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各主要中文媒体言论集 – (2020年04月09日)

东方日报(评论)

谢诗坚:行管令应适度放宽

中国武汉自华人农历新年(1月25日)前后,经过了两个月的抗疫和考验,终于迎来了逐步解封的喜讯。

虽然尚未有特效药物及治疗手段可做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当时也没有人相信能控制或抑制病疫大大减少的可能。几乎千万只眼都盯着武汉及湖北的疫情;甚至全中国。也许有人口不对心地希望这次的病毒能“淹没半个中国”,让它奄奄一息。

结果适得其反,在三月份时,中国疫情竟有峰回路转的时机,不但受感染的人大为减少,甚至连死亡率也得到控制。可是就在中国疫情走向缓和之际,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不幸迅速传开疫情,连马来西亚也不可幸免,病例已接近4千例,也有超过60多人死亡。

因为病疫来得快,马来西亚被迫在3月18日实行“行管令”,基本上所有商店都需要歇业,除了获允开市的巴杀、杂货店、超市、餐食店/摊、药房、药店外,近期则加上农业原料店(肥料及农药)、五金店、零件店、宠物店(饲料及药物)允许在指定时刻营业。换句话说,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和较具规模的企业都停止操作。

发援助金救急

从那一刻开始,我们第一次发现到这种接近“封城”的措施比戒严还要长及还要严格,每户只能一人外出购买必需品;同时只能在住家附近10公里范围内外出采购必需品,而且过了晚上8时就不鼓励车辆自由通行。

正当所有的马来西亚人盼望疫情能在3月31日解除前一周,又被通知“行管令”展延至4月14日。这就是说,人民要承受一个月的不方便,不仅收入大为减少,而且一些人家中的储蓄也可能用得七七八八。

就在百姓钱不够用和不知会延长“行管令”时,政府宣布拨款100亿令吉援助金给中低收入群体,每人可获得800至1200令吉的津贴,为期三个月。这是天降甘露,但也只能有助燃眉之急。

除了发放现金予受薪阶级外,刻下国人都以焦虑的心情等待政府宣布好消息,不再延长“行管令”,否则会爆发经济危机。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情况还不算太差,也得到控制,死亡人数有限,无须步步为营。

如果开放城市,恢复企业商店正常操作,会加重疫情吗?如果继续封锁,控制疫情,则我国经济会否崩溃?在两难底下,择其一必然有反效果;择两者同行,也许会抱着一起面对,有利有弊。

就马来西亚一个资源丰富、人民丰衣足食的国家,应该是可以顶得过去,但坏在没有人知道疫情何时被控制;再加上如果欧美国家疫情持续恶化的话,整个世界经济就会陷入更大的困境。我国也会陷入两难之中,开放或封闭都有其好坏。

如何扭转经济

如今政府已拨出2500亿令吉应对,相信可以勉强过关。当然,也有不少的质疑,譬如:银行还款期限延迟6个月,但这不包括信用卡的欠款;还有谁可以控制物价不波动?哪个部门有此权威?若货供不应求,谁来补上?

政府一方面警告商家不可哄抬物价,另一方面又保证货源充足,也没有起价。但如果货源不足,商家以较高价入货,是否可以调整物价呢?也有人估算我国因病毒传播可能导致200万人失业。这个数目尚未得到证实。但以过去的情况,我国失业率只维持在3%或以下,失业者不算多。相比,联合国估算全球将会有2500万人失业时,马来西亚的数目就不算大了。问题是我们怎样使经济扭转回来?

如当旅游业陷入瘫痪的时刻,我们又怎样期待游客会在今年6月回流?如果这一年一切显得冷冷清清,不但旅行社会倒闭,小型酒店或民宿也会关门大吉。还有德士、Grab及其他交通工具的业务员,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最致命的是航空公司在停飞的时日里,它们的损失又是如何算的呢?

虽然我们赞成人命比经济重要,没有了命有钱也没用。这是指个人或家庭的情况而言。若是以整个社会和国家来看,就不能不考虑到经济恶化下的后果,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会增加,人与公司的失调也会加剧,在事事不顺利下,金钱又转变成第一位,从而加重社会的矛盾与混乱。

这种情形我们就可从欧美国家中看到。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人民是不想受约束的,否则就被认为是压制民主、自由和人权。所以特朗普对美国的控制手段还是有伸缩性的。同样的,在香港疫情爆发期间,竟有人举行反送中示威。这种不要命的行为(害人也害己)根本于事无补,只会恶化疫情。香港的反送中人士可以停止美国也爱莫能助的斗争了。自由、民主和人权在人命当前,有时也不能错用。

另外,政府如果在4月14日过后,不再延长管控,而是局部开放,让一些小企业复工,中大企业采轮班制、政府部门可选择性开放,商店也可分阶段开业。那么学校因学生过多,尚不宜一下子开学,可以押后两周开课。刻下有些学校已通过互联网教学,能起到部分作用,收效还是有限的。

不过这样的远程教学不值得鼓励,特别是中小学及幼稚园的学生,他们需要通过集体上课来培养其集体生活与合作的思想。远程教学只适合大专生或短期与临时学习,正当的教育是要从学校做起,这一点含糊不得。

陈海德:伊党的具名私函

伊党主席哈迪阿旺于上周,刚获新首相慕尤丁委任为中东特使,日前即因被称是其致函给国际伊斯兰领袖的私函而掀起大波。当然,在此之前伊党都并未即时证实和确认信函是否真假,引起朝野相互反应和猜忌。只不过因新冠疫情升温,人们对此事不甚关注和热衷。

国民联盟政府于上个月初取代希盟政府,由土团党主席慕尤丁上任新首揆,内阁继而重新洗牌,国阵、巫统和伊党的“和谐联盟”以及东马支持政党均获委任。只是,土团党虽为新政府主要骨干,但其席位少却拿下重要部长职,尤其是前公正党退党分子如阿兹敏获委高级部长,引起巫统的不快,认为是不公分配和排挤巫统。

相对巫统,伊党却表现得泰然自若、春风满面,并表态全力支持新内阁。为何如此?皆因伊党自1977年内讧而退出国阵后,暌违了40馀年终于又加入了中央政府,并获委3正5副部长职,包括党内被视为较开明宗教师、署理主席端依布拉欣,以及党内的各专业人士如总秘书达基尤丁等。而意外落单的先莫说党内宗教派人士,连哈迪阿旺都不获委重职,就显得格外异常了。

尤其,哈迪阿旺一介党主席却不获委官,面子要摆哪里?可见新政府确实明智,一是取其轻,只让伊党任首相署的宗教事务副部长职,以防止伊党骑劫中央宗教事务;二是不给你面子,但也须照顾你里子,委哈迪为“中东特使”这样的边缘闲职,任他发挥所长,一旦出事,官方也无须负任何责任。

结果,哈迪有诚意兼务实,屁股还未坐热就以伊党主席身份致函给国际伊斯兰领袖,而非以特使身份发送。这份以阿拉伯文书写的私函,翻译后的大致内容,是一贯地继承哈迪的陈腔老调,抨击英殖民所遗留的世俗体制和法律使穆斯林土著堕落和腐化,并把政府无法给予捍卫穆斯林主权的责任,归咎于非土著穆斯林仍掌管经济和教育领域等。

延伸出来的分析是针对509大选至2月政变,认为上述那些人使得族群和宗教进而分裂,导致国家动荡不安,只是哈迪为马哈迪辩护,而把责任归于多元背景和世俗的希盟三党;再则是大篇幅解释伊党的立场问题。

说句难听的,这封信听起来犹如80年代《哈迪训词》的新版,唯独把敌人─国阵、巫统和马哈迪剔掉,重新为伊党的新斗争目标定位为希盟三党、非土著兼穆斯林,还有─西方自由主义、犹太复国主义和共济会。这封信,以其说是哈迪阴谋,还不如说是如常的“哈迪阿旺主义”式伊党公函,哈迪是在为伊党背书。

从其模糊和摇摆不定的言论,可看出其对2月政变和委任慕尤丁的举动不甚认同,却也不甚奇怪。伊党原本的主张是拉拢马哈迪组阁,打造“马来穆斯林大团结”政府,结果未成欲呼吁重新选举,但最终还是跟着巫统屁股,走后门去谋官。至于伊党和哈迪,如何美化和证实自己身为宗教政党的高尚和纯净?就是写一封自白信,澄清自己立场合乎教义云云。伊党的风格,不就如何吗?

