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特选言论集 – 国际篇 (2021年10月上旬)

黄婉玮:价值差异在亚洲不须是冲突

随着亚洲地区的经济和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国际关注围绕在美中两国,谁带来威胁和谁给予保障的问题,而近来两国为亚洲新秩序建构的交锋越来越明显,各有四方安全对话与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成为焦点。

中国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将使印度、日本和澳洲再为中美的竞争疲于奔命,尽管明知道阻止中国这一个崛起大国的加入,是对所处的区域贸易机制毫无建树。或许他们可以期许美国加入来主导整个贸易机制,完全以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规则规范亚洲新兴经济体,可是,美国从过去到现在,国内政党对跨太平洋伙伴的协定也摇摆不定。

美国为了牵制中国崛起而对亚洲格局的影响力,更多的从军事防御的层面制定抗衡战略,但另一方面,美国也是看重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可以说从亚太到印太战略及四方机制,美国都在计算如何让中国妥协于美国利益的战略,而不是区域利益,正因美国的战略导致了印度、日本和澳洲与中国深厚的贸易伙伴关系也受破坏,如今都成为美国防御中国的重要角色。

美中两国的官方发言与学者站在各自国家的角度批评对方带来的威胁,而在媒体的分析也一直较多的从负面的角度谈论两国竞争的机制,突出了不同体制和价值观的冲突,无形中促成文明秩序的冲突论。但其实亚洲是一个复杂的结构体,也是文明价值最多元化的展示地区,部分国家倾向民主价值观,而部分国家需以威权治理复杂的结构,面对大国竞争建构的新秩序各有着力点,各国也尽各取所需。西方和东方的文明价值本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亚洲不少国家都能将不同的价值观融会贯通,美中的价值差异在亚洲不一定得是文明冲突论。国家同时有西方的民主,也有东方的等级观念,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国家之间也能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若论美国和中国竞争贸易规则,象征前者是发达经济体带领,后者是新兴经济体中的崛起大国带领。美国要求的统一贸易规范的机制必须包含民主价值的体现,而中国没有公开的输出社会主义,不过以大批的投资项目去吸引沿线国家加入行列,发展中国家依循适合和需要的采纳规范,竞争促成的结果是共享而非紧张的两极对立。

竞争的负面效应确也无从躲避。媒体和学者警示大国竞争恶化的后遗症,概括看来“抗中”联盟逐步塑造亚洲的新冷战秩序,而加入“抗中”联盟的国家,原来也是中国的贸易伙伴,他们面对骑虎难下的窘境。当拜登与习近平通话并默许了中国和加拿大以交换人质的方式达成释放孟晚舟归国时,美中关系看似和缓许多,不过这仍然不会让美国完全停止“抗中”计划,并会继续以美国为轴心,借用盟友联合抗衡中国在亚太和印太的影响力。美国已将澳洲置于整个战略中一个前锋的位置,甚至不惜破坏澳洲与法国的潜艇协定,这一切让澳洲在“抗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除非借CPTPP的契机公开欢迎中国加入,以打破澳中僵化的关系。而除了澳洲和日本这些盟友陷入与中国的僵化关系影响国家经济利益,“抗中”也令盟友之间反目,如英国与法国,正因澳洲的核潜艇计划导致两国关系尴尬。

星洲日报 2021年10月02日


林瑞源:与病毒共存,新加坡成反面教材?

国家复苏理事会主席慕尤丁指出,随着接近90%成人完成接种冠病疫苗,国人预料最迟在10月中就可以跨州了。政府允许跨州及放宽管制,是为了挽救生计及经济,但后果难料。

大松绑能够在人群自由移动的情况下,起到刺激疲软经济的作用。不过,跨州活动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群聚,以及学校将在10月3日开始分阶段开放,会为Delta变种病毒的传播制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我国的疫情在近两年来反反复复,其中一个原因是过早解除管制及允许跨州,譬如卫生总监诺希山在去年5月披露,跨州病例共有971宗,49个感染群中,有18个感染群与跨州行程有关。今年6月1日至7月16日,卫生部发现21个感染群与跨州有关,衍生1010宗病例,有5681人接受筛检,确诊率为17.8%。

当然现在的情况已经和以往不同,我们已经有90%成人接种率作为后盾,但大放宽风险很高,新加坡是最好的例子。

新加坡放弃“清零模式”后,走上“与病毒共存”的道路,狮城从8月10日起,对完成接种疫苗人士,分四个阶段逐步开放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但是疫情在8月尾开始反弹,9月28日新增2236宗确诊病例。这是新加坡疫情爆发以来,单日确诊首次超过2000宗,预计本周将超过3200宗。

因为医疗体系面对压力,因此新加坡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宣布全面收紧防疫措施,包括社交聚会与餐馆堂食人数从五人减少至两人、为冠病患者准备的床位从1000张增至约1600张、接种加强针的年龄层从10月4日起扩大到50岁至59岁的新加坡居民、将在家办公定为基准上班模式,以及小学生转为线上上课。

