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各主要中文媒体言论集 – (2020年03月31日)

东方日报(评论)

林建荣:新冠疫情之后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各国不只采取如锁国封城隔离手段来制止病毒的传播,也纷纷推出各项经济振兴配套,以应对疫情对于经济、就业的冲击,避免全球在疫情风暴下,陷入大萧条,进而酝酿成另一场危机。

然而,在各国尽一切手段,把疫情传播、感染和对经济的冲击,降下来之后,这个世界会否因这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而有所不同?尤其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甚至文化层面,在此次疫情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个人、企业、政府到社会的关系,又会有怎样的改变?

譬如,著名的经济学家,兼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近日就撰文指出,美国那种更在乎个人自由空间的社会文化,会否因这一场疫情,而发生变化?

实际上,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可说是一场人与疫病斗争的历史。譬如公共医疗体系的医院、检疫与隔离措施,甚至现代的城市建设如食水供应、排污系统等的创设,与人类应对瘟疫息息相关。

此次疫情,就让许多人重新认识,专业知识的重要。从中国的锺南山、大马的诺希山,到站出来批评美国的检测系统不完备,而成新晋网红专家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费奇(Anthony Fauci),就让许多人看到,在防疫工作上,这些专业人士作用比政治人物来得更重要,这会否进一步让人们省思,政治人物的角色和政府决策过程中专家的作用?

从经济层面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冲击虽不容小觑,但也有一些领域,在此次疫情中成长起来,成了亮点,如线上的销售和服务。这些线上销售,不只会加速和推动许多企业投入电子商务,疫情期间的线上办公、教育模式,也会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和作业方式。一些人就此预测,新冠肺炎的疫情将使到线上教学、远距医疗及数码经济的普及,提前到来。

所谓,福祸相依,疫情给人类带来灾难痛苦之际,机遇也随之而来。

林华国:失业狂潮?

针对这一场疫情带来的冲击,国民联盟政府推出了2500亿令吉的救市计划,但很多中小企业业者左看右看,都不觉得这对他们有实际帮助。更甚的是很多经济学者的预测,疫情过后,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比1997年更恐怖的经济危机。

很多打工一族,始终都抱着打工心态,看事情也以打工仔角度去看,看到政府大派钱,很开心的等着政府派钱,殊不知,危机已经悄悄的接近大家了。在脸书上看到友人在埋怨,大意是:这些老板们平时赚这样多钱,现在才亏一两个月就这样吵。

其实,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占了我国企业的至少90%,而超过57%的就业人口都在中小企业上班,人数大约是900万人,我国中小型企业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30%,如果,中小型企业爆发倒闭潮,会有怎样的情况?

试想想,停工的一个月(也许会更久)里,租金必须照付,而政府也要求他们必须给足员工有薪假,再加上其他看不到的开销,蜡烛几头烧,却完全没有收入情况下,现金流不足的小型企业该如何支撑?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拿督江华强接受东方记者访问时认为,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冲击,胜于1998年金融风暴和2008年金融海啸。2008年金融海啸主要是大企业受挫,但这次则是中小企业面临危机,受影响的人数更多。由于政府强制雇主在4月份执行的行动管制令期间,需支付员工全额薪资,因此会导致更多中小企业面对现金周转问题,预料4月将会引发第一波的裁员潮。

服务业最受冲击

他也说,一些企业已经打算先开除30%的员工,最受冲击的应该是服务业,如销售门市、旅游业等。若裁员还是没有办法缓解公司财务问题,有可能最终会面临倒闭。

现在,也有不少专家预测,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可能导致20%到30%的的中小型企业倒闭,如此一来,失业人数可能攀升到近200万人?光想像,就觉得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其实,很多国家,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出手援助企业,一些国家还协助私人界承担员工的80%的薪水。

做政府,不能只会派钱,更重要的是落实对人民有实际帮助的政策,当务之急除了抗疫外,也必须为中小企业找出路,他们要的是一条生路不是死路。其实,免息贷款是可以考虑的方法,先让业者生存下来,然后允许他们在6到12个月后才摊还。否则,疫情一过,也是失业狂潮降临之际。

郑庭河:宗教对于个人主义

相对于历史悠久的传统宗教意识形态,个人主义显然是比较后来的东西,然这不能说宗教必定否定个人主义。实际上,也有学者认为西方个人主义的诞生和宗教——尤其强调“因信称义”之新教的崛起息息相关。至于非常重视“自力”的佛教,首先也要让信徒明白和肯定“自我”的价值及能力(虽本质上亦是因缘和合的结果),然后才能自觉地学佛、求解脱。

无论如何,今天某些宗教组织对于个人主义,显然还是不那么接受,乃至极度反感、恐惧,对之极尽批判和排斥之能事。当然,如此心理和姿态,也不难理解,毕竟某些宗教非常重视“认同”,也就是群体性的共同身份、立场、原则、路线、利益等。它们担心个人主义或会鼓励信徒“太自由”,以至轻易放松、放纵、乖离,乃至背弃对宗教的认同,以至弱化了教会。

尤其一些已被“族群政治化”的宗教,更是与某些族群的社会及文化身份紧密结合,被视为族群的标志、粘合剂、主心骨,乃至某种程度上的意识形态“武器”。易言之,宗教在这里已多少被“政治工具化”,用以维系、团结、管控族人并区别、对抗异族。坦白说,历史上某些宗教组织还乐于配合如此工具化,因有助于本教势力的扩张和巩固,即使这实际上有违背宗教本怀和本旨也在所不惜。

现代人选择性增强

从现代性的角度来论,以上宗教对个人主义的负面态度若非“无理”,也是“无知”的。毕竟,当现代化普遍上承认并提倡作为个体之人的本质性和原则性“人权”的时候,就包括了对宗教信仰和认同上的个人自由。宗教就算还能鼓吹以本教为中心的集体认同,但法律上和道德上却不能强迫个人得服从如此认同。某些宗教人士爱以本教之法乃“神法”来企图摆脱世俗法的约束,但那是非理性——即反现代的。

作为现代人,处在更为多元、开放和流动的社会,今天人们对于宗教的接触理应——也实际上已更为方便和频繁。易言之,人们已有更多机会认识不同宗教,而非如前现代时期那样只认识“祖传”的信仰(且往往一知半解)。之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更多人选择了与原生家庭背景不相干的宗教,也看到有些人一生中几度更改宗教信仰,乃至有的同时“信仰”几种宗教(其实在传统中国/华人社会中,此乃正常现象)。

毋庸置疑,现代人对宗教的主观性——包括选择性之增强,的确是个人主义崛起的征象。宗教界对如此个人主义,虽常持怀疑、批判态度,但有时候又不自觉地“乐见”,尤其当有个人选择皈依其信仰之时。实际上,若非个人主义之成熟鼓励人们自行接触、认知、尝试新宗教,某些宗教组织(尤其新兴教会)根本无法扎根,遑论成长。换言之,与其对个人主义持负面态度,这些宗教组织应当感谢其“成全”才对!

无论如何,现代人相对于宗教的主观性和主体性之增长,不一定在所有社会都那么顺利,乃至很多人还需要更多的观念启蒙和价值建构,才能明白及接受现代性所赋予的人权到底是怎么回事。人权包含个人对宗教认同的主权,这恐怕是比对任何宗教之认知或理解更为基本、关键的基础知识——以及信念。

杨善勇:金山和银山,不比诺希山

部门一一停工了,企业遵令休业了,公司可以不上班的不上班,门市全不重要。平日习惯的每周休闲,其实可有可无。咖啡馆确是奢侈,餐馆不开店也无所谓;随随便便,将就将就,也是一顿饭。

电影非看不可吗?这一个月的日子,告诉你立身网络的频道多着是。卫星电视那几个99个选项算什么?没有人管你看什么,反正一连接到网上,立刻可以感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管制的力量很无奈。

尽管嘲笑宅男尽管调侃佛系,如今我们都是。车水马龙不再,城市的喧嚣跟着少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子像是陶渊明的悠闲,虽然不能采菊东篱下,但是,打开电视悠然见诺希山。

冗员处处的国家机器,如今似乎剩下他和他身在前线的团队夙夜孜孜地在操作。说过了千百遍健康第一,只有这一回他一开口大家才会当作真的。他是两岸的网红也是世界的焦点,生在何清园的一个清贫华裔家庭的旧事,也广为流传了。

不管怎样,既然卫生部才是根本少不了的核心,可见那些单位这个委员,有很多其实是(被)制造出来的。人一多,层层叠叠的繁文缛节,自然跟着近亲繁衍,结果如何,马哈迪医生的那本经典著作一早已有宣示。

只是,跌宕起伏的联想翩翩,仍然一言难尽:截至3月28日,仍有5084名大城堡宣教大集会的信徒尚未检测。接下来将会怎样,城市的运转想必越是艰难。这么一想,几成商店因此关门,多少饭碗因此流失?

都说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经济的底线,原本就在需要和欲求的一线之间:富贵思淫欲,反之亦然。这一个月的闭门在家,是每个人的深切提醒:其实,若不计较,一切可有可无。想明白了,自然领悟金山银山,不比诺希山。

陈锦松:居家学习下的弱势群体

我国政府在3月18日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锁国,这是防止新冠肺炎疫情继续扩散的非常手段,当然非不得已,不会用之,这对国家经济的打击估计是沉重的。世界其他国家,也早已通过边境封锁的管制方式来阻断疫情的蔓延,可谓“经济诚可贵,健康价更高”。

其实并非大马首次面对疫情威胁,在2003年我国也曾受到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威胁,导致游客数目急剧下降。据报当时大马国内生产总值由2002年第三季度的7.1%锐挫至2003年第三季度的4.6%,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预计2020年的大马国家经济成长将介于3.2%至4.2%。

锁国目的是阻止外国人自由进出国门,避免病毒从外国输入,特别是全球180多个国家的疫情极速增加,再不锁国,整个国家可能陷入更大的灾难。新加坡也在最近执行锁国政策,因为该国发现疫情的增加,起于境外的输入,不是社区感染。目前中国虽然声称疫情减缓,但还是采取禁止外国人入境的手段。

避免民众到处走

锁国之外,当然还要“半封城”。封城的目的,当然也是要避免民众不会到处趴趴走。新冠病毒之所以被形容为“狡猾”,是其可以在无症状下传染,而且变幻莫测。中国武汉虽然宣布4月8日将解封城市,但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必须谨慎处理,以避免第二波疫情的爆发。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缓和,截至3月29日累计病例已达到66万4939宗,合共3万848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告,如果各国不采取积极行动,或会有数百万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死亡。

新冠病毒,不分达官贵人、贩夫走卒,现在也不分男女老幼,或种族肤色,英国查尔斯王子与首相约翰逊已成确诊病人,无不令人震惊。处于半封城后的吉隆坡现状,政府不满意其成效,因为仍有不少人无视禁令,无事外出或群集,违令被逮捕的人数竟高达1200人。印度警察以乱棍打人的画面在视频频传,有人讽刺马来西亚政府是否也该如此“严办”无事而借故外出者?

随着我国疫情的进一步恶化,截至3月29日确诊病例达到2470宗,死亡人数34人,雪州沙登的“方舱医院”隐然成型,以应不时之需。

政府3月18日原定两个星期的行动管制令被迫再度延长多2星期直到4月14日,面对如此疫情,这个决定当然是政府管制唯有的手段。西方严重疫情的国家,也都必须采取同样的方式。

先后多个国家采取锁国、禁足、宵禁等措施防堵疫情,包括英国国民只允许出门购买生活必需品。意大利居民除了工作或健康等紧急因素,不得任意出城。对境外封锁的国家有以色列、加拿大、俄罗斯、奥地利、纽西兰、澳洲等。

马来西亚在面对锁国与半封城的管理,特别是不少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突然面对学生无法到校上课的窘境。早前,政府指网上教学并非强制的,许多人看不明白政府的动机。

学生自求多福?

当然,学校希望学生不要荒废学业,动机是善意的,是要鼓励学生足不出户,照样可以学习,但不少学校可能不了解政府考虑更多的是一些贫困家庭的难处,毕竟并非每个学生家里都有好的居家条件可以正常学习,特别是有些家里根本没有网线,也没有多余的电脑,其次所住的地方网络覆盖差,以致面对线上学习的难处。当然对一些家境富裕的,在家学习可能比在学校还舒服,网速与电脑设备一应俱全。从公平受教的角度看,我们岂能不考虑那些贫困家庭面对的困难。

当开学后,学生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一是没有学好的,另一是学好的。难道各人唯有自求多福?再看中国的情况,中国教育部也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口号,但强调“要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的要求,正是要回应学生回校后的衔接性问题,以确保“教育的公平”。

居家学习因客观条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学习效果会有差别。要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正式开学恢复课堂教学后,各地各校要精准分析学情,认真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计划。对已居家在网上学习过的学生,有重点地对已学内容进行讲解和复习,加大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确保每名学生较好地掌握已学知识内容,然后再进行新的课程教学。

在一个需要更大程度照顾弱势群体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国政府对线上教学客观条件的考虑是没有错的,但我看到一些人对此却大惑不解,我想他们没能理解不少的中低层的家庭,每月固定的网络付费,对他们而言,或许是奢侈的。

在媒体上,看到在这个疫情的打击下,一些人生活陷入窘境,特别是那些靠日薪维持生活的,手停即口停,也没有什么积蓄,贫穷永远有唱不完的悲歌。

不应忽略弱势群体

对于线上学习的安排,我们不能不考虑一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果一味当作正课来处理,将会对一些学生造成困扰。公平的教育是不应忽略弱势群体。不论是国立还是私立大学、中学、小学,希望校方理解线上学习的问题本质,当然归根究底离不开“贫富差距”问题。

何时能走出新冠肺炎的疫情,需要全体国人的全力配合,目前政府准备更严厉对付“不听话”的民众,看来是形势所逼,如果锁国及半封城持续时间更长,难保不会拖垮经济,您我都会是受害者。待在家里其实就是尽一份责任,不是吗?

