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东盟青年干部培训项目启动20周年,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成立20周年。20年来,一批又一批来自东盟国家的青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走进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的校园,在这里相识、相知,结下深厚友谊。
2022年10月12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广西青年联合会和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协办的“未来之桥”中国—东盟青年领导人研修计划中国—东盟青年友好故事会在南宁举行。东盟青年相聚云端,追忆往昔时光、交流各自现状,许下再聚首的约定。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傅振邦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董霞、广西青年联合会名誉主席蒙启鹏出席活动,120余名中国—东盟青年代表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了故事会。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傅振邦,柬埔寨公共职务部财政和行政总局副局长、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郭伟辉出席活动并致辞。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依、心手相连,始终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国—东盟合作正不断深化,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傅振邦表示,期待更多青年通过参与培训项目找到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合作新方式、开拓合作新领域、激发合作新动能。
中国是东盟青年的“第二个家”
在柬埔寨公共职务部财政和行政总局副局长、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郭伟辉心中,“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是我的第二个家。”如今,郭伟辉推动自己的团队与中方创建了沟通机制,支持柬埔寨青年发展。
印尼青年与体育部体育文化发展司官员安蕙兰说:“印尼有句老话,如果没有相互了解,就不会产生感情。东盟青年干部培训班是一张网,将中国与东盟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她呼吁将这个培训项目一直开办下去,推动东盟青年的发展,催化中国与东盟青年的友谊。
青年时期产生的真挚友谊,不但能打破国界的藩篱,还能经受岁月的考验。菲律宾全国青年委员会奎松市委行政财务部预算总监马维思与国际青年交流学院教师李小艺的友谊,便证明了这一点。“21天并不长,但我和李老师的友谊就是在这21天创建的。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欢笑。尽管我们的种族、语言、长相、年龄和性格都有差异,但我从来不觉得自己身处异国他乡,因为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如今,二人仍会抽空与对方联系,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支持彼此走过人生的起起落落。
中国-东盟青年“邻里互助”合作共赢
在中国,东盟青年不但收获了友谊,还拓宽了眼界。回国后,他们以青春之力推动国家发展,也促进东盟与中国的合作往来。
“未来区域发展,靠的是青年的邻里互助精神,靠的是合作与共赢。” 马来西亚甲谷人网络平台数码转型品质管理顾问张延友说,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开展乡村减贫计划,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认可。去年他参加青年扶贫微课堂之后深受启发,将中国扶贫经验介绍到马来西亚。
“东盟青年干部培训项目,在(老挝)青年领域的建设工作中富有成效。” 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中央办公厅经济与计划处处长程婵谈到,近年来,老挝和中国在基建、经贸、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务实合作增长迅速,青年功不可没。“老挝共青团的力量越来越大,团员们在不同领域成为具有行政职务的中坚骨干,今后还可能被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上,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文化多彩。在这样一个大国生活,跟在城市国家新加坡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体验,让我眼界大开。”2011年,新加坡柏成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牛黎明完成研修班学习后开始频繁地参加与中国有关的商贸活动,为两国开展更多合作牵线搭桥。
近年来,中国发展日新月异,也为新加坡青年创造了无数“淘金”机会。2016年,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牛黎明参与了中新互联互通投资基金的筹备工作。除了从事金融服务,他所在的公司还在中国进行实业投资,进一步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
青年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在代表们的发言中,有一首歌被多次提及,那就是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优秀歌曲,《茉莉花》以其明快的旋律和简洁的歌词,成为历届东盟青年领导人研修班的“班歌”。
每当听到《茉莉花》的旋律,缅甸工商联总会孟邦分会会长凯林总会想起在研修期间唱着这首歌跳舞的场景。同样地,无论是一场中国电影还是其他任何与中国有关的元素,都会将他的思绪引向那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瑰丽的中华文化和优美的自然境,让我永远无法忘记。” 凯林说。他们参访了很多地方,既有桂林的自然景观,也有故宫、长城等人文古迹,不但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学习了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盛,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以更平等、更自信的姿态与不同文明进行交流。而求知欲旺盛、可塑性极强的青年群体,正是推动中外文明互鉴的最佳使者。
“2010年前,我们这里很少有人会说中文,也很少有人学中文。” 越南谅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教师冯金翠回忆说,她17岁那年,一名在当地做生意的中国女性来到她所在的中学,捐赠了一批电脑。“在那天的升旗仪式上,她穿着一袭好看的旗袍,用洪亮的声音跟我们讲话。我当时一句中文都没听懂,但就是喜欢听她说话。”从那以后,她对中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填报高考志愿时,她选择了中文专业。
虽然外国人普遍认为中文难学,但冯金翠发现了一条捷径——跟中国人聊天。有一次送一位中国朋友回国,她说“上路平安”,大家都笑了,告诉她应该说“一路平安”。还有一次她把口腔溃疡说成“发火”,朋友告诉她是“上火”。“死记硬背会特别无聊和难记,但通过交流会记得特别快,尤其是闹一两次笑话后。” 大学毕业后,谅山与中国往来日益频繁,民间掀起了中文热,她于是成了中文教师,在当地传授中国的语言和文化。
文化交流从来不是单向输出。在国际青年交流学院,中国教师李珊也从各国青年那里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语言。时至今日,她还能用东盟十国语言说“你好”。从事国际青年交流工作的20年里,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跟各国学员们在中国过春节,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放烟花,感受中国的年味儿,“就像一家人一样,很热闹。”
“We are family”(我们是一家人)。这是每届学员拍照时都会喊的一句话,也是东盟青年干部培训项目的办学理念。“中国(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是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相亲的地方,大家在这里融为一家人。” 院长陈志杰说,“我们期待能有机会再次喊出‘We are family’,为构建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做出青春贡献。”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2022年10月16日 文章来源: 广西日报
记者 吕欣 通讯员 余霞映 编辑:吴晓雨 责任编辑:宋瑶 值班主任:陈璞 平台值班:车欣欣 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