府,到底团结了什么?也罢,只有让他们的支持者失望,才可能为马来西亚破除种族政治的魔咒。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