郭碧融:别为医务人员添乱

国内的新冠肺炎日趋严重,在短短的1个星期内,确诊病例就增加约1倍,截至30日,累计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400宗,而累计死亡病例高达34宗。

我们或许会以为,每个人都会因病例渐多而乖乖待在家。但事与愿违,依旧有人出外遛狗、晨运、骑摩哆到处游荡、群聚在草场踢球等,而其中一个原因是闷。

若有选择,谁愿意28天都呆在家里呢?不过,在这非常时期里,每出外1次就会有受到感染,或是传染病毒给他人的风险,所以遵守行动管制令并不是牺牲个人自由,而是一份责任。

纽西兰总理阿德恩就在颁布紧急状态令时对其国人说,或许你没在紧急岗位上,但这并不代表你没有任何责任。你的责任是“拯救人命”,呆在家里,确保中断疫情流行。她也呼吁国民想像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每一个行动都会给别人带来危险。

我们务必时刻谨记,别再以为患上新冠肺炎是个人的事。万一你不幸染上新冠肺炎,它可不像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般不会传染。所以,想想你所爱的亲人,你应该不会想看到他们因你而承受痛苦吧!

令人发指的是,在医护前线人员奋力对抗病毒的同时,有部分民众却做出缺乏危机意识的行径。其中一名产妇就隐瞒家属曾经参加伊斯兰传教士大集会的实情,不幸的是,她在产后确诊患病,导致医院被迫关闭2天进行消毒,所有跟产妇有接触的人员都被隔离。

好好履行公民角色

医护人员站在前线抗疫,被迫牺牲休息时间及与家人相聚的时光。我们都要珍惜他们对患者的无私奉献,避免做出任何伤害他们的举动,让他们能够安心地履行责任。这么做也表示你在履行“拯救人命”的责任。

此外,疑是有人顺手牵羊,导致数家医院的消毒洗手液不翼而飞。淡马鲁医院骨科医生阿末马尤丁转载的推文显示,一名女网友在医院“偷走”一瓶消毒洗手液后,还在推文写上,“刚从医院带回来的,免费的。”为何可以这么没有羞耻心啊?

医院是人来人往的场所,病人及医护人员都很需要消毒洗手液,不问自取是一种缺德的行为,完全不顾医护人员的安危,更是消耗医院的资源,增添医疗的成本。

即使我们不是前线人员,也要好好履行公民的角色。其实这并不难,只要不添乱,加剧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我们都是抗疫的贡献者。

 


 

光华日报(言论)

光华日报(言论)(kwongwah.com.my)

打赢第三次世界大战/文:董恪宁

新冠肺炎偷袭马来西亚,始于1月25日,关口同时侦查三个病例,皆为春假路过的中国游客。自此,这里和那里的投报不断;所幸都是零零星星,问题不大。一直到了2月27日吉隆坡大城堡的大集会催动,一发不可收拾,因此酿成大祸。

可惜,因为蚖蛇蝮蝎之心 国务的焦点,不在此处,而是聚焦政权转移。长达两周的时间里,只剩下首相一人的政府,看顾所有部门。错过这段应战的黄金时光,到了磨蹭多时的总算内阁仓促组成,一切都不好对付了。

卫生部总监诺希山医生事后坦言,尽管逃过大宝森节和元宵节的人挤人,当局确实没有想到2月27日至3月1日那一场牵动1万6000人的全球传道大会,推高第二波疫情。

跟着下来,连续多天所发布的,全是坏消息:散见各地的病例,都以三位数急速增长。不过n小时的光景,累积总额,已逾一千。到了3月29日的统计,卫生部前后接到了接近2500个案例。逞凶肆虐的程度如何,一目了然,迨无异议。

然则,病情之糟,蔓延之快,其实远远超乎大家想象:病例一周增长翻倍。按此增长速度推算,摩根大通(JP Morgan)的研究报告预测,到了4月中旬病例可能增至6300宗。唯总监希冀通过行动管制令(MCO),得以压低至6000宗以下。

万一不能呢?《光华日报》援引大马医药协会(MMA)主席加纳巴斯卡兰医生的警告,读之触目惊心:如果国人仍然掉以轻心,不当一回事,病疫加剧;夙夜匪懈的政府医院,或将不堪重负,连累医疗系统大崩溃。

何解?查看体系的部件,自可明白:两岸各州,目前只有154家政府医院、9间国立专科中心、926间加护病房、152台呼吸辅助器、142台移动呼吸器,以及210家私人医院。

应急所需,3月22日的报道说:卫生部随后紧急添购100架呼吸辅助器,再从中国预定350架。此外,部门还采购了300张病床,当中272张,用作加护病房。这么一来,届时全国26所治疗新冠肺炎的医院之病床总数,将有3400张。

唯3月25日的发布会,首相慕尤丁透露,全国安排34家医院就绪,有3585张病床;截至当时,仍有66%备用。读到这里,对比了预测的6300宗病例,以及预备中的3585张病床,供需的巨大落差,尽在不言中。

那么,未来数周的救急之难,不言可喻。万一事情到了那个地步,应该怎么办呢?首相解释,部署的方案是,“一旦新增病人超越医院的病床,多个地点也转为隔离中心”, 雪州沙登农业博览园(MAEPS)随之因此改成临时方舱医院。

此外,卫生部也准备动用全国的医疗训练中心,释出1万9200张病床。然则,急诊的病床和救治所需,必然不止是新冠肺炎的病人。何况,截至3月28日,出席大城堡宣教大集会的5084人至今尚未现身待检。

民主行动党柔佛州州委巫程豪医生行医多年,经验丰富,看到病例,立马感受灾难的非常惊悚,第一时间赶紧呼吁政府:除了思虑征招官联经营的私人医院,投入这场战役;必要之时,也得安排大马皇家军医院,准备出场一切应付紧急状态。

凭借所在,理由确凿:国内一半的专科医生,身在私立医院服务;他们可和政府医院、大城小镇的家庭医生,群策全力,共组成一个团队,发挥各自的专业知识,才能增强防疫部队的战斗力,一起和国民度过这一道历史空前的浩劫。

是的,既然明白人命关天的轻重缓急所在,大家想必明白,此时此刻,不再是不怀好意的政客喧嚣族群关系之日,也不再是祈望凭靠一杯温水,可以逆转疫情的时刻了。

想要打赢这场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唯一的选项,是整合人力、金钱和资源,团结所有可以团结的力量,各在本位坚守责任,设法遏制病毒的辗辗转转,切断病疫的扩散,才能尽早推前胜利的日期。

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文:陈凯荣

新冠肺炎如今不断地疯狂肆虐,席卷全球,而且导致确诊病例与死亡人数有增无减、节节攀升。因此,人类文明将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经历一场突如其来、前所未有的大浩劫,比起历史上人们经历过的黑死病、南亚大海啸或二战,或许有过之而无不及。

提起二战,不得不说在战事初期,英军选择在敦刻尔特大撤退后,首都伦敦就开始迎来德国空军日以夜继地狂轰乱炸。虽说英军并无坐以待毙,英国皇家空军英勇地在伦敦上空抵抗德军,奋战到底,但是伦敦市依然被德军炸成一片废墟,无辜的平民百姓,死伤数以万计。然而,伦敦的市民并无大量的撤离首都,却勇敢地选择留在市内,与英军并肩作战。这是因为每当轰炸停止后,已故的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总是游走在伦敦街道上,面带微笑,手持拐杖,还摆上招牌V字手势,为人民加油打气,并承诺英军决不投降。丘吉尔的亲民举动,稳定了民心,消灭了人们心中的恐惧。最终,英军反扑,在诺曼底登陆,一路凯歌,直捣柏林,一举把德军打败,战争就此结束。丘吉尔利用了智慧和勇气,忍辱负重,等待最佳时机,带领英国人民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今的英国人民,正面临新冠肺炎的挑战,首相——约翰逊,早前采取了众人非议,口诛笔伐的另类三不政策,即不主动检测,不闭关锁国,不停止集会,放任感染。约翰逊的政策与丘吉尔面对二战的策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说是众人皆醉他独醒,表面上把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全压上赌桌,实际上是为了长期作战,给医疗系统赢来更多时间与空间。看似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举。有部分学者和科学家,认同约翰逊的政策,人民不必过度恐慌,每天闭窗锁门,把自己困在家中,足不出户,这是因为,能够打败病毒的终极武器,不是医生或神明,而是人体天然的免疫系统。只要人民注意个人卫生,想办法提高免疫力,就可以击退病毒。

约翰逊堪称当今世上,少有的另类政治家,一位不会只做政治正确的事,有远见而且顾全大局的首相。因为他知道,只要大部分人都染病并痊愈,大家都有了抗体,病毒自然不再疯狂地传播。不能排除,中国确诊病例已明显地大大减少,治愈人数逾八万人,是关键原因之一,况且,在家自行隔离,不药而愈的人数,可能是官方统计的数倍之多。当然,在约翰逊的这场赌局,会有一部分人因而牺牲。人民都害怕失去亲人,前线的医护人员也有同样的害怕。约翰逊要人民明白,大家不能自私地、感性地,只关心自身和亲友的健康与生命;这是全体人类的公共卫生问题,人民应该理性乐观面对,以平常心,勇敢地与病毒抗争到底。

英国人多半是有识之士,有能力评估风险,权衡利弊,在考虑了家人、朋友和自身的生命与健康后,做出理智的选择,自行决定是否与首相站在同一阵线。现阶段,并未出现有效控制病情的药物,即使部分人民留在家中,寸步不离,外出的人民也同样有可能大规模受到感染。也许,部分人民没有受到病魔缠身,等到疫情受控后,英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已经遭受严重打击,大家同样难逃一劫。而约翰逊如今最大的挑战,是影响心情的疫情,是人民的恐慌。再加上假新闻与谣言满天飞,人云亦云,使得英国社会人人自危,人心惶惶。假设疫情引起大恐慌,影响人们大量地减少出外消费,接下来的,就是市场低迷,经济停顿,百业萧条。经济雪崩式下滑,每况愈下,一蹶不振后,国人与政敌必定对他谴责施压,导致他必须鞠躬下台。所以,他与国人面对的是严重的疫情;但,大家应优先解决的是,人们的恐慌。

约翰逊的赌注,也包括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一旦其政策在短期内,导致大量人民因病身亡,他可能提早下野,自己呕心沥血的脱欧计划,或许也未能在任内完成,将来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可能就只剩下千古罪人,遗臭万年的故事。但是,如果英国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其政策奏效,人民不必再受到病毒威胁,他从此声名远扬,成为继丘吉尔后,另一位流芳百世,名留青史的英国首相。然而,随着英国的疫情不断地严重,民众怨声载道,英国政府受到大力的抨击。约翰逊在面对国人的压力之下,选择U转,放弃群体免疫策略,积极防疫。不幸的是,根据最新消息,不仅英国皇储——查尔斯,就连约翰逊本人,也染上了病毒。

就在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受到病毒威胁的时候,而且疫苗或特效药又难在短期内问世,人们心中的恐惧,可想而知。我们不妨在我国实施限行令时,在家转换心情和思考方式,也许我们发现,在解决这危难的疫情,人类可能有多种方法。笔者并无意否定,社交距离能有效的遏制病毒的扩散或病毒高传播率的可怕性,只是觉得人们心中的恐惧,是更可怕的。伟大的已故美国总统——罗斯福,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那就是,“我们唯一应该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备注:本文无意鼓励人们不遵守行管令,仅希望激起大家换位思考。

今日大马 如两个月前中国/文:林瑞木

今日的马来西亚犹如两个月前的中国,记得1月23日当天,刚好过去中国探亲度春节,就在飞机降落香港等待转机的时候,看到的第一个信息就是武汉封城。封城会是什么样的概念对我来说很难想象。

抵达中国后,从机场到乡下的路上,亲友们的脸上都充满着紧张及恐慌,类似一场看不到敌人的战争即将开始。这场战争会是什么结果没人可以预测,每天看到的是一座一座的大城市不断的失守,封城的县市也越来越多。

在与亲友讨论下,提前转换机票回国,在从乡下去机场的路上,多了许多检查站,更罕见的为过客量体温。当回到槟城国际机场时,除了卫生部的职员加强测量体温外,其他的还是马照跑,舞照跳。

在中国及一些亚洲国家,疫情越发严重的时候,当时的希盟政府为了维护大马旅游年,不但照单全收,开门接客,还上演了一处龙凤大逆转的换相大游戏,让我国浪费了严控疫情的时机。

如今在中国开始成功控制疫情,解封县市管制恢复生产的时候。我国刚上任的首相慕尤丁,第一任务竟是宣布史无前例的行动管制令,这项管制令从开始两个星期到后来又延长两个星期。主要目的是禁止国内所有公众集会,同时禁止国人出境与外国人入境,以便减低群体感染及传染的风险。

这一举动让全国人民对于慕尤丁刮目相看,尤其在这艰难时刻,我国正面对内忧外患,全球经济萧条,首相有这个勇气按下暂停钮实属不易。众所周知我们没有像中国那样雄厚的经济实力,但是,首相却在短时间内集合资源,推出2500亿的经济振兴配套,让大多数国人能在这个时候喘口气。

虽然可能无法满足让每个人,尤其各行各业面对问题不同,一些民众更是手停口停,希望政府的及时雨能更快的惠及到人民。但埋怨不能解决问题,政府能做的选项似乎不多,在中国带头冲过这困境后,世界许多国家纷纷跟随管制的做法,相信这是最能保护民众安全及国家稳定的方式。

虽然这艰难时期,天天待在家中,感觉不是滋味,但看到病患数目不断的在增加,甚至冠全东南亚,我国人民是时候不分彼此,团结一致对抗疫魔,以中国人民共同抗疫的经验为榜样,相信只要全民共同合作,胜利的一天就越早到达。

危机即是转机,我们何不趁此机会,与家人好好相聚,同时也可以重新思考未来的规划。以便在解封过后,重新出发。

正面心态抗疫

安顺医生一家七口全都感染新冠毒病,不过这并没有打击他们抗疫的士气。长女通过抖音短视频拍摄家人在隔离期间情况自娱,获得许多网民为他们加油打气,也给正在参与全国抗疫的每个大马人民,提供一个面对疫情的正确态度。