陈诗蓉:放手,孩子才能自立

3月18日开始的行动管制法令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Social Distance),却让平常虽住在同一屋檐下,但各有各忙的家人有机会相互靠近,长时间腻在一起。朝夕相对,能让彼此的关系愈发亲密,也更容易擦枪走火,心生厌腻。特别是那些在家中忙上班(work from home)、忙煮食、忙家务,还得为孩子的线上课程忙的家长,这是一段极考验耐力与教育智慧的居家战役。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特别容易牵动父母的神经。如果人生真有起跑点,这段学校关闭,居家学习的时段,可视为孩子人生跑道上的一个中停点,学习路上的检查站(Checkpoint)。平日在学校上课,一个班级里有30-40人,老师再怎么努力,都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孩子们看似跟着大队在赶路,却不一定都在状况中。

家长可利用这难得能陪伴孩子学习的机会,近身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了解孩子的学习问题。如吸收理解能力如何,专注力够不够,与同学老师之间是否有互动等等。若发现有不足,或需要辅助的地方,正好可以伺机补上,让他们有机会调整步伐,再继续前进。这不是比害怕输在起跑点,而不顾孩子体力,盲目地催促他赶路,更有意义吗?

离开有形的课室,转为居家的线上或线下学习模式,比平常上课更需要自立、自律精神,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契机。所谓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当中包括自己规划学习时间、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式、自我调控学习步伐、自我评价等。这需要靠时间来养成,不可能一步到位,家长可先从时间管理着手,让孩子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引导他们自己安排作息时间,自我鞭策,而不是让家长充当提醒上下课的铃声,由家长负责催促学习。

勿越俎代庖

对于学校老师所布置的任务,家长不能为了图快或省事而越俎代庖。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要让他拥有能够自主安排的时间,也得预留足够伸展的空间,并给他信心,让他知道努力的过程也一样值得珍视,允许犯错,也允许按照自己的步伐前进,不催不赶不比较。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增强对学习的责任心,启动内在的学习动力。

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勇于自主,身为父母的必须先舍得放手,就像放风筝一样,既要拉着线头,又得确保有足够的长度让风筝高飞。这一次居家隔离,既考验孩子的自律、自主学习能力,也考验家长“收”与“放”的智慧。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找到自己的平衡点,经此一役后,亲子关系变得更融洽、更亲密。

黎翰辉:政治人物停止加剧卫生体系负担

我国某些部长在家里蹲太久,开始在家浓妆打扮,甚至装扮成哆啦A梦,让另一半高度怀疑自己求学时期的成绩是不是一直在垫底。更匪夷所思的是,有部长竟开始向同僚喊话,强调佳节期间亲人家庭不能不聚会,必须拟定一套家庭聚会指南。

众所周知,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就是口沫和群聚,尤其是在室内和拥挤的地方。当下,就算部长敢提出家庭聚会指南的建议,首相和卫生总监相信也不敢研究或拟定。否则,70多位部长的家族成员应该会开始衍生一股怨气和恐慌的情绪。

当下的内阁,就诞生于新冠病毒疫情大爆发期间,目前所追踪到的最大源头,就是发生于2月尾至3月初期间的大城堡国际万人大聚会。来自东南亚和全国各地的信徒在聚会后,相续把病毒带到回而导致疫情扩散,是我国最严重的大爆发案例。

新冠病毒施虐期间,有些国家地区爆发离婚潮,日薪族手停口停家里断炊,至于虔诚的信徒必须群聚祈祷才能安心。

印度政府在落实行动严管后,为避免群聚所引起的疫情大爆发,印度警察以藤鞭来体罚外出的民众,因为印度国内无论是哪一个宗教社群,在疫情严重期间仍坚持群聚活动。结果,某些敏感社区已频临暴动,疫情蔓延扩散的风险也不断扩大。

回顾2012年,中东爆发首宗呼吸综合症(MERS) ,截至2015年为止,全球总共1342宗病例,513人死亡。为此,沙地阿拉伯从中吸取教训,当出现首宗确诊病例就开始沉着应对。如今,沙地的确诊病例2795宗,615人康复,死亡病例41宗。

在病毒疫情蔓延时,沙地和伊朗的情况截然不同。为有效遏止国内疫情蔓延,沙地政府不单暂停祈祷活动,当确诊病例发展到一天暴增百多宗时,更毅然宣布宵禁21天,暂停所有的飞机航班,并将千多名潜在病患进行隔离和病毒检测。

作为宗教信仰虔诚的国度,在面对病毒疫情蔓延的威胁,中东国家在非常时期尚可选择违背常态的对策,甚至传出在考虑停止今年度的朝圣活动。作为旅游部长,不可能不知道外国政府都在努力遏止疫情蔓延,短时间内未必有过节的气氛。

政治人物的发言,有时可预见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尤其在位毫无表现者,其言论就是唯一素质指标。当致命病毒在全球收割人命时,部长竟要求卫生部制定家庭聚会指南?难道部长现在不是跟家人一起?还是不清楚病毒的致命威胁?

身为政治人物除了应该理解全球疫情数据上的意义,也应该恶补一些医学常识。不应为了避免恐慌而误导民众,或以节庆和家庭聚会为由,陷国家社区于疫情感染的风险中。更重要的是,在病毒疫情未有好转时,应停止加剧卫生部的负担!

郑秉吉:晨泳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有一句格言“生命在于运动”,而健康在于锻炼,锻炼则贵在于坚持。因此,坚持锻炼也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刚亮就起床,闲不住想要松松筋骨的我,由于行动管制令,虽不能到公园去晨运,却也不想待在室内运动。我想游泳,但是一想到寒冷的水温,就有点让人却步。

连续下了几天的雨,天气转凉,户外泳池的水温也自然下降。

犹疑了一会儿,最终理智战胜心理障碍,还是决定换上泳裤走到后院去。脱掉上衣和拖鞋,赤脚踩在泳池边的冰冷地面,清冷的晨风,迎面而来,冷意侵入毛孔,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小心翼翼地用脚尖探了探水,池水真的好冷!真的要下水游泳吗?还是回室内练瑜伽算了?要不等到傍晚水温比较高时才去游?我的内心在激烈地挣扎。

理智告诉我,不能因为畏惧而不向前,不能向困难低头,决不能退缩啊!

妻子见我在泳池旁举棋不定,迟迟不下水,担心我着凉,关心又淡定说道:“水那么冷,你要游泳咩?下午才游啦!”那一刻,我的确有打退堂鼓的冲动。

做好了暖身操,让身体暖和起来之后,我走到泳池边的花洒冲洗身体后再准备下水。冰凉的水从头顶淋下来,冷得我直打哆嗦,手脚仿佛开始要不听使唤了。

凭着一个顽强的意志力,我一步步靠近泳池。颤抖的双脚慢慢踩进泳池里,再缓缓往深水处前进,我蹲下让冰冷刺骨的池水覆盖全身,身体顿时抖得更厉害,连牙齿都在乱颤。

一进到泳池深水处,我就毫不犹豫地游起蛙式,奋力往后蹬,游向前方。我一边游,一边仔细感受冰冷的水,从头部、脸庞、肩膀、双臂、前胸到身体的两侧不停流动。

决不能停止!我继续划水,来回不断地游。

一开始,还是觉得很冷;游多两回,就慢慢发现寒冷的感觉开始消失了。再多游一些距离,整个人就完全暖活起来。我分不清是我的身体暖活起来了,还是我已经适应了水温?

当不再感觉到寒冷,我就十分享受的在泳池里来回游个痛快。我庆幸自己克服心理障碍,选择了下水。

这个体会,让我联想到我们生命中不也是常常面对种种挑战和障碍吗?无论是商业上或是生活上,这种局面可谓层出不穷。到新客户处开户口、跟银行申请贷款、跟上司要求加薪、准备裁退不称职的下属、跟心仪的女友求婚、想自己创业、想换工作……很多人裹步不前。他们担心被拒绝,怕自己无法克服挑战,不想面对失败。勇敢面对挑战和障碍,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会有恐惧也是很自然的反应。

勇敢并非不害怕,而是即使害怕也不退却,敢于面对并采取行动。

这就像晨泳,还没下水之前,如果无法克服心里障碍,而受他人的言语影响,我就不会下水畅游,进而也就失去晨起游泳的乐趣。

快活的游了半个小时,儿子看到我很享受的样子便问我说:“不冷咩?”我一脸得意的大声回答:“不冷,一点都不冷!”。

杨善勇:新官多废言,叮当不得闲

宅在家里,追看电视;没有想到,因此捧红了哆啦A梦,成为这个国家的代言人:人人都想从小叮当的梦幻,找回当初的失落。不仅是妇女部主张见之思齐,前首相马哈迪医生也说:希望时光机折返从前,许他劝导他的民族、他的国民、他的国家。

听起来,那像是张镐哲的〈如果再回到从前〉:如果再回到从前所有一切重演/我是否会明白生活重点/不怕挫折打击没有空虚埋怨/让我看得更远/给我一点空间/我不再轻许诺言/不再为谁而把自己改变。

但是,所谓“从前”的时间点,应该停留在哪个时刻:1957年独立建国之日?1969年的政治分水岭?1998年罢黜副揆安华?2003年辞谢首相?2018年509大选,或是2020年希盟倒台之前?

