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年前读南洋理工大学的时候并不记得有艺术系,我和几个读理工科而爱艺术的学生,只能靠自己读些艺术类的书来补充自己的艺术知识。因为没有名师的指导,没有系统的学习,自己瞎摸索,所以学得事倍功半。
20年前读南洋理工大学的时候并不记得有艺术系,我和几个读理工科而爱艺术的学生,只能靠自己读些艺术类的书来补充自己的艺术知识。因为没有名师的指导,没有系统的学习,自己瞎摸索,所以学得事倍功半。
不过学艺术是件颇寂寞的事,因为周围学理工的同学中,喜欢艺术的并不多,缺少交流的对象。2000年左右毕业的大学生,同他们谈论野兽派,立体主义等现代绘画流派,很多人一脸茫然。可见那个年代艺术教育在大学里的普及程度。
有感于缺乏了艺术教育的理工生会缺少些人文精神,朋友在工余常去上一些艺术课程。长年累积下来有几位取得了喜人的成就。学书法的朋友一手中规中矩的楷书,颜欧赵柳,学谁像谁;兴致来时飘逸的行书如行云流水、草书笔走龙蛇而不失法度,已经常有人向他求字。学画画的朋友,以画表达心境,节日来时以自己的画作赠亲戚朋友,自娱娱人。
有朋友开了间画室,提供美术培训课程,我们常去他的画室喝茶聊天。在与那里的老师的交流时,我才知道我的母校南洋理工大学已经有了艺术系。一位南洋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就是因为毕业成绩比较优秀,考取了南洋理工大学的艺术传媒系。
画室里的一位兼职老师考入了国大的建筑系,在同她交流时发现她可以把西方的艺术史,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和艺术流派,如数家珍一样地娓娓道来。现在一个高中毕业生的艺术视野,已经比我们当年大学生还要宽广。我才知道现在新加坡的美术教育无论广度还是深度上,与二十年前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大学也不只是培养专才,而开始更注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新加坡有着居世界前列的人均收入水平,会为新加坡艺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为什么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大都是欧美等国家的,无他,因为那里的经济发达。美国虽然文化根基浅,但经济基础厚,所以可以后来居上。为什么非洲、柬埔寨等国家没有世界级的画家,因为那里贫穷,人民的收入水平支持不了天价的艺术品。而在拍卖市场,没有天价的作品,就没有那么高的关注度。
新加坡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文化上也兼收并蓄。从多位年轻的美术老师的言谈中,我了解到现在新加坡的艺术教育更注重理念的表达,艺术视野的拓宽,要减少条条框框的束缚,对于东西方的传统采取借鉴而不拘泥的态度,鼓励跨媒介,跨艺术形式的创作。我想这样的艺术教育理念是对的,加上坚强的经济后盾,我们可以预见新加坡的艺术会有一个精彩的未来。
原文自: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