我国3月18日进入全民抗疫的关键时刻,我国人民和绝大多数行业在行动管制令期间,都必须暂停活动,遵守管令留在家中,避免疫情扩散。由于生活被打乱,不少人在过去的10多天来都感到很压抑,也有不幸感染者感到绝望,甚至做出傻事。

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还在攀升中,意大利的死亡率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难免让人心生惶恐。

人民应该对我国医疗体系有信心,特别是我国的医护人员身先士卒,为国人建立起的防线,至今都很有效率将患者治愈,我国至3月29日的累积患者2470中,已经有388人治愈,死亡也低于国际,为1.4%。

面对疫情的威胁,全球都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来与之抗战。除了前线的医护人员,每个普通平民百姓,在这场战疫中也都可以发挥作用,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正面的心态,才能与病毒打持久战。

安顺医院紧急及创伤部主任三苏安比亚一家,尽管确诊感染,一家人并没有因此陷入沮丧,仍以笑脸迎人,为自己与家人打气,医生的孩子们纯真可爱,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非常时刻,每个人除了做好本分,留在家中,也要对病毒传染途径有正确的认识,必须要外出购买所需时,坚守防疫和一公尺社交距离,在感到身体出现任何不适时,应该第一时间求医。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家人和国人。

一个“黄标”见人心【讲真港真】/文: 灵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这句话既生动又现实地描写了世人为了各自利益而奔波的情况。而近期Youtube上发生的“黄标”事件,亦再一次令我们看到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众生相。

事缘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笔者近两个月常常“宅”在家中,多了时间上网,因此了解到“黄标”事件的始末。要谈这事,先要向读者解释一下何为“黄标”。

一般来说,YouTube平台会审查用户上传的影片,避免影片中出现“膻色腥”和暴力内容,以及宣扬不实和极端主义思想。审核分级为“绿标”、“黄标”、“红标”三个等级,其中“绿标”影片对广告收益没有特别限制,“红标”影片完全不会分得广告收益,“黄标”影片则介乎其中。平台一般会先使用人工智能(AI)来审查和筛选影片,并将影片归类为“绿标”、“黄标”或“红标”。若用户的影片被归类为“黄标”或“红标”,用户还可以进行申诉,届时平台会指派工作人员以人手的方式再次审核影片。如果影片被认为是错误被贴上“黄标”,便会改回“绿标”,令上传用户可以分享广告利润。

相信传播正能量、讲好真实的中国抗疫故事,是每一位专业的传媒行家心中的信念。图为武汉一间方舱医院患者清零后,医护人员在做最后的物资清点工作。
了解此分类机制后,我们便可以讲讲“黄标”事件。在内地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后,香港一些所谓“正义”的“时事评论”YouTuber和KOL(Key Opinion Leader,或可统称为“网红”),纷纷拍片评论事件,更在影片中加入大量主观、不实且极具偏见的观点,大肆批评内地的抗疫措施,更散播如内地人一律等同病毒之类的失实且极富歧视性的言论,疯狂地抹黑中国。惟之后这些人突然发现,他们上传的影片一律被贴上了“黄标”,即不能营利了;再之后,这批人不但拼命地申诉,还“开专场”(专门拍摄影片)来讲述自己面对的“困境”,更编造各种“阴谋论”,宣称自己“被针对”、言论自由“被限制”、“YouTube打压言论自由”等等,抹黑所有可能阻碍到他们影片营利的规定和条款。可是唯一不变的是,他们的影片依然是“黄标”。

要知道,所有影片分享平台都有其规则,YouTube当然不会例外,其中有一条规定就指出,用户不能在影片中炒作“争议性话题和敏感事件”,同时世卫组织(WHO)据报在疫情发生后亦曾与YouTube母公司Google等科网高层见面,要求协助防止有关疫情的假消息传播。显然,那些YouTuber和KOL的影片是触犯了炒作“争议性话题和敏感事件”及散播“疫情假消息”的规定,才会被贴上“黄标”。可笑的是他们不仅仍不懂反省,还诿过于人,打着所谓“言论自由”的旗号,疯狂地批评和指责YouTube台平,更甚至结成联盟杯葛YouTube,把影片上传至另一个“更公正”的平台。

为何这批违规的YouTuber和KOL会有这般大的反应呢?一个“利”字就可以解释。此前,有业内人士就曾爆料,指香港本地订阅人数约十万的YouTuber,各种广告、流量、点击和宣传收入,每月可轻松达到五万以上,部分订阅人数达二、三十万的YouTuber,月收入随时超过十万,其中利益甚丰;加上发生病毒疫情,这批所谓的“时事评论员”看到可以利用民众的恐慌情绪,编造疫情资讯来大发“国难财”的机会,因此纷纷拍片“呃like”(骗赞),希望可以捞取利益。可是YouTube的“黄标”政策令他们失去了发大财的机会,所以才会出现统一口径指骂YouTube和杯葛事件。

事实上,当这批人组成联盟,在另一平台上传影片后,他们在几乎每一条上传YouTube的影片中呼吁订阅者“转台”,到另一平台付款订阅,还大打“悲情牌”,宣称自己在疫情期间“被打压”的惨况。以至于一条二十多分钟的“时事评论”影片,有超过十五分钟的时间是在批评YouTube、称赞另一平台的付款订阅制度公平等。部分“转台”上传影片者更是因大打“悲情”和“捍卫言论自由”牌,轻松圈到逾六万美金(约46万港币),可称得上是赚到盘满钵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看到这些“时事评论员”们的行为后,大家是否对这句话有了更多的体会呢?可怜一众专业的传媒行家,除了要在灾区和医院奔走,向世界报导疫情的真实情况外,在报导真实的抗疫消息时,还会被“评论员”们抹黑为宣传机器、掩盖真相。惟笔者相信,传播正能量、讲好真实的中国抗疫故事是每一位专业的传媒行家心中的信念,这样的信念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人间正道是沧桑”,希望各位传媒行家共勉之。

 


 

中国报(评论)

 

中国报(评论)(chinapress.com.my)

曾庆和:急什么网上教学?

笔者并不反对网上教学,但赶在这个时候,要学生、家长和老师们疲于奔命,所谓的网络教学政策,是不是太不适当?教育部的一封信,足以造成混乱和紧张,一个家庭如果有4个孩子,岂不是要4部电脑?或4部智能手机?还有网线问题,区域之局限,教育部官员有周详地考虑过这些吗?

至关键的还是家庭经济问题,在这段漫长的抗疫期,有极大部分家庭全无收入,教育部突发性的政策,对家长们形成沉重压力。教育部有一则声明:确保每个孩子不被忽略。但这一句不是笑话吗?怎样不被忽略?没办法在网上学习的,统统因为这个政策被牺牲掉了,不是吗?开学后,他们怎样跟得上有上网学习的同学的进度?

不能否认,教育部出发点是好的,可惜误断时势,在大马乱了手脚的非常时期,官员不该未全面设想细节如何实行前,就一纸令下。这种急躁,也会令老师们好生为难,他们是教员,同时也有家庭,人人抗疫、难道他们不用?

理想选择
教育,是急不来的,迟一点到终点的,未必是输家;早一步先到的,不一定赢了全世界。德国的教学政策,主张让孩子快乐学习,在高中前都让他们随意去玩,学习生活,学习去认识自己。永远一步一步来的这个地方、最后出了奔驰和宝马。亚洲世界总是主张不能输在起跑线,今天叫得出成功的有什么?

假如教育部真的执着于网上教学,或许可以纯粹让高年级,面临考试的考生们先行上课,低年级的则全面豁免,这也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不然就在电视开一个教育台,那么全国各地学生即使没有网络也能够90%获得学习。

教育部的部分官员,就有必要去荒岛关一关,下一次推出任何政策前,就会先行冷静地想一想,和有所克制,不会爽爽讲了计划,就以为可以自动达成那样天真。

 

李枝聪:该出手时就出手

文冬专职通讯员

逾月来,大马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重,在联手防疫的战?上,好言相劝、苦口婆心再到严厉执法的话都说了,国家已经到了百业停顿、经济低迷,急需政府出手救市的紧急关头。

首相慕尤丁27日宣布2500亿令吉的经济振兴配套,数额之多前所未见,承蒙国家长年建立下来的金融和税收体制,此刻我们还未需向外头伸手借钱,大马外汇储备有多少普通百姓难以说准,不过根据公开数字,国家有接近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前任首相敦马哈迪在2月杪推介首阶段的经济振兴配套时,甚至披露国内有2兆令吉的储备金来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冲击。

多年来,不少民众虽然知道不能坐吃山空,但也有不少的中下阶层在苦苦求存,他们感慨国富民穷的同时,也质疑国家储备的可观增长,是否是建立在有增无减的政府收费和征税之上。

然而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恰恰是政府从人民身上获取的税收,换取了救国救难的资本,让我们此刻有经济弹药抵御来势汹汹的无形病毒。

有如经济学家所说,整个世界的经济因疫情而陷入停顿状态,而且疫情演变得很快,难以捉摸,政府的救市措施能否为国内众多企业止血,能否稳住市场、安定人心,都是一大未知数。

洗脱负面污名

不可忽视的是,新冠肺炎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也没有谁能在一波波不知何时休止的冲击下幸免,国人只能期盼当经济困境越陷越深的时候,政府将及时调整,出台一些顺应最新趋势的振兴配套。

当然,国人普遍是希望政府量力而为,避免因为救市而过度消耗国家储备金,毕竟国家在度过肺炎难关后仍要继续发展前进,若负担过于沉重,最终仍然是由人民承担。

嗯,可能慕尤丁自己也不会料到,当初通过“喜来登政变”换来的相位,会是今日如坐针毡般难受,唯既然身在其位,如果他成功带领国人跨过此次考验,不正好能为自己洗脱过去负面的污名吗?

陈圆凤:除了诺希山,其他人呢?

在重重疫情阴霾中,出现卫生总监拿督诺希山这样的人物,给人温暖及信心!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忆起这一场劫难,会记得这第一位进入我们脑海里的卫生总监。

诺希山以专业负责的表现,赢得全民赞誉。他是个公务员,一切按规矩做事,可没有自我宣传机会,所发表谈话也是“货真价实”,没有灌水。

看诺希山字字清晰,口气温和的报告,你知道这些都是真的;而他总能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怒不怨的,你会知道他很勤劳,做了大量工作,一天忙到晚。他不是政客,而是高度自律的专业人士。

一时成为“佳话”

于是,诺希山声名大振,是政府一连串的抗疫直播和新闻记者会上,形象最鲜明的人物,知名度远远大过卫生部长,他是卫生部的最佳发言人。这两天传出消息,原来他是雪州双溪比力人氏,出生甘榜,最妙的是,他居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华人,从小在马来家庭长大。这是个有趣的发现,一时成为“佳话”。

从诺希山受欢迎的程度可以证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并没有因为他是什么族人而对他另眼相看。在他的家庭故事还没有流传出来之前,各民族人民都给他同样的肯定,他的面书留言中可以清楚说明这点。

种族政治是马来西亚难以跨越的大山,即使509改朝换代后也不行,希盟政府被巫伊诬蔑为对穆斯林不友善的“行动党政府”,现在,“国盟政府”号称是“马来人大团结政府”,我们就看这个政府如何表现吧!

首相前两天直播时,最后一段所谓感性的谈话,据说感动了一些人。我听着倒觉得像是“剧情所需”,做戏这样做,也没什么动人的演技。慕尤丁不是演讲型,有领袖魅力的人物,看他说话没什么感觉,即说不上亲和力,也没有七情上面,这是个人风格,不怪他。只要首相能“认真”做事就好,其他的都是表演。

只效忠领袖

像诺希山那样,一介公务员而已,“认真”起来,就成为全国明星,风头无两。所以,老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多部长在人民眼里不值一提,为什么?因为不认真做事,他们只向首相负责,而不是向人民负责;只效忠领袖,而不是效忠给他选票的人民。人民在他们心里,不知道排在第几位,甚至不知道有没有排位。

现在最常出现在人民面前通报疫情的三位大人物中,诺希山名望最高,首相不过不失,国防部长依斯迈沙比里给人观感最差!巫统部长身上那股跋扈气焰,让人看了极不舒服。

争取表现吧!大团结政府!除了诺希山,其他部长高官,还能争取出彩表现吗?