可惜,历史既没有如果,也没有从前。否则,华叔必然可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因此领悟命里有时终需有:首相这份工,今生可能与他无缘。那么,为何不乘一趟时光机,飞到未来,预知以后?

眼下遭遇的那些困窘,其实还是其次的问题。大雄考了零分,老师的那一番鼓励,不也是这么说:“眼睛长在前面,是为了不断前进。”然则,妈妈的那一双火眼金睛,是为了查看大雄一张张一塌糊涂的考卷。

由此可见,心思不同,定位不一,视角各异,心得也自然大相迳庭。要是生命走到终点,渐有悔意,因此试图undo当初的错误的选择,也就不难理解了。反之,倘若寰宇一统,度越千古,经文纬武,天下和乐,也许还要祈愿得以redo盛世。

不管怎样,时光机仅是爱因斯坦假设的构想,也只是漫画家天马行空的想像。既然这样,甭说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尘劳邪见,遍布大千,现在心其实也不可得。唯有藤子不二雄的代言经典,远在新官的废言之上。

 


光华日报(言论)

网路世界不封关/文:黄婉玮

疫情使民众的行动受到严格管制,近期只能徜徉在网路世界。

疫情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交模式,一切的社交活动都可以在网路上进行,除了购物,还可以上网课,各式各样的新闻频道播送消息,让我们不与世界脱离。不少的“网红”也关心疫情,且切入探讨社会现象和国际动态,虽多为一家之言,但或多或少可以促进网民对疫情多一份关注力。有些“网红”尚可以媲美正经节目的时评人。不过现在网上还是显得良莠不齐,网民不可能照单全收,否则就会被一些不实的和扭曲事实的评论误导。

关于台湾某名嘴污名化大马的事件,其实在网路世界日常游览的新闻频道也充斥着不少类似的,欠缺客观和无中生有的评论。

观众和网民不可能只透过一两个时评节目去了解世界的宽阔。如果针对台湾一百多家的电视台,观众选择频道和节目时,有必要先了解以政治挂帅的媒体生态发挥带新闻风向的作用。所以,台湾在疫情爆发后,也少不了政治立场将台湾名嘴对疫情的论调划分为亲中派和亲美派。

就拿口罩来说,亲中派的名嘴起初严批政府禁止口罩出口,亲美派的则不但支持政府,还批评捐赠口罩给中国大陆的台湾艺人。两个月后,两派的名嘴对口罩的立场倒转过来。正当台湾的病例数开始上升,而西方国家疫情迅速扩大的时候,台湾政府却一改初衷而将口罩捐赠给外国,获得了亲美派的名嘴认同。而亲中派则批评政府不顾人民而捐赠口罩。可以理解的是,亲中派的转态,其实是基于疫情转变而来。

一般而言,网路世界乃不分国界,但是某些意识型态也将网民划分为对立的社群。只要观察新闻频道采访的对象、剪接的片段和新闻标题,不难判定频道的政治偏好,尤其是亲中和亲美的偏好。除此之外,同性婚恋、种族主义、民粹主义等等,在网路上也是各有支持和反对的社群,而造成的对立和谩骂并不亚于现实社会的群众冲突。

我们愿意将私人的情绪和个人的看法公告于网路世界,与他人分享,同时从他人的分享获取不同角度的看法以及生活经验。这是正向的网路作用。当网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却常忽略网路上的社交礼仪,缺乏尊重差异。网民与“网红”以及“网红”之间的意见不对调时,容易演变为网路霸凌。

慎防复工复学潮/文:吴荣顺

政府一宣布停学停工,结果造成的是回乡潮。结果造成巴士乘客散播病毒的风险。

那些可以成功回乡的当然开怀。可怜那些来不及回乡的学生留在宿舍内哭泣。

现在要谨防的是复工复学潮。没有小心安排,最怕的是引发另外一轮的病毒感染威胁。

有序的复学复工是重要的。中国的模式是我们可以学习的。一个那么大的国家可以在近两个月逐渐恢复正常,有序是关键。回暖回安需要的是有序。离开复工复学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给于我们的政府时间好好地安排与策划。无序的关闭只是制造回乡潮,引发散播病毒的危险。同样的,无序的复工复学也会造成严重的复害。

逐渐扩大开放,逐步恢复复学,复工也是需要考量的。比如可以安排患病者比较少的州属可以开始返乡等等。患者人数比较多的州属比较迟复工复学等等。这样可以减少病毒的散播与人群拥挤的危害。

先后复工复学可以减少人潮的拥挤,这是关键,也是政府需要思考的。抱持灵活的态度处理与安排更行重要。

一些严重的州属或是城市还是可以继续保持封城,封州的状态。不一定需要一起解封,而是视乎情况而定的。

适合的管制,如台湾的管制模式和中国成功榜样也是我国政府可以借鉴的,少走一些失败无序的弯路,同时也可以成为我国成功抗疫的鼓励。我们曾经冷眼旁观中国为疫情征战,现在却是需要欢看他们的成功案例,从中学习,如此一来,才可以帮助我们脱离疫情的持续破坏与威胁。

还有复工复学以后的持续检查,包括体温检查,是否咳嗽,感冒等等也是必要的,同时还需要提供洗手液,确保佩戴口罩等等,以免造成仓促恢复带来病毒的死灰复燃恶果。

中国的成功抗疫传递了希望的正能量。而成功关键在井然有序。井然有序的安排复工复学,井然有序的防范和规划,有序扩展生活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安心复工复习复产,都是具有高度意义的,确保的是国家的安全、国民的健康和经济的复苏。

严审受惠人民背景/文:胡栋强

月入万元夫妻竟然在国家关怀援助金名单榜上有名,让人不敢置信,大跌眼镜,但还有一个晴天霹雳,非常惊讶的消息,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夫人罗斯玛,竟然也获领800令吉援助金。另外,行动党也有一些议员也是该援助金的受惠者。

据报道,政府发放国民关怀援助金,霹州至今有4名行动党州议员也是该援助金的受惠者。除了较早前流传行动党兵如港州议员李存孝可获得1600令吉的国民关怀援助金,该党另有3名州议员也证实符合资格享有该援助金。

为何这样的不公平事情会发生,应该得到救济的反而被遗漏,不该领取的偏偏在名单内,而且还是具有社会声望的人物或收入比一般人高的议员?

前首相纳吉是一名国会议员,月入近2万元,他和罗斯玛是夫妻关系,后者理应没有资格领取800令吉,这表示政府库存资料,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错误。这只是冰山一角的举例,我们还不知道名单内,是否还有其他议员的夫人或其他国州议员也一样受惠?

这些议员夫人和收入丰厚的人民代议士,会因肺炎疫情影响生活,有这样的事吗?谁会相信?首相慕尤丁,你又怎么看待。

谁有资格领取1600令吉援助金?根据税收局的细节,只有正在,或已申请但未获批准的人民援助金申请者,家庭总收入4000令吉以下等都符合资格。

这些细节都很明显,连6年级小学生都明白,超过4000就是没有资格,但我们最近却从社媒得到消息,有一些入息超过万元的夫妻,都是国家关怀援助金的受惠者,丈夫获领1600,夫人领到1000。

在M40(中等收入)群体方面,政府是根据报税人(不管你有没有被抽税)资料来作出审查,换句话说,只要你去年的每月平均收入是4001令吉以上,你顶多只能获得1000令吉。

大马政府不知是如何划分B40群体的,如果说4001-5000令吉,我们还可以接受,但5000-8000也是属于同一个群体,就有一点说不过去了,为了使到那些真正受到生活影响的人民获得协助,政府是有必要重新作出检讨。

大马受到严重的肺炎病毒侵袭,为了制止病例数字飙升,政府于3月18日至3月31日实行行动管制令,由于情况继续严重,政府又宣布延长行管令至4月14日,在这期间,受到最大影响的就是自雇的群族,他们当中包括了来自B40及M40群体的小贩,依靠日薪散工、店面助理及小型公司职员等。

举个例子,去年月入4001令吉的打工仔,今年初或已离职,被解雇失业了,他们还算是M40群体吗?B40群体的在无法出外工作后,手停口停,没有收入,像这样的人民,才是政府要去协助的目标。

为了确保达到协助人民度过生活难关的目标,政府是有必要一次过重新审查每一位申请人或受惠人的背景及资料,不然,贫困人民依然将继续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政府颁发人民援助金或国家关怀援助金,又有什么意义呢?