虽然新加坡逾八成人口已完成接种,但病逝人数逐渐增加,28日再有5宗年长者冠病死亡病例。这5人当中有两人已经完成疫苗接种,另有一人只接种第一剂疫苗,其余两人没有接种。单是这个月,新加坡已有30人死于冠病并发症。新加坡人口老龄化,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已从2010年的10.1%升至16.8%。很多老人面对一些健康问题,因此“与病毒共存”策略,让他们面对死亡阴影。

随着新加坡采取全民检测的抗疫策略,当局不再大规模追踪密切接触者,人们可以定期使用各种快速简易的方式自行检测,确诊病患可在家中自行隔离和康复。但新加坡部长认为病毒并不可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病毒仍然会夺走人命。

从新加坡的例子看回大马,虽然卫生部一再强调在高接种率下,绝大多数确诊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死亡人数还是偏高。我国在28日通报240宗冠病死亡病例,其中送院前死亡病例(BID)71宗,27日分别是258宗和75宗,26日是278宗和99宗。送院前死亡病例那么多,是不是因为使用自行检测试剂盒的确诊者没有呈报,居家治疗而病逝?

如果一些人自行检测没有呈报,将无法反映疫情的真实情况,造成社区隐藏的病患,继续散播病毒。

虽然全国冠病加护病房(ICU)的使用率已降至64%,但政府应该致力降低病殁人数,否则与病毒共存的代价太大了。

此外,疫苗的效力也起伏不定,比如在9月19日至25日共有620宗冠病实际死亡病例,51%或318宗是未接种疫苗者,但49%或302人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其中183人已接种两剂疫苗。49%接种者染疫死亡是不容乐观的数据。

我国向6家疫苗供应商订购的8790万剂疫苗,数量可以覆盖大马人口的142.8%,不过不足以让所有人施打第三剂或加强针,要遏制变种病毒,必须额外采购。

要落实与病毒共存目标,先决条件是病毒不伤人命、致命率低或痊愈后不会有后遗症,如此大家才能安心与病毒一起生活。目前与这个阶段还有一段距离。

星洲日报(言路) (2021年10月01日)


汤秀凤: 孟晚舟效应

据报道,孟晚舟回国仅两天,美国媒体曝出美国在这次“与中国的外交争端中惨败”是特朗普通过一系列“神操作”搞砸了这个案子。目前孟晚舟获得了自由,但孟晚舟事件不会就此结束,美国司法部针对华为的其他指控仍在进行当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9月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提问时表示,美国通过自己的政策和行动,向世界提供了很多胁迫外交的经典案例。曾被美国用类似手法“围猎”的法国阿尔斯通(Alstom)就是受害者之一。

法国阿尔斯通是全球轨道交通、电力设备和电力传输基础设施领域创新和环保技术的领先者。前法国阿尔斯通公司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Frederic Pierucci)和法国记者合着的《美国陷阱》一书揭露了美国政府如何打击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内幕,以及阿尔斯通的电力业务最终被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收购。皮耶鲁齐指美国为了削弱竞争对手而利用其法律作为经济战的武器,并强调昨天是阿尔斯通,今天是华为,那么明天又会是谁?

我想,不管明天哪家企业将跟随昨天法国阿尔斯通,今天中国华为的步伐让美国发动火力十足的威力斩除眼中钉,因华为孟晚舟事件而延伸到中美政治的博弈是不争的事实。从一家国企事件演变到国家大事,说白了就是孟晚舟效应。此效应不单单影响华为作为一家企业的未来发展与运作,对中美国际局势,以及政经演变有着魔鬼般的催眠效果。

皮耶鲁齐坦言,“我没有孟晚舟那么幸运,我的公司并没有向我提供那么强大的支持,我的祖国也没有给我提供强大的支持。”是的。华春莹也提到孟晚舟事件让她观察到,不只整个华为都在支持孟晚舟,外交领域,中国也付出了很大努力。她说,这是第一次有国家正面回击美国疯狂的长臂管辖,孟晚舟事件将有望成为历史性的转折点。

孟晚舟效应在中国青年身上也起了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有中国青年挺身而出,想为处在困境中的华为贡献而拒绝了提出更高年薪的其他企业。张霁就是其中一位。

左鹏飞也是因为华为而拒绝其他企业抛出的橄榄枝。他强调,不管公司条件多艰苦,我们都在努力。这样的话出自于青年人的口中,实实在在的体现出华为企业最为动人的实战体验;同时也是任正非,这个苦难英雄所经历的无数个至暗时刻的最佳写照。

还有一位,有媒体报道因为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她很受触动,所以吴思琪在清华大学选择了攻读电子工程,希望投身这个专业,在这个领域为国家作出贡献。

这到底说明了什么?有青年人愿意为华为而卖力、有青年人心甘情愿为华为而专心学习、做学问。这就是所谓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孟晚舟效应!任正非苦难英雄的终极产物。孟晚舟效应接下来一连串的事故发展不只牵动着我们的心,也对国与国之间的奥妙发展影响深远。我们拭目以待吧!

