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烂市场” (好文分享)

最近有名律师公开责备那些在友族同胞面前使用中文或者方言交谈的华人,认为这会使得语言不通者非常尴尬,是一种极度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某程度而言,我能够理解他所说的,不过他的言论是严重缺乏包装以及有失公允。

你可以鼓励大家和友族同胞谈话时用同一种语言,以增加沟通效率和减少隔阂。而我相信大多数人在生活上都会尽量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除了那些想要通过卖弄腔调来获取优越感的人,因为有效沟通不是他们说话的主要目的。我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来揣测,这位律师身边恐怕都是充斥着这类卖弄外国腔调的人。

胡乱贴上“粗鲁”标签

当他反过来谴责大家用不同语言就会有问题,因为这是胡乱给大家贴上“粗鲁”的标签。要知道我们会转向使用不同语言来沟通,很有可能纯粹是对方在共同语言(马来文或英文)的表达能力欠佳、有可能是亲切感、有可能是一种谈话习惯、甚至可以是纯粹想搞小圈子。这些都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罪过。人类的社交圈子本来都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小圈子”所组成,我们不需要假扮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我们从来都不是,也不会是。

这位律师另一个更偏颇的角度:为什么特指华人呢?用别的语言来造成沟通隔阂难道就只有中文和方言吗?难道这位律师不知道许多印度人见面也是会瞬间用淡米尔文交谈吗?即使是马来同胞的马来文也有不同腔调,他们可以让你清醒地知道他们是说着马来文,但你就是听不懂也跟不上。如果有留意马来网民在社交媒体的留言就会发现,同样都是马来文,马来网民的缩写比中文的火星文更像火星文,你不是那个圈子里混的人根本就无法解读。

这位律师先生可否也告诉他们不要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在交谈?

大家会发现,当我们往这位律师的言论逻辑一直追问下去,就会触碰到一个更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到底谁的玻璃心需要被照顾?依据什么来制定标准?为什么是这个依据?

这番言论出来之前,大家本来就依据一些不成文规定、或者某些社交圈子的默契来相处,以国家多年的义务教育,我们是可以相安无事。但这番言论出来之后就不同了,大家从此多了一个判断你是不是野蛮人的标准。就像是某个赌场富二代用几万朵玫瑰向名模求婚被争相报道后,相信许多男士都感受到程度不一的压力。所谓的“做烂市场”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一直不喜欢媒体报道那些有点夸张、违反人性、看起来像作秀的道德行为。那些受过高水准教育的律师,就更不应该发表这样的看法。

在马来西亚说中文和写中文一直以来都给我有点奇妙,轻微被歧视的尴尬处境,招聘时不准用中文来筛选人、中文说得太好就会被误认英文很烂、和中文相关性质的工作待遇超低、有人搞中国那套规范用语。

现在,有友族同胞在场,连和华人说句中文都要背上罪大恶极的罪名。看来,“外斗外行,内斗内行”真的存在华人的基因里。

文/黄子伦
来源:南洋商报 2019年5月22日


新闻原文

“友族在周围时别说中文”· 律师推文获热烈回响

(雪兰莪·八打灵再也15日讯)一名华裔年轻律师针对共同语言课题的推文,日前在社交媒体上掀起热烈讨论。
大马律师公会宪法委员会副主席林伟杰,日前在推特上推文,呼吁大马华裔停止在与友族一起时,口操中文或方言。他表示,当其他不谙中文的友族同胞在周围时,大马华裔仍以中文或方言沟通,这种情况是很难堪、无礼,以及令其他人感到被排斥的。
他补充,自己在工作环境上,包括团队的午餐时,也遇到同样情况。“当其他大马人(友族)在周围时,请不要说华语!”
林伟杰也是全国人权协会组织(HAKAM)总秘书。无论如何,他强调,有关言论是他的个人立场,与组织和机构无关。
巫裔网民:尴尬又无奈
林伟杰的以上言论获得许多网民的回响与赞同,当中包括华裔。他们表示自己也经常遇见同样情况,而如此行为是对友族朋友的不敬和排斥。
也有巫裔网民表示在面对有关情景时,自己的确感到尴尬和无奈,“我只好问他们‘在聊什么呢?’”;“感觉自己像个‘外星人’”;也有网民表示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华裔,也出现在其他种族身上。
眼见自己的推文获得热烈反映,林伟杰随后再发布推文,呼吁所有大马华裔,倘若有关情况再次发生,应及时阻止,并使用马来文或英文交谈。“为您的非华裔朋友或同事声援。不要容忍如此的不敬行为。”
文章来源 : 星洲网 2019-05-15

 


凭张嘴言

多语沟通可促进多元交流

 

当一群女生闺蜜们在一起谈得兴起之际,突然间加入了一位异性,可想而知,这群女生会停下之间的谈话。一时之间好像来了一位外星人不速之客,难以继续欢畅。

异性的出现,姐妹们通常会有两种反应,一就是“散会”,姐妹们赶紧暂停一切对话,因为私言密语总有尴尬和私隐。第二种做法则是,异性如果和众姐妹交情还算熟的话,可以参与会话,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话题和内容一定会随之而改变。

近期,一名华裔年轻律师针对共同语言课题发表了自身看法,呼吁大马华裔停止在与友族一起时,口操中文或方言。他的意思是,说他们听不懂的语言,是一种难堪、无礼,以及令其他人感到被排斥的,差不多就是一种不尊敬。

在什么场合就说什么话,是个道理。从以上姐妹聊天的例子,在一个女性为群的小圈子内,说的当然是女性话题,绝不会为了一位男性而“转台”。况且,要女性们为了迁就一位男性而说“男性语”,实至勉强。有一点是肯定的,姐妹们不会因此而将自己原本说的“水星语言”转换为“火星语”来附和一位异性友人。

所以具体来说,在少数的友族同胞面前使用中文或者方言交谈的一群华人,情况雷同姐妹们的谈话,如果交情不太好者,实际上不受欢迎;若是还有半点交情,你好坐在一旁,虽然听不懂,我们会用你熟悉的语言给你总结,你要耐心。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可能会为了让你参与话题,开始改变谈话语言或内容。简而言之,绝对是一场“精心包装后的不自然沟通”,已经不再是原本姐妹们悄悄语言的那种最单纯、最原始的语境。

若是硬要将“不使用他人的语言”来定论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大大不尊敬原本在侃侃而谈的“姐妹们”(指华人)。因为尊敬是指对一个人的态度,尊敬原意是用尊来敬高贵的人,延伸为敬重、敬爱等多种意义。如果要凸显尊敬的优良传统,我们更应该懂得在某个场合上,适宜用什么样的语言,而不是牵强要放弃原本自己熟悉的语言。

联合国也清楚说明,每一个母语本身都是值得受尊敬的。华人本身说自己的母语,是尊重自己母语的基础形象。首相不是说要向日本学习吗?尤其是他们的文化。日本人在任何的场合,都懂得找机会说日语,他们为自己的母语而自豪。故此,我们不必为了讨好友族而特意改变原本真实不欺的语言。如果连华人自己都不敢大大方方说华语,那么我们大马华人不就等于 “自杀式”放弃母语?

该律师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他有说不同语言的优势。但是否有考虑过,如果是一些语言不灵通的群体,好友之间说不熟悉的语言,简直才是一种为难和“耻辱”。更何况,借助友族同胞在场的时候,是传扬中化美德的良机,我们不妨多说几种语言(包括方言),我们还可以成为他的华文启蒙老师,希望知识分子们多花心思,尽量让友族同胞朋友们可以一同学习这个未来全球的语言-中文,何乐而不为?、

文/张延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