范伟启:在家防疫也学习数码经济

新冠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民众在行动管制令下足不出户,造成经济大混乱,严重打击传统经济模式,尤其依赖人潮光顾的实体店,却无阻数码科技相关行业继续运作。

国家经济与人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行动管制令指示人民好好待在家,显然限制了“行”,但似乎不影响“衣、食、住”的经济活动。

人们在家仍不会停止花钱,我们还可以利用手机上网点餐叫外卖、购物、娱乐消遣等,就连一些不习惯用手机的长辈,也开始在家里学会网购,藉此避免出外走动,以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

其实,早在今年1月,希望联盟政府通过发放人民电子现金,大力鼓励商家和消费者使用手机进行无现金交易,为全民打开了一道接触数码经济的门,也为市场注入数码经济强心针,让更多人认识并受惠于新时代的经济模式。

受惠人士从指定的电子钱包获取人民电子现金,也在这些电子钱包的多功能用途下,了解无现金交易的便利。电子钱包用户可在商店简化付款程序、在餐厅快速买单、缴付过路费及停车费,还可以随时随地叫外卖、电召车、快递、网购等服务,确实可以满足城市人应有的衣食住行。

危机当转机

民众接受过人民电子现金计划的一番教育过后,如今进入行动管制期,要大部分人留在家里,并使用手机或电脑应付工作需求及生活日常所需,相信不成问题,说不定还有新体验。

社交媒体近日的热门话题环绕在“在家可以做什么?”。有上班族表示在家办公学会用线上开会软体,网络教学软体则成为教育界新宠。另有网民发现数码相关行业,例如电商业务不受行动管制影响,而有意学习做起网拍生意。

这些生活上的小改变,可以是改变社会的一大步,大家不妨把疫情危机当作是一次转机,把握在家防疫的时间,多多学习数码知识,准备与数码经济接轨。

余佩妮:要冷静,不要慌

随着首相宣布延长行动管制令多14天,隔天路上即有车龙,超市及霸市出现人潮,直接说明人们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和反应。

这个情景很熟悉,当初传言政府可能封城锁国(最后是实施行动管制令)时,也发生抢购(Panic Buying)情况,厕纸、日常用品都被买光,超市只剩空荡荡的架子。

这不仅发生我国,全世界国家情况雷同,很多人为了一片口罩、一瓶消毒洗手液或一卷厕纸,付出很大精力去抢购。

在恐慌中购买日用品,是疾病流行时,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方式之一;这种行为至少自1918年发生“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病就发生,有民众抢购药物甚至洗劫药房,拿走任何可预防或缓解这个流感的药物;同样的抢购情况也在2003年的SARS时期发生。

一切都基于“无法掌握的未来”。

在心理学来说,人们面对难以掌控的未来时,都会尽可能做到“我可掌握的事”;而购买足够数量的日常用品、食物或药物,是唯一可掌控的事。

同样的,当人们觉得自己生存受到威胁,会想做些什来来感觉自己掌控了情况;“抢购”行为,便是源自想要在紧张时刻重获控制的欲望。

失去安全感

自我国实行行动管制令后,看到身旁长辈和新生代不同的反应和应对方式,似证明了“我可掌控的事”决定不同年代人群的应对情况。

经历过日治时代和我国513种族冲突事件的老一辈说,行动管制令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至少我们还可以出门购买日常用品和外带饮食;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国泰民安时代的一辈,反而表现得更为担心和紧张,不同的人生大环境和大时代直接影响他们对未来的掌控度。

随着疫情升级,人们出现焦虑情绪是很自然的,不确定性的病毒更让人失去安全感,但也是因为有这些焦虑和恐慌,才能推动人们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措施。

不管怎样,我们必须冷静下来留意疫情事实和数据,理性判断各信息,尽可能冷静面对疫情,不让非理性思维控制我们,引起我们的恐慌情绪。

艾虔:善待被封村的人民

尽管行动管制实施多时,但卫生部每天公布的确诊案例依然居高不下,而首相早已宣布了行动管制将延续至四月中旬。对疫情迟迟未能趋缓的焦虑,与行动限制造成的不便,对全国人民是一加一,却大于二的折磨。尤其,行动限制是否真能在四月中旬结束,现在没人说得准。

官方除了宣示将加强行动管制,也在重疫区实施封村,柔州新邦令金两个甘榜首当其冲,雪州乌鲁冷岳的七个甘榜,亦于日前被封锁。假使疫情未趋缓,陆续恐有更多重疫区步上后尘。

封村是绝对的封锁,于是官方承诺提供新邦令金村民食物、日用品,且人人接受检测。谁知日前村民抱怨迟迟没收到物资,扬言将出村自行购置,官方才急忙送来物资,真是为德不卒。封村虽是不得不的办法,但如此限缩人身自由,村民自然不痛快。官方提供物资是为了让村民维持生活,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早早备妥十四天以上的粮食、日用品(官方之前曾呼吁人民别囤积物资),所以外界不该视为施惠。

未于封村之际提供物资,是官方办事不力。封村势必引发人心惶惶,倘若早早派发物资,至少村民会心安一点。官方却在村民抗议后,才将物资送到,似乎会吵的孩子才有糖吃。那么,以后官方就别责备人民“不乖”,因为,太乖可能吃大亏。

非过分要求

据说有村民要求烟和猫粮,有人认为他们太不知足,然而,这可能是合理的需求。心情不好的时候,烟民或许更依赖烟的慰藉。再说,总不能让宠物猫饿死,猫粮并非过分要求,非常时期有些人很需要宠物安慰。官方既然决定封村,就有义务满足某些村民的个别需求,比如长年使用的慢性病药物等等。维持生活所需,本来就不只是吃、穿而已。

封村可能是目前不得不的防疫措施,我们愿意支持。但请善待被封村的人民,他们真的不好受。

 

周若鹏:行动管制如末日

家中书柜不大,书不过百,要整理应该也不花一小时。行动管制十天了,它还是那个乱糟糟的样子。真还能说没时间整理吗?

手机哔哔作响,外卖送到。住在公寓,下楼须乘升降机,另一住户的男子也正好要下楼,他掏出钥匙,用钥匙按按钮。我们没对上眼,但从肢体语言上读到彼此的不安。接下来的三十秒,我们必须共处于密封的狭小空间,这一刻,两人都没戴口罩,都在想只是下楼领食物罢了,何必浪费一个口罩。接下来的半分钟,对方会不会咳嗽、打喷嚏?

我怕什么呢?

Netflix很“应景”,不知是怎样的大数据计算,这个时候自动推介Pandemic、Quarantine、28 Days Later这类影片。Quarantine和28 Days Later的主题都是丧尸,和新推出的《尸战朝鲜》第二季一样。软禁在家,一下子就追完。

我们彼此都没咳嗽、打喷嚏,从升降机出来,周围特别安静,大路无人无车,怎不像电影中的末日景象?我在那男子眼中,那男子在我眼中,都可能是丧尸,不知何时会突然变异,扑咬对方。上楼时,不知是否刻意地显得不经意,他刷手机,升降机开门时他“没看见”,我先上楼。平常和邻人的互动不是这样的。

行动管制发生时原以为会打乱日常作息,后来发现原来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工作地点换成家里罢了。不能去喝酒、玩飞镖、看电影,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这管制有点像排毒,把一些戏无益的事情戒断一下,让人发现其实不做也还好。时间明明多了出来,为什么那一直都想整理的书柜,至今仍未收拾好?

行动管制没打乱作息,因为平常的生活本来就很乱。那书柜,并不是平时没时间整理,而是本来就害怕整理,说没时间只是给自己的藉口。就算现在时间比较自由了,仍旧会找其他事情填塞,看电视也好、读书也罢,总之就是逃避。我怕什么呢?

该做些什么?

可能是怕搬动沉甸甸的书,平常在书店、出版社工作,承受做书卖书的压力,怎么在家里也要面对这些呢?也可能是怕分类不够妥善,以后再添新书时又得重新再理,那我现在收拾了岂不是白做了?

这期间该做什么事?各人的建议很多,读书、上课、写作等等,而我觉得最该做的,是停一下,去思考这个问题:那些平常你以为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如今却发现你有时间了也没想去做,究竟是为什么?想不通,行动管制以后你便重新投入原本纷乱的生活。

若想通了,行动管制以后,也许你就蜕变成蝴蝶了。末日,意思是能重新开始。

甄子曰专栏:大马会乱吗?

大马会乱吗?人穷到绝境,穷到无路可退,实况非一般人想像。

报载,疑似受到行动管制令影响,巫裔一家五口生活陷困,共乘一辆摩哆准备回老家投靠亲人,途中燃油耗尽,男子看到路边有饭盒,不知谁掉落弃之,饿到要捡起来给妻儿吃。

目击这一幕的华妇,心疼到边哭边与丈夫伸出援手,对方也感动到边谢边哭。

大瘟疫来袭,人与人的互助精神,让人看到活下去的希望。

小孩看在眼里,两个哭泣的大人,为何而哭,他当下并不十分明白,但长大后,回想起,会比同年的人,早一些看透,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从来不是敌人。

对比那些还在发灾难财的无良奸商,还有欺瞒百姓、消费疫情兼做假账的政客,心肠真是比病毒更歹毒。

大马会乱吗?一国之乱,始自人心。人心之乱,源自卑鄙无耻、良心喂狗吃之辈,如以上两例。

而相信一切有神明控制、死不听劝的人,又比坏人和坏政府,更可怕,是乱中之乱。

他们不相信眼前人事物,把自己的一身和一生,交了出去,当作奉献。

牺牲当奉献

他们无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看不见感动的眼泪。

他们相信自伤甚至残杀是必然的,把牺牲当奉献是必需的。

淘汰今生换来世,是上天的指引。

这群人当中的死硬派,政府和军警都摇头。

坊间广传讯息,叫华人当心,不要再骂他们,怕被报复,云云。

鬼咩!你今生都要被人拖上黄泉路,人间和炼狱,你还要慢慢选,坐等被选择?

 

戴志强:绝不容许路有冻死骨

近来国内有两则小新闻让人特别心酸和心惊,因为一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巨大人道危机悄然掩至。

案例一:一对夫妻带着年幼女儿在公园无助呆坐,警员查问时,为妻者失控爆哭:他们在行动管制令实施以来生计断绝,如今家中找不出一粒米、一块面包或一包快熟面。
警察动了恻隐之心,自掏腰包为家徒四壁的一家三口购买粮食应急。问起1岁多的小女孩近日来的饮食,她只能喝少量美禄加砂糖冲水,警察更加不忍,买了奶粉给她。

案例二:电召车司机权益运动维权律师吴健南接获求助案子,一名抚养3名年幼孩子的单亲妈妈多日无法出门工作,家中断炊,孩子一起捱饿。虽然该组织并不是慈善团体,但是救人如救火,他立即捐出300令吉汇入这名妇女的户头。

受惠者为了证实她已收到善款,拍摄提款机显示的结存余额传给吴健南,户头只有315令吉。她在求助的时候已经山穷水尽,仅有15令吉却无法提现。

正当人们安坐家中苦思下一餐的菜色变化,全民拿起手机围剿台湾无知评论员,却有许多穷人,连白米和白面包都买不起,叫天不应、求地无门。人们紧闭门户在家中防疫,穷人在垃圾桶翻找剩菜残肴充饥。

冰山一角

行动管制令实行不到14天,穷人的悲惨处境开始浮现冰山一角,他们不是好吃懒做等饭吃,而是有工不能做,家无隔夜粮。政府宣布管制令延长14天,一般民众只是叫苦喊闷,对于穷人来说,要他们如何活得下去?

想提取公积金救命,要等5月初才发出,政府第一期援助金也是等到4月底才汇入户头。这些穷人连4月1日愚人节的凌晨都过不了,要如何等到5月1日劳动节清晨的太阳?

许多人只顾自家温饱,大鱼大肉塞满冰箱,还要跟穷人抢白面包。坐在家里有薪水拿,月入8000令吉以下还有援助金送上门,天降零用钱,可以多买好料试试新菜谱。

所幸,社会里也有许多善心人到处奔波筹集食物,为贫苦家庭雪中送炭,但是官爷以为大家吃饱了多管闲事,只许把救济品送到福利局,不准好心人趴趴走送粮食。政府以为宣布了援助金就是救民于水火,却看不到贫民正被饥火焚身、恶水没顶。

末日景象

官爷和有钱人留在家里煮饭仔,其乐融融,外头却是一片末日景象,穷人在家里饿得奄奄一息。

如今遍地饿殍,好心警员或民间组织帮得了多少?救得一个是一个,只要捱到政府的援助金与救济品到来,穷人暂时不会饿死。

没人知道,病毒打算肆虐多久才会消失;这场瘟疫带来的不是人员病亡和医疗危机,更是一场吞噬万民的经济海啸与人道灾难。

你手上若有储备金过活,好好用在刀口上,在死神的无情镰刀之下,尽一分力去自救和救人。

 


 

星洲日报(言路)

星洲日报(言路)(sinchew.com.my)

林瑞源.与病毒之战,中国胜美国

面对肆虐全球的冠状病毒,美国和中国仍然没有停止对峙。到底大流行过后国际权力结构如何洗牌,国际媒体,如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有相关的报道和分析。

美国和中国长期对立,特朗普上台后,两国矛盾尖锐化,共和党和民主党都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在中美与病毒的战争中,谁能够更早的恢复生产和运作,以最少的损失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者。

目前的情况是,中国已经多天没有本地或只有零星新增确诊病例,但美国星期日病例爆增2万1333宗,确诊个案逾14万宗,死亡病例超过2400宗,中国赢了第一回合。

美国病例居全球之首,是因为政府和人民的防疫意识低,比如美国大学生近日涌入迈阿密欢度假期,无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于冠病发出的警告。

美国的军事力量全球第一,在攻打阿富汗及伊拉克时,可以把“敌人”打到趴在地上,但病毒是无形的,军力和财力使不到劲。如果病毒扩散,即使是全世界最好的医疗系统,也会崩溃。

中国示范了防堵病毒、切断传播链的方法,但因为意识形态及体制的不同,很多国家不相信中国的模式。即使最后跟随了,也因为社会条件不同而做不到完全一样。以意大利为例,同样是封城,意大利人还是到处走。

不是说中国的体制比民主国家好,否则中国也不会爆发疫情,而是刚好在与病毒的战斗中,中国的体制发挥了效果,比如说中国拥有阻止病毒传播的速度。全球从第一个病例到第10万个病例,用了67天,第六个10万例只用了1天;意大利在1月底出现首宗确诊病例,两个月就增至9万7698宗,显示病毒传播速度很快,所以更快的发现、隔离和治疗才能降低感染和死亡。

中国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值得借鉴。

其次是强制推行社交距离。一些染病者并无症状,因此保持至少一公尺距离才能阻断传播,但人类是群居的动物,西方人崇尚自由、享受生活,限制人们流动非常困难,中共却做到禁止人民出外和群聚。

第三,集中资源和集中救治。中国集中病患、集中专家及医疗设备,让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进一步降低病死率,现在很多国家也跟随中国兴建方舱医院,集中治疗,但是中国能够统一指挥,调动人力和物资。美国50个州,各有法律和权限,比如纽约州州长就反对封锁纽约州,因此美国无法倾全国之力抗疫。

现阶段不能说中国已经成功抗疫,因为可能还有第二波疫情及境外输入,但中国已经有了防疫的经验,而美国还在摸索,如果疫情不受控制,美国投入2兆美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将石沉大海。

中国已经向80多个国家提供紧急援助,包括检测试剂、口罩等医疗物资,这是弥补在疫情爆发初期隐瞒疫情的过失,也是试图负起大国责任及提升国际威望,反观特朗普还是奉行“美国优先”,他宣布限制欧洲旅行30天的禁令,没有和国际合作抗疫。美国的单边和排外主义将在疫情结束后,丧失其领导威信。

德国黑森州财政部长托玛斯舍费尔因疫情压力而自杀,反映这场瘟疫的可怕,然而穷国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它们没有完善的医疗体系和社会机制,疫情爆发将出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美国和中国等国家可以等待一年后疫苗生产及研发特效药,但穷人不能等,住在贫民窟的数以千万的蚁民,没有粮食和药物,只有等待死神的降临。

这场瘟疫对超级强国及发达国家是惨痛的教训,如果他们把更多资源放在公共卫生及病毒的研究,而不是进行军备竞赛,人类就不会沦落到今天的局面。

强国有能力研发强大武器,17年却研发不出沙斯疫苗,能够怪谁?