远程可教学,还需要学校?/文:董恪宁

教育之大业,既没有先后,亦没有终点,所谓“学无止境”,达者为师。学习阶段的设计,也只是现代教育的分切,旨在方便分级管理,审核评估;从而制定下一层次的课程,而不是因此定论一个人的终身成就。

从这个角度论,学校既定的种种课业,其实只是学问的一小部分。身在网络时代,知识的深邃,学术的博大,日新月异,瞬间万变。昨日之是,今天之非,轻轻点击,立马传遍五湖四海。上网读书,风气渐成。

因为这样,面向新冠肺炎逞凶肆虐,学校的教程虽然因此受累,唯网上运作已久的远程教学,急速成为火红的时尚神器。补习中心既见商机,顺势搭上这一趟顺风车:课照停,习照补;日期和时间,全一一编排妥当,只待家长和学生报名。

国家教育部也不例外,第一时间急起直追,着手架构链接,试图填补停课三周的缝隙。上有所示,下必甚焉,一时之间,两岸的大城小镇,皆有个人和单位新建的线上学习,纷沓而至,排队出街。

由此可见,历经逾廿年的经营,不论全球的网络的脊骨,还是全国的系统的配置,都已相当成熟。时至今日,远程上课,其实已经不是问题。原供视频会议之用的Zoom之火速流行,正是佐证。

尽管Zoom的普通版只限私人的会议,限时40分钟,保安且有疑虑;但是,非常时期,用作上一堂课,绰绰有余。何况,教育部另有谷歌教室,可以通过Google Meet开讲。此外,诸如开放源的meet.jit.si,或者微信组群,亦能变通,用诸教学。

然则,兵荒马乱的行动管制期间,人人在家,网线超繁忙,网络大塞车;处境如是,上载链接,藕断丝连,常会间隔地断线。乡野之处,甚至没有网络,老师如何上课,学生怎么听讲,说实在话,确不容易。

不仅这样,空间恐怕也是瓶颈。一家大小,挤在一块,哪个角落,才是一块清净之地?小明,下雨了,快收衣。阿芳,弟弟怎么哭了?老婆,你还不化妆扮靓靓?老公,你和我讲话做莫好像枝安酱凶?环境如此,谁能专心?

桎梏如此,怕输之故,大家仍然不顾一切地,都在争抢远程上课的头柱香。个别校长乃至一大清早,开始马不停蹄地巡视虚拟课室,逐一不断追问下属,一一详细查看进度。到了夜半临睡时分,还不忘温馨叮咛老师,记得提交教案。

如此这般,不但彻底地背离21世纪教育的本意,而且也不是教育部的初衷。副部长马汉顺医生游走基层,深知局限所在,脸书上坦然承认,“有些地方没有高速宽频互联网服务”。

既然这样,凭靠网络教学,也许可以赶上原定的进程,但是,弱势家庭的孩子,怎么从头赶上?仅此一问,可知核心的焦点,不在赶课,乃是学习。课本的教程,网络的教材,不过是学习的其中管道。

衡量教育的成功,不在网页的连篇累牍,范畴的卷帙浩繁,问卷之钜细靡遗,而是一旦疫情消减,开学上课之后,孩子还能自动地自律时间,自理生活,自学课本的篇章和课外的志向。

可惜,成绩既然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理想逐被遗忘。结果,远程教学的一片好意,搞到团团转。深思缘由,正是点击链接的那刻,已经偏离本体。否则,学校今后都可以关门了。

放宽不放松

国防部高级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说,内政部与国家安全理事会将于周四宣布行动管控令下新的标准作业程序,可能会予没新冠肺炎病例的绿色地区放宽,或有条件地让这些地区的行业或领域,可恢复运作。

周四也是政府预告,会对现阶段行动管制令是否会再延长做出决定的重要日子。

从3月18日开始颁布行管令至今,尽管我国很多地方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不错的控制,不过原本和新增的感染群的情况仍需要特别关注。

基于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天的新增确诊病例仍旧以3位数的数字增长,行管令很可能还是会被延长。

行管令执行至今,全国民生、经济活动停顿,已经让很多行业陷入不能支撑的困境。尽管政府已经连续宣布了3次的经济振兴和加码配套,坐吃山空,再加上接下来经济前景极度不乐观,人民饭碗能不能保得住,生活要如何继续将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

政府提出放宽绿区限制,可能会按照各区不同疫情的级别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作业程序,继续防范疫情的蔓延的同时,让一些行业可以复工,将可以缓和企业和打工族的经济压力。

不过,放宽绿区限制后,如何有效的管制红区和橙区,确保红区和橙区的潜在病毒散播风险得到控制。

如果绿区得到放宽限制,绿区人民也不能放松,有限度的管制,整个月来养成的卫生习惯,防疫措施仍需要得到维持。而这个生活方式,也将是这波新冠病毒威胁之后,应该得到延续。

 


星洲日报(言路)

林瑞源.狡猾的病毒与行管令漏洞

经过两个多月与冠状病毒的博斗,逐渐让世人发现要战胜病毒并不容易,即使控制住病毒的散播,也随时可能逆转。

目前只有中国勉强算是抗疫成功,武汉也解封了,但还是出现本土个案及海外输入病例,必须提防疫情反弹,其他国家都遭遇挫败,即使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赞扬的新加坡,最终也在本月7日实施类似我国的行动管制令。

新加坡之前采取“外松内紧”的严谨防疫对策,在第一例确诊病例于1月23日出现时,狮城就启动检测机制及初级卫生诊所网络,每个公立医院的每个实验室开始做检测,确诊者转移到一家专门接收冠病患者的医院,当局也严厉执法及追踪接触者,比如一名永久居民违反强制居家隔离令,被取消永久居民身份及禁止入境。

新加坡是败在出现不明源头的社区感染,这说明抗疫之艰难,连日本都宣布7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韩国也进一步加强对外国人的入境管制。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让人防不胜防,有两方面的因素,即病毒太过狡猾,以及各国防疫条件的不足。

冠状病毒不仅比SARS病毒传播更快,而且更顽强,除了谈话呼吸(气溶胶)、喷嚏和咳嗽传播之外,还依附在物体上,台湾一名商店店员怀疑是透过钞票染病,专家指出,病毒可以在钞票表面上存活4小时至10天。

世卫也警告,感染病毒者会在出现症状前1至3日散播病毒,可能造成更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而且也出现越来越多无症状感染者,目前中国累计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95宗;意大利有60名捐血者,当中40人(无症状患者)被检验出血液对冠病呈阳性反应。根据目前的检测程序,无症状无需检验,这将让旁人随时中招。

此外,有记录病毒的潜伏期最长达27天。根据报道,冰岛一家基因公司找出40种变异病毒,其中一名患者体内更存在两种新型冠状病毒,其中一个是原始病毒的变异种,变种后的病毒更具杀伤力和传播力。

其他防治的困难包括痊愈者再确诊,韩国51名患者在康复解除隔离后的检测中再次呈阳性,可能是病毒再活化。

目前一些国家面对防疫的窘境,比如印度孟买其中一个最大的达拉维贫民窟住有100万人,人口密度差不多为美国纽约的30倍,每平方公里住有约28万人,居民还共用浴室,如何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

一些国家缺乏筛检冠状病毒的试剂,所以死亡人数高,确诊病例却相对低,例如印尼。

另一个防疫的困难是无法避免群聚的宗教活动,比如逾10万人出席了3月10日至12日在巴基斯坦拉合尔举行的伊斯兰传教士集会,官方已经找到并隔离了2万名出席者,还在继续寻找数十万人。大马的两个感染群就是与宗教活动有关。

