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网络文章)

近来听得最多的是“平常心”这一个词。

名人专访中,被问及对奖项得失的心情时,简单一句“平常心”应对,答案得体又耐人寻味;以前高官接受记者访问,谈到民望的起跌时,也是一句“平常心”来开脱,更谓“视民望为浮云”,道行甚高,令人不禁愕然。

平常心是道,好像大家都常把它挂在口边,有人纯粹为自己开脱,有人纯粹含糊其辞。要了解平常心的本质,以及它背后所蕴含的清醒和安定,就必须在生活之中静静观察。
出岔子是平常事

犹记得第一次进行拍摄工作,一向擅于计划的我一早准备就绪,细致地筹划每个细节,避免出错。可是,当拍摄正式开始,出了很多岔子,例如演员迟到、天气变坏等,突如其来的岔子超出我的估计,令我手足无措,感到焦虑,也开始怪责身边的同事。幸好,当时有一位前辈在场马上作出调动,众人合作“走位执生”,终于完成工作。当时前辈以训示的口脗责备说:“片场本来就是充满岔子的可能,无可预计,不要把思绪停留在预期之中,有变动就要应变,不用生气也不用慌。”

这句说话对我影响深远,我接受了“计划外的岔子”原是创作过程的一部分,不会把它视作麻烦,在往后的工作,不会因出了岔子而感到不安。过去在创作过程中,遇到岔子令我抓狂;现在我学会不去批判埋怨情况,坦然接受当下的处境,把岔子视为一个解谜游戏,在动荡之中得到安住。这种心理状态就是平常心。
越刻意追求越得不到

学习襌修固然可以体会一份平常心,当我们把意识集中在呼吸,这无意识的自然动作,彷佛就能顺着身边的波长,慢慢地断絶杂念,接纳事物的本来状态,心情也能随之而定,不自觉地得到清醒和安定,感到无比轻松。然而,当我们以“得到平常心”为打坐的目的,不自觉试图取得控制的时候,就会察觉有股破坏原有秩序的力量以相反方向抗衡着,心思被困在“得着”和“没有得着”之间,最终无法得以清静,更会迷失。刻意追求反而会消灭平常心,最好忘却目标、目的,淡然进行,在不知不觉间融入当中,自然而然就会带来平常心,越刻意追求越得不到。

不少人襌坐时经历无数杂念,无法享受襌悦,但如果你视杂念为心的常态,又或如一行襌师说的“是一个客人”,不要抗拒,也不要跟随杂念而走,接受现状,并且邀请内心的正念一并到来,慢慢地这位客人也会消失,心情也能随之而定。我们的心情往往受到对周遭事物的评断所影响,正如最初我会因为“出了岔子”而生起烦恼,但放下评断好和坏,心情就自己抚平下来,人也容易做到处变不惊,得到难能可贵的平常心了。

《金刚经》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修行的重点之一是戒、定、慧,一个人要先“定”下来,才能生出智慧;“定”除了外在情况,更是直指内心。平常心是一种“定”的心理状态,只能从生活中体会出来。当你的心境可以不被外面的环境牵引摆布,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都能体会这种心理质素。透过禅修、静坐,我们可以把杂念沉淀,抚平心灵的伤口,但千万不要执着目标。活在当下,襌修只是为了襌修,平常心越是追求,越是无法体会。

原稿自网络: 心舒云文   日期 : 2016-06-14 www.buddhistdoor.org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