 

黄振威.认命吧!生活将再也不一样

面对现实吧。如果或当行动管制令在4月14日解除,大马人的生活将再也不一样,因为我们再也无法放松警惕。

说实话,与冠病的斗争将是漫长的过程,即使在行管令结束后,它也不会消失,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其副手王瑞杰均预测它会持续肆虐一整年。

我们只好接受新常态已是大势所趋的想法。该病毒仍然潜伏在我们的家园之外,阴险的埋伏着,但不幸的是,我们必须继续生活和工作。我们不能永远像老鼠一样被关起来。

首先,在2002年爆发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之后,戴口罩已经成为社会可接受的事,就像香港和中国的大多数人一样。

尽管对戴口罩是否可以击败冠病有着激烈地讨论,且公共卫生专家各有说法,但在公共场合,以及出于礼貌,或称之为普通常识,不久的将来,只要我们走出了诸如家以外的不可控制的环境中就会戴上口罩。

在备受空气污染困扰的首尔、北京和东京,这甚至成为一种必需品。

4月14日之后,我们成千上万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过日子了,忘了刚刚过去的事,并天真地相信我们会再度变得安全。

香港和中国正经历第二波冠病袭击,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很多,尤其是从国外回国的人之中。他们的国家已经禁止外籍人士入境,而娱乐场所仍然关门。

正如CNN准确报道的那样:“这是亚洲部分地区——中国、新加坡、台湾——都在采取的模式,这些地区是首批采取行动对抗疫情爆发的国家。随着新确诊病例突然增加,所有国家都在落实新限制。”

“与西方的主要城市相比,如伦敦或纽约,香港的居民有时会感到他们活在未来。2月份亚洲大都会所采取的多项措施如今正在欧美城市里逐步实施。”

“ 但是,最新的经验可能让人难以接受,因为如果要避免另一波的疫情,就必须实施比最初还要更严格的隔离和社交距离。对于那些刚刚面对封城的人来说,这可能意味着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家工作了两个星期之后,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思考旧式的办公室工作环境。

从雇主角度来看,缴付水电费、清洁洗手间和提供停车场肯定是永远没必要的。

由于有了新科技,我们可以有效运作。我们当中年龄较大的人,尤其是老板,就被迫要适应科技以和员工沟通。

坚持要员工违反行管令以举行面对面会议肯定不是选项。

现在我们的住家已经成为我们的办公室。幸运的是,我在家工作的效率一向很高,尤其是当我写作的时候,让我可以避开办公室干扰。

长期以来,现代新闻编辑室一直在世界各地雇有编采记者,包括在澳洲,因为亚洲出版商裁员、关闭办公室,且不得不面对英语水平下降的问题。

正如半岛电视台引述分析师的谈话那样,“大流行病和我们为拯救自己而采取的措施可能永远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工作、礼拜和娱乐方式。想象后大流行病的世界是确保我们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糟的关键。”

穆斯林的周五祈祷和主日礼拜都双双被取消。

美国总统特朗普谈到要在复活节之前解禁,他唯一担心的是在4月12日之前濒临破产的企业,这是以挽救更多生命为代价的。所有这些都是在持续上升的确诊和死亡人数的背景下进行的。

美国现在是世界上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超过10万4000起,超越了中国和意大利。

聚集大批人祈祷可能是一种习惯,但是各宗教信仰的宗教领袖如今必须在新常态下更有效地管理人群。

需要考虑选项包括使用数码工具来吸引忠实信徒,这可能会更有效,便限制朝圣者聚集的人数。

我无法想像从现在开始,每场都有6万人参加的大型音乐会,或足球比赛会如何。

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时代啊,我们今后将如何旅行?无论你是乘坐经济舱还是商务舱,都会像被困在飞机上16个小时或更长时间。

在后行管令时期,将会出现新管理制度,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情况将变得更加严峻。

现在必须检讨美食中心的座位距离,新加坡业者已经采取主动,以间隔座位方式来制造某种形式的社会距离。

正如我们现在监禁在家的情况一样,线上串流服务将比去电影院更重要。

从现在开始,数码服务将所向披靡。如果西方长期以来一直对中国,尤其是对其公民使用数码监控提出质疑,那么现在已经证明,它可以成为对抗冠病的有用武器。

例如,当局可以通过用手机追踪冠病患者的行动,即使这意味着侵犯用户的隐私。

冠病爆发确实袭击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从战火中我们可以意识到我们的错误,以及我们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的态度。当然,我们知道我们的错误,但是要多久才会让这种意识化为现实?

享受生活的简单乐趣——两粒半生熟蛋、凃上牛油和咖椰酱的土司面包、配上一杯美录,早餐从未如此美味。我读着手中的报纸,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

让我们多往好处想,注意安全并保持正能量,马来西亚。

 

孔令龙.没有“振兴经济”的经济振兴配套

冠病肆虐,我国自3月18日采取14天行动限制令至3月31日,但由于疫情加剧,确诊病例已突破2000宗!我国已成为东南亚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为了阻止疫情进一步恶化,政府再次宣布行动限制令多延长14日,至4月14日!除了获准的必要行业可以持续营业,所有业务必须全部停摆。此令一出业界无不苦不堪言。

为了帮助人民与业者渡过这一艰难的时刻,政府在这段期间内相继推出各种政策,包括宽限缴税与报税日期,给予捐献新冠病毒抗疫基金与购买医药器材的人士与企业双重扣税,允许人民4月1日起,每月从公积金第二户头存款申领500令吉,同时国家银行指示各金融机构给予个人与业者6个月宽限还贷以及债务重组,推出给予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特别援助基金等,让面对财务困难的业者申请融资。

于此同时,为进一步巩固国家经济,政府日前再宣布推出多达马币2500亿令吉的振兴经济配套。

对于新一轮的这项振兴经济配套的看法,笔者之前在各报章与媒体访问时已说过,从整体配套来看,在协助纾解民困的方面上可以说相当的完整,也相当有诚意。配套包括给予因为疫情而经济受影响的人士更多的津贴,特别是前线医护人员、因为疫情无法工作而面对生计困难的12万的电召车出租车司机、弱势群体包括B40群体、甚至M40群体与21岁以上的单身人士都有派发援助金等。其最大的期望,就是在这段抗疫期间,首先解决受影响人士与贫穷人士的生计,避免他们挨饿进而引发社会焦虑与失序。

然而,此次振兴配套最让人失望的是政府并没真正具体地帮助到业者,特别是自雇人士及中小企业。其中自雇人士当中,包括开店做生意的小老板、在咖啡店租个档口的小贩,甚至是在夜市摆档做生意的人士。这些人可说完全没有从这次的“振兴”的配套中获益。于此同时,政府必须接受的现实是,中小企业约占全国经济结构的98%,国内有一大群受薪一族,乃靠与中小企业打工。

在行动限制令这个艰难期间,很多业者无法开业做生意,而中小企业当中占70%至75%皆是微型商家!这些商家有些已经是手停口停、有些根本禁不起关门不做生意一个月,还要在没有生意、利润损失致使没有资金周转陷困的情况下,照旧要支付固定支出,包括占固定支出最大部分的租金、税务、平时的开销特别是薪金,政府还规定不能裁退员工、不能减薪、不能让员工拿无薪假,以及必须准时发薪给员工!

此次配套大派钱给收入生计受影响以及低下层人民并非长远之计,反观而是必须马上解决为大部分受薪人士发薪的中小业者面对资金周转不灵的困境,减少企业因无法支付薪金或租金的压力,有助减少企业倒闭和裁员。

在这个非常时期下,让业者手上握有现金流(Cash Flow),就是能让企业仰赖生存的王道。然而。此次整体给予中小企业的拨款真正从国库拨出的款项只有220至240亿令吉之间,这根本是完全无法缓解中小业者目前面对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

根据著名智库大马经济研究院(MIER)估计,行动管制令的再度延长两周,因冠病疫情失业的人数恐怕将提高到240万。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针对发薪,为了能缓解中小业者老板的财务压力,政府可采纳三方即员工、政府与雇主皆能共赢的建议即,若以28天行动限制令中22天工作日计算,政府可以考虑允许员工自拿无薪假8天,另外10天,其中5天,老板照旧给予薪金,另外5天为有薪假,剩余的由政府补给每位员工。

于此同时,政府虽然在配套下宣布让业者免缴4000令吉以下员工600令吉的公积金的优惠,然而条件必须是业者从1月1日算起收入损失要超过50%。这配套一公布,马上导致业界一头雾水,到底应该依照什么准绳来衡量计算业者的损失呢?

其实笔者认为,政府在这点上不该设立收入损失要超过50%的条例,更应该依据行业分配补助资源,而非依据薪金给予补贴。即给予受疫情严重影响的行业如旅游社补贴更多,受轻微影响的则可获得至少30%的补贴。 于此同时,建议政府也应仿效香港政府于2个月推出“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的”的做法 ,让受疫情影响的行业,必须需自今年3月份起的单月营业额较上一个季度的平均每月营业额下跌3成或以上来计算。 而马来西亚应依据企业在2019年12月、2020年1月及2月的3个月收入平均额作为标准,凡是营业额跌幅20%至30%便符合申请资格。

只有当政府高度正视并积极提高协助小商家资金周转的拨款、扩大范围拨款范围,确保中小型企业可以继续运营,才能确保保住打工一族的饭碗。反之,业者若面对庞大的财务压力,一旦企业和中小企业无法度过这一关,长远下来就会发生裁员潮,连接导致经济下挫,到时要再扶持起来就会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的是,即使行动管制令如期结束,我国消费市场将不止在未来的一个月或两个月内,甚至是未来的一年内,持续低迷不振,经济也会持续衰退。根据经济学家皮埃尔(Pierre-Olivier Gourinchas)的计算指出,行动限制令可能导致我国蒙受1500亿令吉的损失,经济活动将下降50%,进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下降近10%。

特别是,即使在行动限制令结束后,民众的购买力、出门以及外出购物的意愿将会持续降低,许多人仍旧会尽量呆在家中,减少外出,业者虽然得以恢复开业做生意,但相信市场恢复正常操作仍需一段时日。

在这点上,为协助中小企业将更多资金握在手,先前国家银行已宣布的宽限所有还贷期限6个月,但那只是能暂时解决舒缓这个6个月的现金流动,让业者暂时喘一口气。

在这次配套下,为了帮中小企业应急,庆幸的是政府还宣布了将特别援助金(Special Relief Facility, SRF),增加30亿令吉至总额50亿令吉,利息也从3.75%调低至3.5%;另外,为提升中小企业贷款的便利,所有经济领域的贷款便利,也增加10亿令吉至总额令吉68亿。

另外,为了帮助占中小企业约75%的微型企业,国家储蓄银也将微型贷款计划的顶额从50万令吉提高至马币75万,利息为2%,无需抵押品。此外大马信贷担保机构CGG的BizMula-I 和BizWanita-i,让新晋企业即营业少过4年的业者申请。

除了以上的融资计划,业者也应该多到一些融资平台,包括中小企业机构SMECorp给予的援助金以及KOJADI自立合作社去询问申请华人企业融资计划,并积极向多家机构申请融资计划应急并以备不时之需。特别是可以预见未来一年不仅马来西亚市场,全球市场将持续低迷。业者也应从即日起就到提供这些融资配套的机构进行线上申请,并打电询问,先到先得,而非等到行动限制令结束后才去一窝蜂的去申请。

另外,政府虽豁免所有政府单位下出租单位的租金,然而,要知道的是这些只能惠及部分商家。政府在这次配套下,并没有出台指令,豁免、减低或延后偿还购物中心和商场非必须业务的零售商的租金。在这个艰难时刻,商家尤其是零售商在无法开店做生意下,仍然要缴交租金,一旦这些零售商无法承受这样的财务压力,很多租户就会关门大吉或清盘!到最后还是会影响业主的收入。相信业主也不想看到这样的双输的局面。政府也应正视并鼓励业主减低租金,并让业主获得双重扣税作为奖励!

这次的新冠病毒肆虐,其带来的经济危机将比我国之前所面对的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008年所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还糟糕。这是疫情而非金融风暴,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国家都在锁国,很多原产品、原材料无法进口,我国的原材料也无法出口,国际运输费已经持续上扬。长此下去,将导致世界各地物流不畅、物资供应紧张与短缺,进而导致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而世界各地首当其冲的巨型企业航空公司,尚且陷入即将倒闭的命运,更何况国内这些微不足道,如同在风雨飘渺下像“一颗小稻草“的中小企业呢? 他们要如何才能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守护他们的企业呢?

无论如何,是要先救经济还是先救疫情,在这两者做选择下,我们一定先尽我们所有可能去缓解并阻断疫情的进一步传播的一切可能。政府也应当投入更多的资金,做更多的努力,保障前线医药人员、医疗器材的充足,因为,一旦疫情无法控制,我国的经济将会进一步的掉入寒冬。

我们正处在这个前所未有以及对未来充满未知数的挑战性时期。冀望我国政府得以在这30天内控制疫情,行动限制令不用再次延长,在控制疫情的当儿,以及在全球与我国的经济目前处于风雨飘渺之际,重新审视振兴配套的方案,再做调整,尽最大的努力挽回经济,让在疫情受控后国家经济有望能重新振作,并与业界共同携手咬紧牙根,撑过疫情的打击!