各国不可能长期的封城和锁国,因为人们需要收入来支付生活所需,工业和农业也必须复工及复产,提供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及粮食,因此管制措施退场后,是另一个抗疫的考验。

解除管制也会引发犹如脱缰之马、失去理性的群聚活动,比如中国安徽黄山景区推出“安徽籍免费游政策”,引来2万人的人潮,迫使景区一度关闭。

大马解除行管令也必须提防“报复性”出游,特别是购物中心可能出现大批人潮。

回到马来西亚的疫情,4个星期的行管令剩下6天,新增确诊病例还维持在百多宗,而且封锁的地方逐渐增加,反映即使允许有条件的让绿区恢复正常作息,也不能完全解除管制。

政府封锁的两栋吉隆坡组屋,逾6000名居民当中97%是外劳,反映居住环境恶劣的外劳是防疫的隐忧,当局现在才要鉴定外劳的居住地,未免太慢了。

面对狡猾的病毒,漏洞就是致命伤。

作者 : 林瑞源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09

 

社论.小心,外劳可能成另一个感染群

政府星期一在卫生部的劝告下再封锁吉隆坡两座组屋,分别是雪兰莪敏申组屋(Flat Selangor Mansion)和马来亚组屋(Malayan Mansion Building),列为“加强行动管制令”(EMCO)。这两座组屋距离之前被封锁的City One大厦,只有约500公尺,至今已经出现15宗确诊病例。

大楼发生集体感染冠病在香港、韩国等地都有例子,大楼的传染幅度是快速的。居住在一起,以及在同一座大楼空间工作的人之间的互相感染,如果不加以制止,其扩散到大楼以外的几率就会增加。因此,及时封锁不让大厦的住户离开大厦范围,并阻止外人进出,是必要的非常手段。

须知大楼环境是相对封闭和密集的空间,在里头生活、工作和活动的人互相接触的机会多,包括共用电梯、楼梯、门把等设备,医生们都曾警告这些设施是最容易依附病毒和传播病毒的媒介。在香港的案例,大楼各楼层厕所的共同渠道,也是病毒传播的媒介。

被封锁的两座组屋加起来就有365个居住和商业单位,居民人数约6000人。据统计,上述两座组屋的住户主要是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外劳,政府在实施EMCO时可能会面对一些沟通问题和阻滞。卫生部要求居民配合检测及遵守EMCO,需要得到相关国家使馆的协助会比较顺利。大使馆官员必须到现场协助居住在相关组屋的本身国民,以他们熟悉的母语讲解EMCO的行动,让他们更了解疫情,安抚他们的情绪,同时劝告他们接受卫生部的冠病病毒检测,以事半功倍。

在行管令期间,类似的商业民居两用大楼,以及公寓等的条规必须更严格,各自的管理委员会应该主动协助当局采取严格的小区管理模式,防患于未然。

此外,居住在这两座组屋和之前City One大厦的外劳曾经与哪些同伴或者其他人接触过,卫生部必须得到军警协助去追踪,以防万一。在柔佛麻坡就有工厂外劳群聚在天台进行祈祷,被警方扣留及提控。外劳的居住和活动范围,需要更加留意和监管;如果没有及时防范,他们很可能成为另一个感染群,不能掉以轻心。

在我国非法居留和打工的非法外劳亦不在少数,在这非常时期,当局要尽所能以怀柔手法去劝导非法外劳一旦有任何身体不适,或者群体里发生任何疑似疫情,必须出来接受当局的检测和调查,以控制疫情扩散。

与此同时,负责边防的执法单位也要严防非法外劳潜入我国,事缘我们的邻国的疫情亦相当严峻,在做好内部防范工作,隔离从合法途径回国的国人之余,堵住任何边防漏洞也是杜绝境外感染的必要措施。

作者 : 社论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09

张庆禄.“浪费资源”是我们承担不起的奢侈

政府在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分发援助金予中低收入者,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固然是件好事;然而,好的动机,必须良好地执行,对准援助目标,才能发挥真正的效应。

简言之,派发国家关怀援助金(BPN)是好事,但是要把钱真正交到目标群体手上,而不是错放其他人的口袋。眼下,就发生了这种荒诞事。幸运的是,有些口袋里即将无端端多一笔钱的人,跳出来揭发系统的漏洞;不幸的是,这可能只是一小撮人,在系统频频出错的情况下,还有多少人将在不符资格下取得援助金?

目前已有数位国会议员、前副部长、州议员被列为符合资格领取援助金人士。首相署前副部长兼关丹国会议员傅芝雅沙烈上网查询资料,获知自己获批准领取1600令吉援助金,大感意外。根据政府设定的条件,只有家庭收入在4000令吉以下,才可获1600令吉援助金。

用手指头想想,一名国会议员的家庭收入会低于4000令吉吗?当然不可能,这当中显然出了问题。如今摆在眼前的另一道问题是:到底还有多少不符资格的人士,获批领取援助金?

政府必须尽速找出问题所在,纠正弊端,把不符资格的人士排除在外,确保只有符合资格者才获分发援助金。这不只关乎公正与否的问题,也关系到在此非常时期的资源有效分配。

在疫情爆发之前,国家经济已经放缓,政府面对庞大债务与财政限制。尔后,疫情的肆虐更进一步重创经济,国际油价的暴跌也影响我国的收入,在这种种严峻挑战下,当局更需要谨慎规划预算,善用资源去对抗冠病,协助人民与企业走出困局。

倘若政府能封堵漏洞,避免援助金流到不符资格人士的手上,就能为关键的抗疫部门,比如说卫生部,提供更多的资源与资金。

在此非常时期,政府不只需要有良好的援助计划,不只要推出振兴经济配套,更要确保精确执行、有效落实,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毕竟,在冠病疫情与经济放缓的夹攻之下,“浪费资源”──是我们承担不起的奢侈。唯有善用国家资源,投入关键环节,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打赢这场抗疫战。

作者 : 张庆禄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09

宋明家.戴布制口罩可以防疫吗?

从2019冠状病毒病开始备受全世界关注的一月份至今,我国政府对待口罩的立场,始终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的看法:“没生病无需戴口罩”、“把口罩留给前线工作人员”。

但来到3月底,欧美国家开始改变“不戴口罩”立场;奥地利、德国、捷克率先强制民众在公众场所戴口罩,或使用布料掩口鼻。

3月24日,卫生总监诺希山还是强调我国跟从WHO发布的准则,只有前线工作人员和出现症状的人,才需要戴口罩,身体健康的无需戴口罩。

4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改变了立场,宣布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建议民众使用非医用布制口罩(non-medical cloth mask),但说自己“不会这么做”。

4月5日,我国卫生部还是坚持跟随WHO准则,“民众戴不戴口罩,取决于自己”,也不会跟随其他国家建议人民都戴口罩。

WHO“没生病无需戴口罩”的看法,是有它的科学依据;冠状病毒不是通过空气传播,戴口罩无法预防此病,更重要的是,过往研究发现,极少实验能证明口罩可防止佩戴者受感染。

香港大学研究团队曾在2009年分析有关口罩预防流感的12篇论文,发现这些研究无法充分证明口罩能有效减少流感的传播(引2010年1月发表在《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期刊的综述文章)。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School of Public Health研究人员也发现“有戴口罩”并不比“没戴口罩”的大学生更受保护,反而是“勤洗手”搭配“戴口罩”的组合更能达致防疫效果(引2012年1月《PLoS One》论文)。

既然科学家对于“戴口罩能否预防呼吸道感染”,都这么扭扭捏捏的无法确定,就造就了WHO和CDC多年来“不戴口罩”的立场。

但这一波的全球疫情,使“戴口罩”这东、西方原本极端对立的事,变得很暧昧。

美国CDC和部分欧洲国家改变立场,向东方世界学习戴口罩的决定,缘于越来越多摆在眼前的铁证:相比“不戴口罩”的西方国家,要求/强制民众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东方国家/地区(如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台湾等),都呈交了比欧美更优越的“防疫成绩单”。

最新科学研究也支持“强制民众戴口罩”的策略(注1)。

4月3日刚发表在权威期刊《Nature Medicine》的简短通讯(Brief Communication)里,香港大学主导的研究团队报告了246位志愿者有戴和没戴口罩在防疫效果的差别,结论是:外科手术口罩能防止有症状者传播冠状病毒(引2020年4月3日《Nature Medicine》的文章)。

另一方面,美国CDC主任Robert Redfield也点出一个重要数据:约四分之一的确诊感染者没有显露症状(引3月31日National Public Radio报道)。

把以上科学证据和数据放在一起来看,这小小一片口罩,相比“病从口入”的防范功能,它其实是更具备“病从口出”的防堵作用。

既然“应不应该戴口罩”都有了答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戴什么口罩”了。

目前外科手术口罩严重缺货,应把口罩留给前线人员,价钱也很贵,那戴自制“布口罩”可以吗?