星洲日报 2021年10月02日


*东盟的机遇与风暴/蔡元评*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百事利当先”, 史学家司马迁给这句话作了精辟的解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普天之下芸芸众生都为了各自的利益奔波。

美国的最新战略,已清楚的从中东大转弯,剑指西太平洋!中国则通过RCEP,启动西太平洋经贸一体化。势头很诡异,一边谈生意,一边秀武功。西太平洋上,几乎无时无刻都出现远方来演习的战机战舰。解放军海空军则不断的绕着台湾加压,说是执行正常的任务。

RCEP逆流而上

西太平洋原本就弥漫着形形色色的政治矛盾,再加上外来的美国以“自由航行”为名,理直气壮的踢馆,在RCEP核心位置的东盟,不免受池鱼之殃。

美国近年在海外运作节节失利。敲烂了中东,草草地从阿富汗撤退;在欧洲力不从心,任由乌克兰自生自灭,但在西太平洋决意要挽回颜面。针对中国,除了撤出“印太战略”的大网外,再组召日、英、澳“四国联盟(QUAD)”四面钉住。还更进一步,名正言顺的成立“美英澳联盟(AUKUS)” ,集合英语系的主干出击。AUKUS从不违言,美国人当警长(Sheriff),英、澳当副警长。

由东盟10国发起,链接中、日、韩、澳、纽,总共15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则逆流而上,成为西太地缘国家打破政治隔阂,统一在经济线上的“初恋”!

全球经贸有3个中心: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以中、日、韩为代表的东北亚中心。不一样的是前两者都签有密切的自由贸易协定,譬如欧盟之间享受零关、物流资金通畅、生产线互补,一体化带动了全欧经济。相对的,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中、日、韩则貌合神离。RCEP是史上第一次将3个冤家推向同一张圆桌上。

RCEP纳入了最发达国家与最不发达国家。经济体量差异巨大、文化迥异、政治各有主张。 针对不发达国家,RCEP准备给以过渡期安排,例如设置技术合作等章节,助其逐渐融入区域一体化。但政治问题就很麻烦,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澳,会不会节外生枝,有待观察。

中国是新世纪重磅

预定2022年启动,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RCEP自贸区即将诞生。给西太平洋迎来了新机遇,也同时出现了新挑战,更隐含还看不透的危机。

根据《国际贸易中心(ITC)》数据,2020年中美和东盟的贸易总量各为6800亿和3100亿美元,中国远超美国。中国向东盟进口商品小胜美国,但出口东盟则是美国的5倍。中国出多进少,对东盟贸易顺差,美国则出现巨额的逆差。越、马、泰、新,同是中美的4大贸易伙伴。

RCEP 14国方面,中美和东盟的贸易总量各为1.4兆和0.3兆,中国巨额超美,约等于美国的5倍。中国进出口RCEP都远超美国。两国都买多卖少,形成贸易逆差。日、韩、澳是中国的大户;美国方面,排序为日、韩、越。数据显示,中国高度的依赖“反中”急先锋澳洲的矿产。

美国由于产业供应走上游路线,一般的产品则往外采购;供需不平衡,形成了巨额的贸易逆差。中国则是新世纪的重磅,“风吹秀木”,须提防强风吹刮。

熙熙攘攘的大杂院

地缘经济是踏实的国际关系基础。同一块区域上,一体化的经贸活动,除了提供成员共同繁荣的机遇外,也为政治调和伸出了引线。欧盟是个典范,东盟虽不如欧盟有大成,但也有了初阶。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成立的北美自贸区,使墨、加两国受惠。两国是排名中国之后,出口美国的第2和第3大国。

RCEP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意味着全球约三分之一,世界最大的自贸区将向前迈步。

RCEP是中国的前院,东盟为其大门。这片大地成分复杂,残留了一些有待发酵,历史余留的矛盾;是个喧闹,很难相处的大杂院。里头有两位犟牛:“反中”急先锋澳洲,傲慢、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还有在RCEP 外围,凡事都要和中国一争长短的印度,以及“崇敬山姆大叔、留恋桃太郎、排斥中国人”的台湾。

中国的综合国力,很自然的使其成为RCEP 的把手,而经贸一体化也必然牵引政治调和。对中东失意,准备到西太重振雄风的美国,RCEP是一个另类的“中国威胁”!

RCEP注定是全球最敏感的地带,大国在此争相刷存在感;有机遇,也有风险。未来的一年,会出现哪一级的风暴:撞船、撞机、驳火、局部战争、全面战争,或根本是虚张声势,都看不透。

“无利不起早,百事利当先”熙熙攘攘,在风暴中心的东盟,千万别“脱了神”!

南洋商报 10月10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