 

郑钦亮.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变成意大利

脸书上看到有人分享恐怖视频,说是意大利人禁足在家被闷疯了的行径。

一是妙龄女郎吊颈死在天台,母亲早上晒衣时惊见悲惨一幕,嚎啕大哭用尽全力也无法拉起女儿的尸体,无助的嘶叫不停;二是男子在警员和路人围观中倒退从约第10层之顶跃下;三是数以百具的确诊死者打包后被载去山里一个大洞,像倒垃圾那样,看得令人背脊发凉。

视频是不是真实的,目前的意大利惨状已经加强了它的可信度。

悲惨世界,必会发生很多悲惨的事。

我们不要变成意大利,给你三千万,千万千万千万不要!

所以我认为第二阶段(4月1日至14日)的行动管制令还不够严密。

售卖日常用品的商店,包括超市及巴刹、餐厅及小食店、油站和外卖送餐允许从上午8时至晚上8时营业;公共交通的运作时间6时至上午10时、下午5时至晚上10时;私家车允许于清晨6时至晚上10时行驶,包括德士及电召车……

以上说明,每一天还会有数以十万甚至百万计的民众在活动和近距离接触,纵然有戴口罩带消毒液,依然提供给病毒数以百万个机会入侵人体。

意大利以及其他欧美国家,就是因为人流和接触缺乏严格管制,才形成人间炼狱。

不要等到悲惨世界来临,我们应该提早准备和防控。

比如,政府可以先掌握食物的供应链和确保供应充足,再用已经安排好的军力与警力,增加人手甚至不惜全体出动,一区一区的调度和限制采购人流,前两天宣布分给人民的援助金马上发,然后鼓励民众用这笔钱或自己再添加一些,大家一次过购买至少一周或以上的食物。

比如,协助每一个社区设定食品集中供应中心,架设社区网购平台,统一发货到家,中国这方面做得很成功,他们有很多义工愿意舍身送货,但我们可以利用舍身为国的军与警。

现在最有效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切断传染机会,要做的就是减少人与人接触的机会,行管令应该将通往病床之门关得更严密。

如今是清明月,杜牧的清明七绝已经这么改了:清明时节疫纷纷,路上行人怕确诊,莫问居家何处游,电视里有地球村。

我们真的可以过着戒严的日子,乖乖在家看电视,因为怕死。

社论.拿出大棒严惩违例者

为遏制冠状病毒病疫情扩散,政府从3月18日起实施行动管制,然而令人深感遗憾的是,部分国民忽略疫情的严重性、漠视行管的必要,在这期间依然外出群聚。

有鉴于此,政府须采取更严厉行动,对付违反行管令的人士,这当中不止是要惩罚违例者,更重要的是,要产生威慑效果,警惕其他民众遵从行管令。

事实上,只要全国上下都遵从行管令,减少外出群聚,冠病的扩散就会受到限制,在一段时间内就可受到控制,惟一小撮冥顽不灵的人士却在这期间依然故我,照常外出群聚,令当局感到头疼。

尽管政府与执法单位已三申五令,好言相劝,然而某些人士却充耳不闻。在这非常时期,竟有30名男女无视行管令,在同座公寓的不同单位和公寓底层举办“派对”,后来遭人举报,被警方逮捕。这些群聚的案例不少。譬如,10名印裔及越南男女于行管令期间在河流游泳嬉水,结果遭警方扣查。还有人躲在隐蔽的油棕园群聚聊天。这些行为已违反行管令,为病毒提供了蔓延的平台。

根据警方数据,逾95%国人遵守行管令,然而倘若剩下的人群,不与当局合作,到处走动群聚,将会大大削弱行管令的效果。面对这些固执的人士,政府的态度日益强硬。国防部高级部长依斯迈沙比利表示,警方已经获准对不配合行管令的民众采取更严厉的行动,包括当场开罚单。

政府在行管令初期,对违例的群众循循善诱,采取胡萝卜式的软方式,如今基于疫情日趋严重,为了保障社会安全,政府需拿出大棒,更强硬地对付违例者。目前,政府已把一些违反行管令的人士控上庭,希望其他人引以为鉴,勿以身试法。

为进一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周一宣布从4月1日起落实第二阶段行管令,进行更严格的控制,当中包括限制私家车的上路时间。这些管制需辅以有效的执法,否则将无法发挥效果。

在政府采取强硬行动之际,非政府组织尤其是地方性组织、宗教团体,也要配合当局传达信息,协助劝导群众遵守行管令。在一些地方,例如乡区,民众的防疫意识不高,需要当地的基层组织与意见领袖扮演好角色,教育群众一起防疫。

 

练珊恩.行管令增加家庭摩擦?

在行动管制令期间,在家的时间长了,和家人是否也多了摩擦?有人说,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出现在视线范围内的时间长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不顺眼对方。妈妈忍不住说了孩子几句,孩子忍不住耍脸色给妈妈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说法是:“很多人都觉得多了时间待在家、和家人相处很好,但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的。”听了觉得悲哀,但是却道出一些家庭的事实。

我们会以逃避来避免摩擦,但是在这段期间,若有时间,也很适合多了解家中其他成员所面对的压力。就如我那平时住在大学宿舍的妹妹,平时花了很多时间在课业和学校活动上,妈妈也曾抱怨她重视朋友多过家人,但是她在这行动管制令期间,对妈妈的辛劳也多了解了一些。例如在帮忙妈妈准备早餐的过程,知道妈妈还要为家里每个成员的口味考虑,又要为早午晚餐不同的菜色绞尽脑汁。有时辛劳之后,可能是换来的是家人的嫌弃,说这个没味,那个不好吃。这种心情,也只有在行动管制令期间,有那个时间和空间来感同身受。

我居家办公也超过一周了,记者是份高压的工作,尤其在跟时间赛跑赶稿时,更是压力到达顶峰的时候。若这时候,妈妈过来喊我吃饭,我会顶着绿了的脸,尽量心平气和地说:“好,等下吃。”再过没多久,又换妹妹来喊吃饭:“快来吃,不然饭菜都冷了。”我心想,难道我脸上没有“请勿打扰”四个大字吗?只好再控制一下情绪说:“在赶稿,你们先吃。”每个人都很常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外人,把最坏的脾气留给家人。以前会有意识地把工作压力留在外边,不要带回家,但是现在要把工作情绪留在书桌,不要带到家里的其他范围。

我们很常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很重要的问题,别人的问题,都没有自己的问题来得重要,所以就会抱怨家人为何无法体谅。但是看看那几乎每天下午5时都举办新闻发布会的卫生总监,他背负全国疫情的压力,花大量的时间处理与疫情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事情,或许还要加上睡眠不足、休息不够的影响,但是他面对记者接二连三的问题,却依然从容,没有丝毫不耐烦。人民说诺希山是大马的抗疫英雄,我想,他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尤其在EQ方面。

四月是扫墓的时节,但是很显然地,在行管令期间大家都不能进行这每年的“家庭活动”。其实众多中华文化节日的意义在于家人的团聚,那为何不趁这不得不被关在家里,和家人朝夕见面的时间里,面对彼此之间存在已久的问题,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进而珍惜能够成为家人的缘分?

 

骆宇欣.宅家就是救国

犹记得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微信上的朋友圈都停工了。朋友说,每天睡醒一睁眼就是数以万计的店租、贷款、人工等等各种支出数字,而收入是零。

人家的“行动管制”或“社区管理”,可比我们来得严格,连踏出自己家门,都有限制人数规定路线。被居家隔离者更是会在家门前贴上封条,哪还允许出外打包食物,哪怕是全副武装做多好的防护都不行。当时正值新年,也是人们集体休假,有闲暇出外玩乐消费,正是许多行业准备赚钱的时候。撇开宣布封城之际那些逃离城市的人群,一说封城,一瞬间只剩消毒车,递送摩哆在路上行驶。

而我们呢?瘟疫蔓延至今也有2个月时间,外国的例子也足够看了。前朝政府没有防微杜渐,没有当机立断在疫情来袭前宣布禁止疫情相关国家人士入境,已经就能预见会遭受怎样的情景。

行动管制近乎半个月,雪隆路上还是车来车往,特定时间在路检前还会塞车,巴刹菜场还是人头攒动,每天都有出门买菜的理由,人群中接触了谁,全然无法追踪,让人细思恐极。

从确诊人数看来,雪隆已经是重灾区,人口又如此密集,遗憾的是人们还不懂得自律。除去特定行业必须开工而被迫出行的群体,其他照理应该乖乖待在家的人们,每天每天都有千奇百怪的理由违抗行动管制令,还有酒吧开后门营业,更有不少外出运动宣称提升免疫系统,于是与执法员争论,不止违抗行管令,还落得个妨碍公务的指控。

我国的群聚感染在一个月内发展到五代传染者,显然难以追踪。我们无法得知身边接触的人是否曾经间接或直接接触过感染源。就像一名收银员,很可能,触摸了带有病毒的钞票钱币再找赎出去;货架上的物品,谁触摸过?安全吗?带回家后有没有好好清洗消毒?或者一名快递小哥,在工作路上经过还未消毒的确诊者刚待过的室内场所;又或者,门把上、电梯里不知道是否遗留带病毒的按键。怕吗?怕就对了。

病毒不挑国家,也不挑族群,它侵袭的是整个“人类”物种。在病毒灾难面前,所有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

14天又14天,一个月只是非常乐观的期限。再加上管制前夜很明显的群聚囤粮与回乡人潮,这才刚过了半个月,各种“回乡”巴士也开始急寻同车者。

专家说,4月中旬会是高峰期,这次我们私心希望专家的预测不准。且让我们自律,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国家医疗、经济体系免于崩溃倒退。

当屋里还有冷气水电网络宽频,当冰箱还有饮料菜肉,当老板还没约谈“共体时艰”,就好好在家。只是待在家,不太难。毕竟此前我们连下楼打包个烧肉饭都嫌懒惰。

 

叶静薇.怀抱希望

冠病改变了世界运作的模式,许多人都在经历生命中的第一次,也有很多人觉得情况不乐观。

国内的每日确诊病例不少,死亡病例也逐步增加,我们每天都在忧心地等待最新数字。

至今仍有逾5000名大城堡清真寺传教士大集会出席者还没现身检测,我们不知道里头究竟有多少人是病患,而他们又把病毒传给了多少人,大家都提心吊胆。

政府落实行动管制令,为的是要切断病毒的传播链,但却还有许多人一天出门4次、出外运动、一家大小外出、聚集聊天,让乖乖在家,一心期盼尽快控制疫情的人想要怒吼。

卫生部长无法派定心丸,反而发表不正确的“温水论”,犯错后没有道歉没有澄清,只有心虚地暂时消失,令精神紧绷的我们流失信心。

斋戒月即将到来,那时候的市集将会是另一个人潮聚集处,我们不想打开第三波疫情的大门。

全球疫情严峻,即使熬过国内这一波,国际严峻局势恐怕非一时三刻能够控制下来,我们真的能够阻挡往后的境外输入?

一连串的忧虑、恐惧、疑问都在心里互相撞击。在我们变得紧张兮兮之后,还得为经济而愁。28天停业,不管对雇主或雇员,都是沉重的打击。尽管政府推出2500亿令吉的振兴配套,但中小企业认为不尽全面。熬过这一波疫情,接下来的会不会是翻天覆地的经济惨剧?

一场疫情,颠覆了许多事。

可是,虽然我们的卫长不靠谱,但卫生部在总监诺希山的带领下,不受动摇地为国人服务,再累也仍旧撑下去,民间也义无反顾地成为医疗人员的后盾。有人动手自制面罩、集资捐献医疗用品、捐献食物、透过种种行径为医疗人员打气;虽然许多人仍频密往外跑,但我们看到警方越来越严厉执法,但愿这能发挥成效;虽然确诊与死亡病例在攀升,但治愈出院者也一天比一天多;今年的斋戒月落在4月23日,马六甲和森美兰州政府率先对斋戒月市集喊停,柔佛州消费人行动协会也呼吁州政府禁止斋戒月市集,我们期盼政府能以防疫为重,持续禁止一切人潮聚集的活动。

28天的行动管制令过了一半,我们要彼此提醒,生命中有无数的未知数,还有永无止境的高低起伏,凡事总会过去。即使情况不乐观,我们也别忘了怀抱希望。

 

温思拯.叫我们日子怎么过?