英国Public Health England团队在2013年发表过这样的研究:分析比较医用手术口罩(surgical mask)、棉织衣服(100% cotton T-shirt)、围巾(scarf)、枕头套(pillowcase)、麻布(linen)和丝巾(silk)这几个物品的噬菌体(bacteriophage)病毒“过滤效率”(filtration efficiency)后发现,它们分别能达到90%、51%、49%、57%、62%和54%的过滤率(引2013年8月《Disaster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论文)。澳洲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研究人员也曾发表过类似成果(引2013年6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论文)(注2)。

换句话说,如果买不到手术口罩,“无鱼虾也好”,布料口罩将就派上用场,也能达到约一半效果。另,由于布料口罩用久会变潮湿而滋生病菌,所以必须注意勤于换洗。

口罩不是金钟罩,不能“完全预防疾病”,但它能“减少患病风险”;以上这些科学证据,足以证明欧美国家的“向东学习戴口罩”策略,是正确的。

职是之故,我国卫生部应该尽快放弃跟随WHO的准则,向这些国家看齐,强制民众在公共场所“戴口罩“,或至少“戴布制口罩”。

注1:韩国Universityof Ulsan College of Medicine科学家于4月6日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期刊发表一份报告,说“医用手术口罩和棉织口罩无法防止从病患咳嗽散播新冠病毒”;但这文章是以短讯(Letters)方式快速发表初步成果,而不是正式的研究论文。而且这研究只用了4个志愿病患的数据,在统计学上来看,科学论证是相当弱的。

注2:Bacteriophage体积约100-200 nm,和冠病病毒体积(约125 nm)相去不远)。

作者 : 宋明家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09

丁杰隆.振兴经济,官联企业“国家队”不可少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政府官联企业群遭遇自1980年代落实私营化政策以来最大重创,迫使政府注资救市,扶持表现不佳或濒临破产的官联企业。

时任首相马哈迪通过国库控股、国家产业管理公司(Danaharta)、雇员公积金局和国油等在内机构,抢救了当时与巫统关系密切却流血不止的朋党,从马航、玲珑集团(Renong)、大马统一(KUB)到土著银行(Bank Bumiputra)等。公积金局一度接管了吉隆坡轻快铁,普腾汽车也曾转由国油持有。

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国内股市大跌,也殃及上市官联企业,国阵政府注资国有投资基金ValueCAP共50亿令吉,以投资经济基础强、但股价却遭低估的企业,但事实却是黑箱作业,因为人民对公款的使用和投资部署,所知有限。

尽管如此,官联企业在吸取两次经济危机教训后,今天整体上已比过去来得强大、稳健和高绩效,虽然晚近国阵执政时期仍频传丑闻弊案。

前首相阿都拉任期虽短,但任内为改革官联企业花了不少心思,如在2005年启动为期十年的官联企业转型计划,在决策方面减少政党委任和政治影响,转而着重专业、绩效和跨国拓展,并从私人领域挖角了一群新生代马来精英和技术官僚,当中大部分在希盟执政时仍受到重用,包括最近被后门政府撤去大马棕油局主席一职的前森那美首席执行员巴克沙列(Bakke Salleh),以及现任国库控股董事经理沙里尔(Shahril Ridza),后者曾担任雇员公积金局和马资源(MRCB)高职。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后,由于国内私人投资领域乏人问津,官联企业群更被迫扮演吃重角色,特别是7家政府投资臂膀——财长机构(MoF Inc)、国库控股、国民投资公司(PNB)、雇员公积金局、公务员退休积金局(KWAP)、国防卫队基金局(LTAT)和朝圣积金局(LTH),几乎触及各行各业。

根据马大教授哥美兹(Edmund Gomez)的研究发现,2013年首100大上市企业中就有35家为官联企业,占总市值45%。1993年官联企业占总市值仅为25%。哥美兹教授的研究,尚不包括各州政府的官联企业,如雪州发展机构(PKNS)和柔佛机构(JCorp),而一马发展公司(1MDB)前身则是登嘉楼投资机构(TIA)。

今天,在对抗冠病所需的口罩、药物、保健、医疗设备乃至私人医院冠病检测,以及行动管制令期间涉及的关键服务领域,如粮食、能源、通讯、物流和金融等,都与官联企业息息相关,切割不开,政府不应把协调不良归咎他者。

官联企业群若在此次经济危机中没有遭遇重创(目前除了马航),更应以总动员的“国家队”模式出动,协助修复并重启(jump-start)国内经济,以一雪前耻。

第一,以“有工作,有收入”原则,先保住国人就业机会和即有服务供应商,并缩紧聘用外劳条件。第二,扩大内需,投入发展在地供应链系统,撤回海外非核心投资并减少原料入口,优先考量本地中小型供应商。第三,投资并协助中小型供应商进行机器自动化生产和数位化转型。透过这些支出扩张方式,尽最大努力刺激经济成长。

国库控股智库Khazanah Research Institute过去几年积极关怀B40低收入群体的生活状况,过去4周也不间断针对政府的振兴经济配套发表无数篇研究和评论,除了值得作为政府检讨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其辖下官联企业在经济危机时期,更应贯彻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国家重建,实现国人更均衡的财富分配——这本应是多数官联企业初成立的核心宗旨。

作者 : 丁杰隆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09

利亮时.病毒考验人性

冠病从去年圣诞节爆发至今,目前病毒已经肆虐全球,当中欧洲和北美洲尤其严重。病毒不断扩散,已经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各国目前都疲于奔命的去抑制病毒的蔓延。

笔者从这几个月的观察,病毒固然传播力强,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为何全球各国,包括先进国家都显得力不从心。看到今天世界各国在面对冠病的窘境,不禁让笔者想起上个世纪初的抗疫英雄伍连德博士,这位于1879年3月10日出生于槟榔屿,1903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传染病及细菌学,他的防疫思维和抗疫精神仍值得今天的我们来参考。

伍连德博士当时是英国海峡殖民地的菁英,1910年12月,中国东北鼠疫爆发,夺走约六万人的性命。施肇基博士向清朝政府举荐伍连德博士,而伍氏在施肇基博士诚恳邀请下,决定离开马来亚前往中国东北,并担任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伍连德博士拥有西方医学的知识与经验,加上当时中国政府的全力支持,而开展防治工作。

伍连德博士透过显微镜观察与检定、采取剖尸、交通管制、病患隔离、死者火葬、消毒。伍连德在防疫过程中,其中有两项防疫决策值得现今各国参考,首先是如何处理当时因鼠疫而逝世的尸体,以当时中国的传统死者必须入土为安,若依照传统土葬,势必会污染水源。伍连德博士用他的专业说服中国政府配合,运用行政权力强行把染病的尸体火化。

另一方面,伍连德没有因为他的专业知识,而目空一切,他利用传统习俗结合消毒。我们不禁要问,传统习俗如何跟消毒扯上关系?当时鼠疫出现缓和之时,刚好是农历新年,伍连德博士鼓励当地百姓燃放鞭炮庆祝新年,在心理上可以冲淡他们的哀伤和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鞭炮中的硫磺来进行区域的消毒。

回头来看今天,我们的科技和医药设备都比百年前进步许多,为何我们在面对冠状病毒时,如此的无力呢?笔者个人认为症结点在于人性,这个病毒正考验着人类。当病毒在中国肆虐时,我们会发现各国并没有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各种的防堵和准备。从亚洲、欧洲至北美洲,我们看到大部分国家没有严正看待这一波疫情。在今年的1月至2月间,有些国家是漫不经心,有些国家是穷于斗争,有些国家则是不舍得经济的损失,有些则是相当自负,认为本身国力可以轻易阻挡疫情的入侵。当人类忙于政治角力、自负、各自为政、不舍得、心存侥幸,这些心态都是让病毒有机可乘。

病毒肆虐全球的今天,我们就发现由于人类各种自私和不舍的心态,导致各国的损失更大。我们这里不妨举个例子,有些国家不想用防堵政策来阻挡病毒,因为他们害怕封国防堵会重创国家的经济,这种不舍得和心存侥幸,最终都被病毒教训,其损失更大和更严重。人类过度高估自己,墨守成规,无法忍耐,自私最终都让病毒成功在社区传播,导致许多国家蒙受经济衰退的惨况。显而易见,伍连德博士的精神和思维,仍然适用于2020年的今天。

冠状病毒造成一百多万人的染病,逾七万人死亡。病毒的传染力,确实超乎人类的想象,但是我们真的无法抑制?正如上述所言,病毒就如心魔一般,攻击我们的弱点,如今研发疫苗和新药都需要时间,现在要做的是团结一致,展现无私无我的精神,并且沉着的来应付,我们一定可以安然度过这场浩劫。最后引用英女王在日前的一小部分演说内容与各位读者共勉之:“虽然我们过去也曾面对挑战,但这次不同。这次我们和全球各国共同努力,利用科学发展及追求治愈的本能,我们将会成功,成功将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尽管未来可能还有更多苦难,但令人安慰的是,更好的日子将会回归:我们将能和朋友再会,将能和家人再会,我们将能再会。”

作者 : 利亮时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09

廖济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行动管制令是不是还会延长?政府的救市配套有没有我的份?解封后的经济是否会很差?老板会不会裁员?我之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14天又14天的行动管制令,我想很多打工一族待在家中,无所事事总该会胡思乱想,可能首几天还能嘻嘻哈哈到处乱跑,无缘无故的多了14天假期在家休息,薪水又能照拿,贷款又能暂缓6个月,一下子多出那么多钱,花钱吧,没事做花钱最开心。

然而,当全国的病例不断攀升,警方严厉执法,首相宣布再次延长14天时,原本吵到要死的工作群,已经很多天不再响起了,想要问老板4月份薪水如何却找不到有关负责人给予明确的解答;心开始慌了,花费前也开始会想了!开始拿起电话找顾客了,知道这样闲着不是办法了。如果公司倒闭了,如果真的没有工作还能找到同样薪金的空缺吗?如果、如果、如果……

如果,接下来再继续延长14天至4月底,原本一个月可以做上百万营业额生意的企业,现在变成零营业额,公司的营运一定受到很大的影响,哪怕再雄厚底子的企业,这样的亏法也不是办法,而解封后失业率攀升、消费低迷、行情惨淡,复工后如果生意额跌50%还能勉强生存,如果少过50%岌岌可危,以往的美好时光已不复在,中小企业已经身处寒冬。

政府为何一再注资巨额救市?正是因为经济专家已经预测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如果没有资金在市场上转动,人人都把钱留在身上,经济活动停顿,一个供应商无法偿还另一个供应商货钱,老板只能削减成本减少不必要开销,减少人手、裁员、生意规模缩小等等,所带来的连锁效应压垮了经济。

当实体店一个个兵败如山倒,另一个新的产业链就此崛起,看看每天被滑到手机膜都要被滑破的社交媒体,不少人已经开始网络销售,连师奶们都坐不住开始网上售卖拿手好菜,从蛋糕、蛋挞、辣椒酱到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猪肉、鸡蛋、蔬菜等等,PM再PM,销售一片火红,抢占先机,而你还在等着政府的援助金吗?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政府消耗老本来救市,就证明了接下来经济非常不明朗,如果你还赖着沙发天天看着电视机发呆,倒不如好好规划下来的职业生涯,哪怕最坏的打算公司真的倒闭了,你将何去何从呢?

黑夜后总会迎来曙光,想要快点看到曙光就必须努力的往山上爬,而不是一再陷入泥沼中,被这一次的经济漩涡给埋葬了。

作者 : 廖济伟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20-04-09

 


南洋商报(言论)

莫让劳资关系成零和/南洋社论

为了切断冠状病毒传染链而实施的行动管控指令,看来不会在4月14日后全面喊停;虽说已超过3个星期的行动约束苦了举国上下,但国防部高级部长依斯迈沙比里7日指出,绿色疫区可能获得局部开放的言论,却引来不少批评声浪。

还没能从病毒威胁中走出来的马来西亚,疫情进一步变坏的可能性不可说不存在,此时放宽管控,让疫情绿区的居民和工商业恢复作业,难免让人担心最终会否落个欲速则不达,甚至是弄巧反拙的下场。

不管如何,这个时候最想复工的,莫过于手停口停族和生意人;前者早上害怕下午就没钱开饭,后者则担心再不复工,苦苦经营的生意将血本无归。

无可否认,政府所推出的2500亿令吉经济振兴配套,确有顾及M40和B40群体,100亿令吉的附加配套也是为了中小型和微型企业而设,然而这些援助计划的出发点,纯粹在于“江湖救急”,只能是治标不能治本,更何况长贫难顾,个人和公司也不可能长期在政府的庇护下存活。

一旦“留在家中”的限制解除后,国家经济肯定大不如前,工商业一旦复工,僧多粥少是必然的职场景象,劳资纠纷也将随之涌现;最怕就是雇员和雇主出现零和关系,以致国家经济遭受严重打击。

经济好景之际,员工是老板眼中的宝贵资产,当公司面对财务危机的时候,员工就随时可被视为公司的负资产,而冠病疫情所带来的后患究竟会有多糟糕,目前各造心里都没底,大家只能暂且见一步行一步。

政府迅速推出经济振兴配套之举,人民应该点赞,但政府的责任不该停顿在这个点上,相信疫情过后,尤其是资源原本就不那么充足,资金或许偶尔还会捉襟见肘的中小企业,会非常渴望政府为他们指一条可行之路,教他们如何走出困境。

冠病来犯之初,政府也有措手不及的经历,而3月18日开始实施的行动管控指令,就是取经中国武汉的封城行动;现在,武汉和中国大陆的其他地区已复工,他们下来将采取的经济复苏模式,或许可以成为我国参考或学习的对象。

“不可抗力”这把法律雨伞(下篇)/马中法律联合会

冠病疫情对各领域的影响:

我们为读者罗列了数个行业,如何应用不可抗力条款。

航运及国际商贸:航运领域是冠病疫情的直接受害者。此次疫情的爆发直接导致许多海运公司改变航道或减少航次。由于许多港口及货仓雇员无法工作,许多航班也因此延误,货物无法准时送达,进而导致缔约方的损失。

许多国家值此疫情期间采取禁航措施,导致许多货轮在抵港靠泊之前需要隔离。航运及国际商贸领域的商家受促在拟定不可抗力条款详细地将延误、隔离、禁航等事件列为不可抗力事件。尽管商家遗漏了以上等词汇,他们亦可以航班延误或航道被封锁导致航运无法进行为由,采用合约受阻原则来终止合同的执行。

从事出口的企业则需排查相关贸易合同是否还能如期履行,是否存在违约风险;不断更新了解相关进口国针对疫情作出的进口限制法令;若买方主张解除贸易合同,出口企业应要求买方提供证据;对于尚未正式签署贸易合同的采购意向,出口企业也应充分考虑疫情防控措施可能给贸易合同履行带来的影响,并在订立贸易合同时作出有针对性的约定。

建商可免付巨额违约金

建筑业:马来西亚在管控期间,除了紧急工程,其他工程一律停工,即使复工后人力及建材短缺会减缓工程进度,影响建商准时交付房子。

在一般情况下,这类不可抗力事件足以触发不可抗力条款或合约受阻原则。即使无法终止合约的执行以避免违约的情况,建筑领域所涉及的合约也会包含允许延长合约期限的不可抗力条款。因此,如果此疫情被确认为不可抗力事件,建商可依不可抗力条款,避免支付巨额的违约金。

旅游、餐饮和酒店业:另一个被疫情重创的领域当属旅游及酒店行业。随着各国采取禁航及旅游禁令,出访全世界的游客及航班都急剧减少,导致这个领域哀鸿遍野。许多临时取消的机票及住宿涉及了不可抗力条款或合约受阻原则的应用。

此次封城禁航造成的大量旅游业者“不可能”执行的合约,例如大型聚会活动被禁止等,都适合不可抗力条款的应用,以期把业者及旅客的损失降至最低,也避免不必要的诉讼。

业主有权拒减租

产业租赁:在租赁合约里,许多无法开业的租户都会寻求合约受阻原则,以避免偿还租金。尽管如此,需注意的是,大马本次的行动管控令尽管导致租户收入减少,并不能摆脱租户按租约支付租金的义务。

换言之,租户很难证明难以支付租金导致租约不可能被执行。至于购物商场的租户,他们都被勒令停业直到管控令结束,但这违背商场租赁合约里要求租户需要每天营业的条款,因此商场租户或许可依赖不可抗力条款来避免违约及赔偿。