3月25日,首相慕尤丁直播宣布行动管制令延长多十四天至4月14日。在宣布此抗疫措施的前两天,首相已经宣布了有关协助人民的措施。如55岁以下的公积金局(EPF)会员可以提取第2账户的存款每个月最多500令吉,长达12个月的期限。

在迫于无奈下,政府别无选择的指示延长停工停学以减缓疫情的肆虐,不然后果将会更不堪设想。

延长令一出,大马经济研究院估计因冠病疫情失业的人数恐怕将提高到240万人次。无数的中小型企业面临结业的危机。对于很多中低等收入的人士手停就口停,但生活的开销却节节上升。

在冠病大流行的毁灭性影响下,全世界的经济状况陷入萧条。世界的几大经济体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欧洲、印度和日本等都深受冠病的影响导致高失业率,出口下降和经济活动普遍放缓。这是自1992年中国开始有报告季度数据以来的首次收缩,同时也是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从自2008年危机以来最糟糕的一周,在2月24日开始的一周下跌了11.5%。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估计冠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至少高达1万亿美元。各国的政府都拨款推出经济刺激配套来协助人民度过难关。但在这样糟糕的大环境下,各国的政府只能提供有限的援助如使用储备金,透过量化宽松计划(Quantitative Easing)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降息和延迟付款等的经济刺激计划。另一方面,布伦特原油合约价格也经历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超过10%的跌幅收或每桶大约28美元(121令吉)的油价导致大马政府可能损失多达三分之一的石油收入。

笔者相信政府很清楚知道推出要求人民捐款的提议和使用EPF第2账户的存款的方案一定会被骂的很惨。但我想政府也别无选择,因为大马的几大经济来源都表现不佳,如石油收入大幅度萎缩,旅游业也惨遭重击,油棕的价格也长期滞销。在全球脆弱的宏观经济,面对高债务和资产泡沫的危机下,政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此外,加上我国的政局不稳定的因素会更进一步的影响外国投资者对我国的信心。在经济紧绷的情况下,不逞之徒很可能会因失业和经济的压力而犯偷窃或打劫。所以人民除了要防范病毒外,也要担心自身与财物的安全。

写到这里,似乎前景一片黑暗。所谓若民不聊生,政权一定动荡不安。所以慕尤丁政府在3月28日宣布经济援助方案,大派糖果以缓和当下人心惶惶的局势。虽然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缺乏战略性与可持续性的发展,也不能解决我国经济根源性的问题。然而,这样的经济方刺激案确实必要以缓和燃眉之急。人民除了要节约自保外,笔者也呼吁政府拿出更多经济转型策略来减低因这场大流行病所导致的更大贫富差距。如政府可以透过增加富人的税,来重新分配以帮助许多正在边缘挣扎的人。

此外,国民联盟政府至今也还没有正式提出任何具体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发展蓝图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除了使用国家的储备金帮助人民度过难关外,政府也可以借着这个危机制定大马经济转型的方向以预备国人可以在疫情结束后快速的重新出发。

在此也要提醒读者们不要疯狂抢购囤货。因为谨慎的消费和良好的现金流量管理才是帮助我们度过经济危机最好的方法。

 

吴恒灿.百粲之马中疫记(十)

2020年3月25日,星期三,哥打白沙罗,晴天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做了2个和疫情有关的决定,当时,新闻媒体都有报道。我整理一下情况,也都和《马中疫记》有关。

第一,2月6日,我以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委员长的职责,在语范电话群组与其他理事举行“云会议”,我建议由于许多我囯媒体还将病毒称为“武汉肺炎”,中方也建议不用此词。在医学界未给予新的名词之前,目前暂统一为“新冠肺炎”。这是一个过渡时期的统一规范词。

在所有理事同意决定之后,我发出新闻稿。第二天,本地华文报章刊出此文告,大部分华文媒体都立即统一为“新冠肺炎”,一直到世卫组织及中国的最新规范宣布,才改沿用“冠状病毒病(冠病)”至今。

中国新闻社(中新社)驻马特派记者陈悦,也为此采访我,并在当天刊登在中新网。

“吴恒灿在6日上午特意发来信息,告知中新社记者,华语规范理事会已做出决议,按照世卫组织的的命名,将此次疫情简称为‘新冠肺炎’,并已将这一决定通知给各成员。他并介绍,马来西亚国家广播电视台(RTM)中文组已决定采用此一新名称。”

“我们也呼吁马来西亚所有华文媒体和世界华文媒体不要使用‘武汉肺炎’,而是统一到世界卫生组织命名的准确名称上来。”吴恒灿说。

第二,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获得孔子学院远程教育中心授权,在我囯举办汉语水平考试(HSK)网络考试。当时,中国全囯已经因疫情暂时取消考试。

2月9日上午,评估当时疫情在控制中,决定加强防护工作,所有考生必须戴上口罩应考,汉语水平网络考试如常进行。

中新社吉隆坡记者陈悦,也为此抗疫不停考写了一篇新闻报道:

“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对记者说,考试依然吸引不亚于往年数量的考生参考,因为马中文化交流不会停顿,也不能停顿。”

吴恒灿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写的一句话,“疫后相见情更浓,吉隆之坡等着您”。他说,自己把这句话发给很多中国朋友,得到了他们热情的回应。

接下来另一场汉语水平考试网考,原本在3月21日举行,因行管令而取消了。

昨天,我收到一个激奋人心的消息。

我曾経执教过15年的吉隆坡中华独立中学,一名校友林汶铨博士,是一名合成生物学博士生,今年26岁。他参与了牛津大学工程科学系和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针对冠状病毒病,研发了一款快速测试技术。

这是一个马中共同抗疫的好例子。全体隆中华师生校友都引以为荣。

除了我囯全体人民外,我对有几万名在马的中国企业家员工及一万多名中国留学生的处境,也非常关注。

我特别与马来西亚中资企业协会会长张敏通电话,他也是马来西亚中国银行行长,他还未到马之前,我在香港就认识他。在他领导下,早前发动中资企业援助中囯,现在,也已经推进中资企业支援我囯抗疫。

我也和认识许久的马来西亚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主席张润轩联系,了解中国留学生在马疫情期间生活起居情况。得到的反馈,所有中国在马的朋友们都遵循指令,留居在家。也没有人受到感染。同时,他们配合中国驻马使馆协调留学生的疫情防控和援助。

很高兴昨天看到我国外交部长希山慕丁宣布,马来西亚政府目前已经和中国政府联系,安排中国的冠状病毒病专家医生到马,协助大马医生联手抗疫。

在前一天,我收到多名永平中学校友医生托陈芳龙校友来电,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效果,而且希望拜托我进谏当政者,开口要求中囯医疗队伍前耒支援大马,因为疫情扩散,我们医疗资源会应付不来。只等一天,外长就宣布了,我的任务完成。

正如我昨天在日记中的预料,今天下午1点,首相慕尤丁宣布延长行动管制令2个星期,至4月14日。同时,首次取代抗冠一哥宣布今日截至中午12点的新增确诊172宗病例,累计病例达1796例。根据医护专家分析,今天若确诊人数上升,意味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

3月24日,中国3月24日24时报告,新增确诊病例47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中国也己开始限制入境航班,只能在12城市成为指定的第一入境点。

邻囯新加坡也在今天凌晨开始封囯,全世界各囯各自为政,封囯抗疾,形成世界封囯奇观。

永平华文独立中学校友陈芳龙,今天在报章专栏写说:这简直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目前,共有172个国家及地区人民受冠病确诊病例威胁。

我认为,有远见的世界各国领导人,趁着人类近代史上面对跨囯强大病毒侵袭,应该把军亊竞争的注意力,转移到壮大世卫组织(WHO)上来,用全力的资源,为保护未来人类健康投入防疫研发、医保科研、开发疫苗的实际工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签署《凡尔赛条约》,主要目的是削弱德国的势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成立联合国,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

这一次的世界病毒大战,我建议世卫组织应该提升与联合国一样地位的“世卫联盟”,目的是保卫人类生命不受病痛威胁。

虽然行动管制令延长2个星期,我还是按照计划,只写到3月31日,共16篇《疫记》,将来留给子孙看。

 

张家威.披着小丑外衣的大策略家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肆虐全球,各国确诊与死亡病例与日俱增。除了被人们充当议论某国疫情的数据外,如今这组数字已无太大意义。如今人们的焦点,大概就是聚焦在哪些公众人物中招,以及各国的防疫情况。

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中国在疫情大爆发后情势一度失控:遗体堆积如山的医院、路人无辜失去意识晕倒在马路上、求医无门在家等死的消息,令外界一度质疑长城是否要塌了。然而,北京让一发不可收拾的疫情,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趋向缓和,而俗称“封城”的封锁措施,更是让中国成了各国的抗疫典范。

不过,中国的抗疫模式亟需三大条件:政府强有力的抗疫措施与执法、人民的配合、庞大的资源,三者缺一不可。这也说明其他国家即使依样画葫芦,也难以复制中国的壮举。于是,各国开始探索最佳方案,但也都离不开锁国、封城、居家隔离等措施。

正值欧洲沦为疫情新震央时,英国首相约翰逊竟提出兴建可容纳上万人的公墓,并提出称之为“群体免疫”的奇葩战略,即通过群体感染获得群体免疫力,中断传染链,疫情迎刃而解。消息传开后,英国瞬间沦为国际笑柄。科学界也公开讨论这一极具争议的策略,但结果多为批评他玩命,导致感染和病殁人数暴增,令英国付出惨痛的代价。

就在人们批评他的“佛系抗疫”措施不靠谱时,英国王室二号人物查尔斯王储确诊了,就连约翰逊本人也在翌日中标,成了疫情爆发以来首位确诊的政界重量级人物。尽管如此,人们对约翰逊的耻笑依旧从未间断过。

约翰逊提出的群体免疫战略之所以受到各方反对,主要是人们迄今对冠病的认知仍停留在一知半解中,因此风险极高。万一大部分民众感染后仍未产生所谓的群体免疫力、又或效果不如预期,英国的国民保健服务(NHS)系统必然崩溃,他也将成为千古罪人。那么,约翰逊为何选择铤而走险的豪赌呢?

实际上,要打赢一场抗疫战,除了研发出疫苗,另一个关键就在于能否斩断传染链。前者是一项耗时久、高风险,且高投入的工作,而遏制疫情却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如果当局坚持不出手,等到疫苗问世必定为时已晚。因此,如何推动居家留守的政策,才是各国领袖头疼的问题。

其实,约翰逊政府早在2月中旬就开始着手提高民众的防疫意识,包括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不出席聚会活动等,惟商界、体坛、娱乐界显得不以为然,人民依然“马照跑舞照跳”。英超、演唱会、酒吧依旧爆满。而约翰逊此时提出建公墓和群体免疫策略,一方面是明示民众冠病的严重和致命性,另一方面是传达一个消极的讯息,让人们认为政府已打定输数,任由人民“自生自灭”。于是,人们开始担心自身安危,听取当局指示留守家中。

此外,随着王储和首相传出确诊的噩耗后,约翰逊凭借“以身试险”的形象,给民众上了“病毒侵扰无分贵贱”的一课。接下来,他在自我隔离期间只需照顾好健康状况、确保政府运作正常,即可舒缓公众的担忧,甚至起到让民众理性面对疫情的作用。有报道称,在成功令民众居家留守后,英国上下发展出邻里互助机制,而数万离职或退休的医护得知NHS缺乏人手后也自愿返回岗位,使得英国抗疫逐步重返正轨。如今约翰逊的目的已达到,谁还会去在乎群体免疫战略?

约翰逊略施小计,让民众乖乖待在家中之余,也巧妙地避免触发民众的逆反心理。笔者认为,国情有别,约翰逊深知英国民众倾向“吃软不吃硬”,若英国政府学中国贸然实施封锁措施,必定引起民众反弹。虽说现在断定约翰逊玩命的“反向操作”能否拯救英国还言之过早,但从脱欧公投,到脱欧僵局,再到去年的大选,种种迹象表明,最了解英国刁民的人非约翰逊莫属。他今次有能力让人民待在家中,想必在4年后,他也将具备呼唤选民出门投他一票的能力。不过,如今已确诊的他必须存活下来,否则剧本将变成“小丑的自取灭亡”。

黄晓虹.致李正皓书

李正皓先生,

这几天你成为大马无人不晓的人物,平时不注意政治动向,或者只看台湾娱乐新闻的小朋友,也知道有一个台湾的评论人,把时事节目演成综艺节目。

星期日终于等到你表达歉意,比起之前不像道歉的道歉,也算看到一些诚意。

大马人并非台湾一些网民所形容的穷追猛打的野蛮人,而是破坏已经造成,已经不止一回,缺乏实事求是的评论,伤害了大马人的感受。何况在此之前,我们被拖欠了一个正式道歉。

虽然事情告一段落,还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或许,李先生鲜少用google,或者是马来西亚的朋友也不多,才会对大马的认识有如此多的误区。

首先,李先生说大马实行大宵禁,警察高度介入,人民高度紧张,夜晚间警察车就会四处广播,叫人们待在家里。

你凭空想像的画面,应该到处是警车依鸣依鸣,荷枪实弹的警员四处唬人,大家躲在家里,连把头探出窗户都怕受对付,呼吸的空气都有绷紧氛围。

我们的警察叔叔和军人哥哥,的确会在一些主要地区和公路设立路障检查来往车辆,确保外出的人都有充份理由,但是军警有时会拿着一张大海报唤醒人民:“I stay at work for you, You stay at home for us”, 他们为了人民站岗,希望人民为他们留在家里,大家心手相连切断冠病传染链。

市民看到军警日晒雨淋也于心不忍,有的送上食物饮料,有的整盒口罩都给了他们,还有平民制作短片感恩军警站在前线保护国土,是不是很温馨呢?

我们大部分人民非常自律,除了少数人不听话趴趴走,冥顽不灵硬要游荡群聚的市民当然要得到教训,而奉功守法的百姓也觉得当局“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因为用自己的人权为借口来剥夺别人的人权,那叫自私。

但是李先生把大马的情况形容成大张旗鼓,抓了犯人还替他戴上口罩,仿佛疫情紧张到警察很担心抓个贼都会受感染。你展示视频看图作文之后才知道,那只是警方一项防恐演习。在大马,这可是会被提控发布假消息的罪名,有机会来马一游,记得慎言。

我们的疫情并没有如您之前所夸大的情况失控,尸体多到烧都来不及,随便埋在路边。你知道伊斯兰国家是土葬的,但却不知道穆斯林的习俗是逝世当天就要下葬,冠病肆虐后,当局立下标准作业程序,确诊尸体必须尽快处理,而且葬礼一切从简,以便把人群聚集的情况减到最低。如今你总算明白,你以为的“路边”,正是依斯兰墓园。

你看到马来西亚连一个正统的葬都没有办法举行,就断定大马疫情已经失控,未必太过断章取义。

比起多个国家确诊和死亡人数爆增的情况,我们的疫情保持在控制范围的平稳增幅。我们的医务人员全力以赴打这场仗,百姓都做好自我防范,每个地方都有提供搓手消毒液,很多人上超市自发性戴口罩穿手套,商店会替每个顾客量体温,限制进入的人数,排队时保持一公尺的距离。

听听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神经学副教授杰森哈森塔布夫妇如何高度赞扬大马抗疫行动吧,他对大马防疫措施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建议美国仿效。

至于让您惊愕的垃圾袋当作医疗防护衣,虽然没有正式声明证实事发地点,据称是东海岸的情况,但相信是少数医务人员自我加强防护的措施,而且我们的医疗设备增援很快就会送到所有医院。

实际上大部分前线人员都有正规的医疗防护配备,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医务人员是因为和病人接触而感染冠病。可以确定的是,医务人员不论用什么方法,他们是用谨慎的态度去对抗疫情,他们的背后还有全民在挺着。

最后,你在脸书的贴文,涌进大马人千千万万的留言,这两天,连马来和印裔同胞都加入了声讨行列,华巫裔不分肤色不分政治背景的捍卫马来西亚的尊严,久违了的“团结就是力量”(bersatu teguh, bercerai roboh)的精神又回来了,不知道应不应该说一声,感恩。