无论如何,此次疫情造成的影响,除了在租约明确提到的,并不能自动被当成合约受阻原则的基础条件,而且租户没能力交付租金,也不能构成受阻原则下的“不可能”行为。

站在业主的角度,如果租约里提及任何免责条款,只要该条款是直接明了也不导致合约解读上的不一致,业主就有权拒绝租户提出减免租金的要求。因此对租户而言,减免租金与否只在业主的一念之间。因此,大马商场协会鼓励会员与各自租户谈妥条件,以期达至业主-租户双赢的局面。

由此可见,各国法系不同,有些法系不可抗力是默示,也有必须明示,视何者适用。不可抗力亦不是万灵丹,必须有法律技巧地善用。我们可以比喻不可抗力为合同里的一把法律雨伞,它在大雨来临时,可以让您从容继续向前走。

综上所述,不可抗力条款或可避免冠病疫情造成的违约,但前提是前文所述的先决条件缺一不可。如果不可抗力条款无法被触发,也可引用合同受阻原则。

通过这次冠病的教训,我们建议未雨绸缪,在即将签订的合同中,充分考虑所有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防患未然。本文不是法律意见,我们建议任何有意应用不可抗力条款者,需就本身的合约寻求专业法律意见。

(稿酬捐南洋报业基金《江湖救急》筹款活动)

疫情乱象何时了/潘荣德

历经70多天封城的武汉,终于解封了。在这段共渡劫难的日子,他们最终挺过去了,望穿秋水的他们终于等到星空璀璨的到来,而咽下感动与泪水,犹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

对他们而言,这个冬天确实太过漫长,毕竟春天也得来不易,每呼吸一口空气都会显得多么的奢侈。武汉朋友向我分享在这两个多月来是如何在家度过的。他侃侃而谈当时社区不时传来新确诊病例,这期间也上演着生死离别的情景,加上救护车不时进出,生死就在一瞬间,日日夜夜的蛰伏,我听得都心惊胆跳!

然而,我国从原来的14天行动管控令,再延长至4月中旬,眼看确诊人数已突破4000人,心想这次行动管控令如不出我预料,应该还会继续延长。

部长言论难登大堂

我感觉我国的疫情似乎没好转过,而且还与日俱增!如何让疫情的管控做到滴水不漏、增加康复人数,以及在更短时间检测是否有确诊病症?我们似乎都把希望寄托于卫生总监诺希山以及他的团队了。

从温水部长、听天由命的副部长、小叮当部长、消毒部长、再到旅游部长的“佳节期间总不能不团聚”等等让人不敢恭维的言论外,甚至一些荒谬的建议教人绝望,怎么这些部长级的建议及言论都上不了殿堂,让举国上下失望不已!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小叮当部长论更是窜红成世界媒体的宠儿,除了CNN和半岛电视台等的大肆报道,还荣登中国微博热搜的第五名。此事此刻,我的心真是在淌血了,我真是不敢想像哪怕是疫情过后,我国由这些新部长带领下,大马是否还有明天?

在这非常时期,我国确实出现很多“聊斋志异”的现实情节,当中还出现外国人也看不懂的乱象,就连土生土长的国人也摸不着头脑。外国人问起怎么你们大马的救济品如饭盒上,都要贴上个人肖像,难道这是大马人在疫情期间的捐献文化?我真是无言以对。

救济品贴肖像博宣传

的确,这真是无法想像要动用多少人力及劳力,方能逐一贴完所有个人肖像,最终把这些救济品送到有需要人士,难道就连饭盒也不放过?这些政治人物真是充分利用捐助救济品凸显个人的政治廉价宣传,实属遗憾!

实际上,我国在力抗疫情期间也有很多惊天动地般感人的一面,那些前线的医护人员日夜交替,甚至有家归不得,为这些确诊人士心头萦绕,不禁让我们全民从睡梦中起身迎战,做好社区的零距离接触,势必切断感染链。

也许这期间,大马这片国土顿时静默不语,少了以往的活力,多点一分静谧,请让我们继续守护大马这一片净土,因为在危难时,我们还是看见这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美国出了一位“假超人”/夏庭

小时候住在穷乡,彩色电视机是奢侈品。后来某家买了彩电,他家顿成村里孩子聚集的天堂。开始还好,过些日子主人家的脸色日愈难看。彩电节目魔力大,又不好意思赶人,怎么办?后来主人家灵机一动,把电视机搬到中厅,客厅则摆卖tikam(类似幸运抽奖)或各种糖果饮料等零食,要看电视可以,最少得消费5分钱才可入内,“危机”竟变成“商机”。

那时令孩子们魂牵梦绕的电视节目,除了日本的Samurai、盲侠、奥托曼,还有美国的Lone Ranger、美国超人、蝙蝠侠、二战战争片、卡通片等等。

不同的孩子也许有不同偏好,但美国超人的吸引力无疑超强。每当威胁全人类的事件出现,或重大灾难即将发生,千钧一发电光火石之间,那位既阳刚又俊俏的超人必从天际疾飞而至,或推开快猛撞地球的天体,或以身作铁轨免客车坠崖,或反转大地震造成的破坏,总之每次都来的那么及时,其本事如此超凡,其行动如此迅捷、义无反顾和振奋人心。美国超人的超高形象,深植孩子们的心灵。

日本超人奥托曼也不赖,每一次地球面对庞然怪兽的威胁,是奥托曼领衔与怪兽作生死斗,拯救人类。日军侵华及二战暴行噩梦犹存,买不了中老年人的心,就买小孩心,也算高明吧?

无论如何,美国超人的“人气”还是远超日本超人的:美国超人“万人迷”的脸庞和身段深植人心,试问有几人记得奥托曼“卸妆”后的样子?以美国的“性格”,断不容日本超人超越美国超人,更何况美国超人背负“美国道路”泽被全球的伟大使命。

童年的世界天真烂漫,奈何岁月无情,长大后发现真实世界的复杂诡异远超荧幕上的故事,什么“超人”?统统是现代神话的产物。

阴沟里翻大船

这蔚蓝星球正受难于日愈频繁的天灾人祸,如今再来一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搞到全世界一片哀鸿,而全球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特别是美国,更似“阴沟里翻了大船”,被幽微世界里的精灵折腾得死去活来。 救苦救难的美国超人,芳踪何处?

真超人没有,假超人倒有一个。他荣登大位之后,睥睨一切鼻孔朝天;他“退群”成瘾唯我独尊,高嚷着要“美国再次伟大”,狂割他国包括盟友的韭菜。他狂挥贸易战与制裁大棒,欲置他国与华为于死地而后快。

冠病疫情爆发,当中国以举国之力与病魔作生死搏斗时,他隔岸观火,口惠而实不至,还不忘廉价夸奖“他们真的很努力,我认为他们做得很专业”;当今年1月初美国情报系统向他汇报新冠病毒的严重性时,他置若罔闻;当3月5日美国确诊百多例时,他说才死11人,“彭斯的工作棒极了”,“我们完全控制了它”,功劳归于他的政府,更要归功于他。

美国最糟糕总统

当确诊人数节节攀升时,记者问他给自己打几分?他毫不犹豫给自己打10分满分;当全国抗疫形势混乱不堪,中央和各州互相扯皮,在他看来,如果有错,都是前任特别是奥巴马以及愚蠢媒体和记者的错;他说没有人比自己更懂得冠病,那不过是大号的流感;当确诊人数“超意赶中”后,他严重怀疑中国的数据,并坚持“中国病毒”的叫法,转移视线意图明显;当自家确诊病例遥遥领先,一骑绝尘后,他说在不严格管制情况下,可能死220万人,如果病死率能控制在10万以内,“如果达成目标,美国政府和人民就算做得非常好了”,我的天!这就是当今地表上唯一超强最高领袖说的话?

到本文截稿时,美国的冠病确诊人数已逼近37万,在短短一个多月内从100多例一路狂奔并赶超中、意、西、法、德等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连戒备特别森严的航空母舰都沦陷。

世界唯一超强,此刻恍如第三世界,病亡人数已过万,情况令人无比忧心。借用美国历史学家兼畅销书作家Max Boot的最新论断:特朗普是美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总统。

世上没有超人,倒是有无数真英雄,那是全世界舍生忘死在第一线与凶险无比的病毒作殊死战的医护工作者。但愿他们早日终结这场威胁全人类的大疫病,挽狂澜于既倒!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