 


南洋商报(言论)

南洋商报(言论)(enanyang.my)

全人类务须共同奋战/南洋社论

我们在地球上生存,日出日落,潮涨潮落,每一天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就如,暮色下的夕照,接下来就是黑暗的到来,但绝不会有人会去担忧黑夜将永远占领人类的世界。

因为,明天的朝阳,一定会升起。

也就是这股否极泰来的希望,数千年来一直引领人类不断前进。

对于我们每天生活着的地球,谁也不会陌生,但我们真的熟悉地球?说真的,未必。

地球上存在着太多神秘,也不是人类以当今科技可以揭开的谜团,我们只能续续以“崇敬天地”的精神,一代接一代去破解自己的无知。

地球已经存在45亿年左右,人类出现在这个星球却只有约30万年的历史。在之前,地球到底曾发生过什么,真的难以知晓。

我们都知道,曾经独霸地球的恐龙,在约6500万年前突然大灭绝,科学家还无法确定主因,其中一个科学推论是受到肉眼看不到的夺命病毒大军消灭。

现在,支配着全球及影响着生态系统的是人类。不过世界一战及二战,还有多场局部战争的发生,揭示人类一直把同类物种当着最大的敌人。

去年杪,一场突如其来的2019冠状病毒病瘟疫,短短4个月已攻占人类的世界,我们,正与看不到的敌人作战,这是人类最重大的一次生存战役。

这不是局部战争,各国应有一个共同体的思维共同奋战,没有一个国家可独善其身。

目前除了中国开始从病毒攻击中脱身,而各国却相继沦陷,战场已是世界三战的“规格”。

中国大病一场后,主动的援助各国,除了大量输出医疗物资,还毫不藏私的输出抗疫经验及医护专才,协助各国抢救人命,人溺己溺,世界是看到了。

世界,不应是中国独霸的世界,也不应是美国独霸的世界,而是万物大同的世界。

只有去除独霸思维,人类才可能在这太多未知的星球中,延长生存的时间。

 

特朗普只是一个好演员/许世平

中国爆发的冠病疫情给世界发出警钟时,美国却傲慢应对,总统特朗普刻意淡化疫情,还想像中国会再有第二波疫情高峰爆发,以图自我安慰。

特朗普吹嘘三军赫盛的兵势,还显露无所不知的全能之态,向世界展示强国的骄横。

有网民特意辑录特朗普在过去种种场合里说过不可一世的大话:“没人比我更懂科技”、“没有人比我更懂民调”、“我比军队更懂回教国”、“我比地球上任何人更懂得再生能源”、“我随口就能说出什么是核武器”。

还有“没有人比我更懂”、“他们什么都不懂”、“我比几乎所有人都强”、“谁又比我更明白内情”、“我比谁更懂得税法”、“我比谁更懂得什么是攻防”、“没有人懂,就我知道”。

面对疫情,当人家心急火燎地请示问题时,他还故作镇定的说“没有人比我更懂病毒”;于是有人就因吞服氯喹的合成药物丢命。

今天,兵重势盛的美国,一夕间跃升为全球疫情最暴烈国家,这一切的反转,都源于美国有一个“镇定自若,处之夷然”的自诩全知型总统。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看见成长的自己》将人分类为“勤学者”及“全知者”,然而未有特殊天赋的勤学者,却因好学终身,总会比那些傲慢的“全知者”更能成功。

好学者虽天赋平常,真正能产生顿悟的,却是拥有能激发创新的学习型人才。

骄兵必败

一场疫情,暴露了一个国家政府因为缺乏虚心学习的谦卑,没有了戒备和警惕,也输掉一场决定国运昌隆或式微的战疫。

俗语说“骄兵必败”,我们要的是学习型的体制,要不断反省机制漏洞缺失的政府。

特朗普原是靠情境喜剧里推销“交易的艺术”,在真人秀“谁是接班人”将自己塑造成终极成功的财阀,借助电视媒体力量,将自己塑造成备受追捧的大佬形象,最后让他变成权震寰宇的总统。

可惜,他却不是个好学生,他只是一个演员,习惯以一个疯狂手势,或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评论,将无聊透顶的真人秀现场搞热的演员。

其实,美国的强盛,应该归功于缔造者的智慧,以及对政治问题深邃的见地,保障人民“生存、自由、财富”的全部自然权利,这样的“天赋人权,不可剥夺”,是美国民主政治观念的核心思想。

然而,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迄今230多年,却因过度自信与自满,资本世界的横征暴敛,不断宣导“贪婪就是美德”的成功哲学,政客见利忘义的丑态,再有全知型总统,均让他们失去再学习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告诫政府领导,疫情不仅颠覆世界秩序,更是全球新格局重建的起点,假如你不够谦虚,还拒绝学习,就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傲慢是生存的最大障碍/林谨仕

马来西亚“封城”后,看了几天电子报,第一个感觉就是我国政府“封城”差劲,大家好像是一个农历新年、开斋节或在放公共假期。

就如,在进入“封城”前几天,一些民众无知的态度将败事有余,若这样继续下去,疫情只会大爆发,与世界各国“争”第一。

前几天的“封城”新闻报道说,街上没什么人,但是从新闻上完全看不出像中国那般的紧张气氛;而且还有新闻照片显示好多人都没戴口罩,当中还有一些我们的政府高官,包括了我们的新首相。

看到他们态度,就想起武汉在春节封城那几天,时任的湖北委省书记不戴口罩上阵,时任市委书记口罩戴反出席一项新闻发布会那样。

当官外出执行任务 ,却不以身作则戴口罩,这完全说不过去吧?

试问,何以让民众百姓服从所谓“封国”、“封城”的指示?上梁不正下梁歪,难道在高温的马来西亚 ,病毒活动能力削减,疫情不会四处漂散,所以可不佩戴口罩?

到目前为止,本国的“封城”,跟我在广州期间的“封城”比较,如同小巫见大巫了,因为在广州“封城”期间,只要一踏出门外,就马上被禁止然后被劝返,所以更别说可以上高速大道什么的,一切的交通设施都中止,就算市内的公交系统,也从疫情前的5至10分钟一班,改为半小时一班,而且最多只能接载满车人数一半。

先不说马来西亚 ,有时候有点怀疑,为什么中国执行封城速度如此之快,但所谓民主国家的封城执行力度却是如此缓慢?难道这就是共产国家与民主国家的区别?是不是民主国家的执政党怕民反失去执政权,所以必须等到迫不得已才下令封城?

能不出门就别出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疫情完全反映出一个国家民众的生活便利,这包括了网络科技的发达。在中国,执法单位出动无人机巡逻是否有人偷偷外出,民众也可以通过手机下单方式,采购生活必须品,现在虽然是学校停课期间,但老师成必须化身网络主播通过网络直接向学生授课。

最后只能说,能不出门就别出门,假如真要出门,那记得佩戴口罩,因为在这疫情事件,引用科幻小说《三体》 的一句话:弱小与无知并不是生存的障碍,只有傲慢才是生存的最大阻碍。

 

武汉:从黯然到粲然/蔡元评

武汉,一个撼动全世界的城市。2019年12月中,武汉出现第一宗肺炎,灾难蔓延全球,武汉随即“名满天下”;人人都知道武汉、诟病武汉、责备武汉。

100天后,2020年3月中,武汉以超强的意志控制了病毒;此刻,武汉从灰烬中顽强的站起来,挺直、粲然。奋进为英雄的城市!

肺炎从何而来,因何而起,是必然要深究的;毋庸置疑,武汉当然是其中一个摆不掉的目标。而武汉也因为灾难,展现了无比积极的、锐利的,叫世界瞩目的惊人生命力。

仁爱侠义情动大地

武汉出现了三个非凡的景观:-

一、民众服从纪律。迅速的自我调整,停止接触,切断了病毒无边无际的扩散。

二、高度的救难动员能力。4万多位医护精英携带专用器材,从全国各地迅速飞来救援,展示了高能量的空运。救援队无我无畏、踏实奉献,给仁爱与侠义树立了高格的标杆!

三、英雄情动大地。救援人员返程时,政府和民众以最高的礼仪护送还乡人;交通警察机车开道,沿途军警立正敬礼,民众感恩泪奔,战士凯旋回故乡的故事升华。逆行的病毒,触发了社会正面的价值观,加固了全民的团结力!

不论外界对“中共”这两个字带着多大的非议,也不论外界对“中共”有多大的嘲讽;神州陆沉的艰难时刻,中国共产党政府却一再引领14亿中国人突破重围,彻底的展现了保护民众的责任。原因无他,其一,政治人物发挥“队长精神”,以果断、饮泣枕戈的态度对抗灾变。其二,启动高科,运用大数据、5G、手机等云端科技;在防控策略、临床诊治、药物研发、科技攻关等多个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而太平洋对岸的白宫,则在疫情严峻,病毒向全球蔓延的时刻,总统和高官依然隔岸观火,以低视的口吻,傲慢的姿态放话,而且企图将疫情拐弯为政治攻击。

在病毒攻陷欧洲,直捣美国后,官场仍然出现各种狂傲的活语。病毒在武汉爆发的初期,美国商务部长开第一枪,高兴的表示美国在华的生产线从此就可开搬师回国,给国内制造许多就业的机会。

落石下井领袖失态

疫情扩大后,国务卿蓬佩奥一意孤行,兴冲冲的在G7的外长会议上,力主将“武汉病毒”写入公报中,企图将赃水泼向中国,把医疗强拐为政治问题。结果未得到与会的日、英、德、法、意、加,6个工业国的支持。会议罕见的未发布联合声明。

而特朗普在疫情紧绷下,仍然费尽心思的操弄“反中”活动,签署自以为是的所谓“台北法案”。案称,支持台湾“巩固邦交”,简单说,对现存的15个台湾邦交国发出警告,勿与台湾断绝关系。而极度矛盾的是美国本身仍然与中国维持邦交。

“龙生龙, 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凸显了美国政客的“定型生物”走向!

美国在截稿日沦陷,肺炎确诊病例高飙,超过10万例,全球第一,死亡1544例。国会赶紧通过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法案,内容包括失业保障、企业贷款、向医院供更多医疗支持等等。特朗普仍然意气风发,表示:“这是美国史上最大的一个经济刺激方案,是有史以来颁布的任何救助法案的两倍”。

针对联邦政府财政的无底洞,有议员天真的主张,若中国将持有的美国国债3万亿美元一笔勾销,作为中国对散播病毒的赔款,美国就无须再追究其责任。此情此景,让人想起,1895年八国联军不但火烧圆明园,而且订下《辛丑条约》,向清政府索赔白银含利息9.8亿两白银的荒唐往事!

冠状病毒提示了2个命题:-

其一,全球医疗体系对突发的流病仍然束手无策。不知其为何而来,从何而来;没有预防措施,没有高效的检测办法,也没有及时的治疗药物。在国际化越来越普遍,人与人接触频率越来越频繁的21世纪,医学科技应向流病领域投入重磅的研发。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

其二,流病已成为迅速的跨国“新恐怖分子”。防恐、治恐无国界。嘲笑、落石下井除了伤人外,也污了自己。各国亟需联防,同舟共济,人溺己溺,人饥己饥。设身处地,急他人所急,替他人着想,有待成为国际的共识。

病体未完全康复的中国,已从四川、上海、江苏、广东、山东,派遣呼吸病学专家奔赴意大利、伊朗、巴基斯坦、伊拉克、柬埔寨、英国等地协助,并运送医疗物质到许多国家支援。

大国有担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武汉,从黯然到粲然;从一个没有民望的城市,一跃成为英雄的故乡!

风雨未息,武汉继续努力!

法律下的裁员或减薪/林国强

随着2019冠状病毒病日趋严重及行动管控指令延长至4月日,雇主在蒙受经济上的损失情况下,他们是有权通过裁员或减薪来进行业务重组。

有关程序如下:

1)裁员程序

首先,雇主必须依照法定的时间内通知员工及向人力资源部提成 “Form PK” 或 “Borang Pemberhentian”,如果雇主要采取以下行动:-裁员、暂时性停工、员工自愿离职、减薪。

必须注意的是,雇主必须在采取上述活动前的30天向人力资源部提交 Form PK。违例的雇主一旦违例,可被判罚款不超过1万令吉。

2)基本原则

裁员时,建议雇主遵守1975年工业和谐行为准则 以避免构成不合理的解雇。以下是一些基本原则:-

●外国人先裁
如果公司同时有聘请本地人或外劳,建议公司采取此法则。

●后进,先裁
假如员工都是本地人,当发生职位重叠时公司必须尊守“后进,先裁”的原则,除非公司有其它合理的理由或在特殊情况下,否则最迟进公司的那个员工应当先被解雇。

●赔偿金
对于在1955年雇佣法令下受保的员工,如果被解雇前,已服务不少于12个月的员工,可获得不少于以下的赔偿金:-

根据1980 年雇佣(解雇及解雇福利)规律,第六条文,凡受雇为期两年以下之雇员,可以领取10天工资 (每一年的服务)。

举例,A先生(日薪RM100.00),在其公司工作了一年半后被裁退,A先生可获得至少的赔偿金为: –

RM100.00 x 1.5 年 x 10 天 = RM1,500.00

凡受雇为期2年至5年以下之雇员,可以领取15天工资 (每一年的服务)。

举例,B先生(日薪RM100.00),在其公司工作了3年后被裁退,B先生可获得至少的赔偿金为: –

RM100.00 x 3 年 x 15 天 = RM4,500.00

凡受雇为期5年以上之雇员,可以领取20天工资 (每一年的服务)。

举例,C先生(日薪RM100.00),在其公司工作了6年后被裁退,C先生可获得至少的赔偿金为: –

RM100.00 x 6 年 x 20 天 = RM12,000.00

注意:对于“不在1955年雇佣法令下受保的员工”,需参考本身与公司的雇佣合同。

不公平的情况下,被解雇,员工该怎么办?

如果在不公平的情况或不善意下被解雇,雇员必须在解雇之日起60天内向工业关系总监提出投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